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的抗折性能,设计了C30,C40,C50三个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并对其抗折强度、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普通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比值与普通混凝土接近;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升高,其抗折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比值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0—4.75 mm颗粒的比例,粗集料最大粒径以及9.5—4.75 mm颗粒在粗集料中的比例对多孔混凝土透水基层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即使多孔混凝土透水基层的水泥用量仅150 kg/m3,当4.75 mm通过率控制为10%—15%的条件下,所配制的多孔混凝土透水基层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还具备了良好的透水性能;最大粒径增加,强度降低,透水性增加;粗集料的9.5 mm通过率控制在20%左右时,颗粒粒子之间基本没有干涉,配制的多孔混凝土透水基层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大量试验数据,建立了混凝土抗折强度与超声、回弹测试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并详细地研究了现场试验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制定出一套实用的混凝土强度超声、回弹综合测试方法。经现场实测比较,本方法测试速度快、使用方便,误差在15%以内,能满足工程实用需要。  相似文献   

4.
胶砂比和集料级配对ASR膨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建立快速鉴定硅质集料碱活性的方法,以沸石化珍珠岩和硅质砾石为集料研究了胶砂比和集料级配对砂浆试体ASR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检测集料ASR活性而言,快速砂浆棒法所建立的集料级配和胶砂比不是最敏感条件。采用单级配集料和多胶砂比砂浆试体可以更快速、可靠地鉴定集料ASR活性。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采用全面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灰比(0.3、0.35、0.4、0.45)和不同轻骨料掺量(0%、20%、40% 、60%、80%、100%)对次轻混凝土抗折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次轻混凝土抗折峰值应变的影响因素.试验表明水灰比和轻骨料掺量对次轻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有一定影响,其中轻骨料掺量的影响较大;本次试验中,水灰比和轻骨料掺量对抗折峰值应变没有明显影响;讨论了抗折强度与立方体强度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次轻混凝土抗折强度与立方体强度的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7.
当前工程应用的预填集料混凝土其集料粒径大且组成单一,混凝土强度偏低,应用范围受限.为提高预填集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本文试验研究制备方式、浆体材料类型、粗集料级配组成等对预填集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层填筑、振动灌浆比自填充灌浆更有利于提高预填集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粗集料堆积程度越紧密、空隙率越小,预填集料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粉煤灰和水泥进行磨细处理,并按一定的掺量等量取代水泥配制混凝土试块进行试验,探讨了粉煤灰-水泥颗粒级配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中的粗集料各粒径含量的调整,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粗集料中各粒径含量的变动对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以及高温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充分验证了粗集料含量对SMA骨架密实结构的显著作用,同时也验证了规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再生骨料级配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再生粗细骨料进行级配调整,并将调整前后的再生骨料分别用于制作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研究级配调整对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探索级配调整前后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变异现象及其规律。结果表明:按现行规范再生粗细骨料的级配不良时,人工级配调整可优化再生粗细骨料的级配,提高再生粗细骨料的堆积密度并降低压碎指标。级配调整前后的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总体上均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下降,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50%时存在变异现象。相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抗压强度基本上呈正态分布,标准差在1.0-3.0MPa之间。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为50%时,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比其他取代率下的标准差稍大,但仍小于3.0MPa。骨料级配调整后的抗压强度标准差有大幅下降,意味着抗压强度的离散性得到大幅抑制。另外,将再生细骨料的取代率从0%增加到30%,出现强度提高的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1.
粗骨料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粗骨料的最大粒径、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表面特征和颗粒形状、强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经分析得知,粗集料各方面的性能对混凝土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最大粒径和颗粒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高性能混凝土对粗集料的各方面性能均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粗骨料的最大粒径、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表面特征和颗粒形状、强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经分析得知,粗集料各方面的性能对混凝土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最大粒径和颗粒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高性能混凝土对粗集料的各方面性能均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高烧失量粉煤灰对砂浆强度的影响。用不同掺量的粉煤灰做了两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粉煤灰砂浆的用水量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蒸养后,粉煤灰砂浆试块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比无粉煤灰试块有较大的提高;当粉煤灰掺量占水泥量的30%时,其抗压和抗折强度最高;在标差28d后,粉煤灰掺量大于30%的砂浆试块抗压和抗折强度比无粉煤灰试块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混凝土混合料的流动性、单轴受压时混凝土的强度、变形和破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上述性能并非都单调变差,粗集料中完全不含针、片状颗粒时,混凝土的上述性能也并非最佳。  相似文献   

15.
耐碱剂对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耐碱剂对钢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不同配合比和钢纤维体积率的钢纤维混凝土耐碱剂添加前后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耐碱剂的加入对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几乎没有影响,对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在10%以内;与未掺加耐碱剂的钢纤维混凝土相比,掺有耐碱剂的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有所提高,且其提高幅度随基体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高而降低;耐碱剂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的折压强度比,平均增幅约为8.8%.  相似文献   

16.
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集料级配设计的“I”法,计算各结构类型级配范围;再用多级嵌挤密级配的“贝雷法”检验集料的骨架形成;通过计算调整可以达到抗车辙和推移较好的级配.针对宁夏地区气候夏热冬寒,雨量分布六盘山以南湿润,以北干旱或半干旱的特点,分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中、下面层按受力和气候特点集料级配设计应有所不同: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宁夏六盘山以北和以南的上面层集料级配计算时,I取0.64.0.65;六盘山以北地区中面层I取0.65~0.70,集料从中心控制点以下通过.满足“贝雷法”的粗细料比CA=0.4.0.8,FAC、FAF=0.25—0.5的检验要求,该骨架密实结构具有较强的抗车辙能力;六盘山以南的中、下面层和六盘山以北的下面层,I取0.76,集料从中心控制点以上通过的悬浮密实结构,抗拉强度大,满足抗弯拉疲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钢纤维混凝土铺装层抗折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0组共90个试件进行的有关钢纤维混凝土(SFRC)抗折试验的研究,着重讨论两种不同类型和不同体积率的钢纤维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得出SFRC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劈拉强度等之间的关系,为南阳高速公路桥面铺装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大,SFRC的抗折强度也随着线性提高,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也随着呈上升趋势;SFRC抗折强度随着劈拉强度的提高而提高,但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大,SFRC的抗折强度与劈拉强度比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
低水泥掺量稳定级配碎石结构层能有效改善路面结构受力特点和基层收缩特性,为研究低水泥掺量稳定级配碎石细集料关键筛孔2.36 mm通过率对其性能的影响,保持粗集料用量相对不变,改变细集料的掺配比例,通过力学性能试验检测分析低水泥掺量稳定级配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CBR、抗压回弹模量和干燥收缩情况。结果表明:细集料含量过少会形成骨架空隙结构,降低混合料的力学性能;为保证混合料的密实度,在低水泥掺量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级配设计中,2.36 mm筛孔的通过率宜取22%。  相似文献   

20.
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残余抗折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成了150块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0%、30%、50%、70%、100%)下再生混凝土棱柱体试块在20℃~800℃下的高温试验。通过对高温中和高温后试验现象与数据的对比,研究了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残余抗折强度,分析了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残余抗折强度与经历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变化特点,同时与已有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残余抗压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基于试验统计的再生混凝土残余抗折强度与经历温度之间的建议公式。结果表明:随经历温度的升高,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残余抗折强度整体上逐渐下降;与残余抗压强度相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残余抗折强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