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常规饮用水过滤工艺中,石英砂滤料吸附水体中有机物质能力较弱、反冲洗周期较短的弊端,研究了利用新型滤料———活性无烟煤,原位替代石英砂过滤的整改措施。并以深圳市大冲水厂、东湖水厂沉淀池后出水为研究对象,开展小试、中试过滤试验,对比分析活性无烟煤过滤性能。实验室小试对活性无烟煤的表面物理孔隙与化学物性做了检测分析,利用扫描电镜对其表面结构物性做了观测。结果表明,活性无烟煤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为112mg/g,高于试验所用的活性炭,说明其比表面积大于活性炭。表面有约为1·1mmol/g的含氧官能团,其表面等电点为10mV左右…  相似文献   

2.
若干年前出现的混合滤料新技术由于突破了以往认为过滤和混凝是两个互不相干单元技术的这种传统概念,充分运用混凝对最佳过滤性的巨大影响。从而仅靠采用混合滤料、向滤池进水投加助滤剂和对出水实行悬浮物监控等简单措施就曾使世界上不少水厂得益非浅。不仅出水水质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有了明显改善,同时也促进了与此有关的双层和混合滤料技术的迅速发展。近些年来出现的吸附一过滤及过滤一吸附双层滤料滤池技术,则是与此有关的水处理科学技术的发展实例。因该项技术有一系列技术经济优点与特色,现简要介绍如下: 新型双层滤料滤池技术及其特点对于有机物污染原水,当前国内外大多  相似文献   

3.
通过生产实践和模型试验,研究单级滤池非均质滤料、均质滤料和双层滤料的曝气—过滤接触氧化除铁除锰技术。非均质滤料、双层或多层滤料在接触氧化除铁除锰中,滤层上部生成棕褐色的除铁活性滤膜,滤层下部生成黑褐色的除锰活性滤膜,可在单级滤池中同时除铁除锰。均质滤料单级滤池在接触氧化除铁除锰中,全部滤料表面都生成棕褐色的除铁活性滤膜,没有除锰活性滤膜生成,所以均质滤料单级滤料只能除铁不能除锰。在非均质滤料单级滤池曝气接触氧化除铁除锰中,滤速增大会导致更多的二价铁进入滤层,使上部除铁活性滤膜滤层厚度增加,下部除锰活性滤膜滤层厚度减小,致出水含锰量增大,当滤速再减小时,除锰活性滤膜需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所以滤速变化对除锰效果影响很大。两级过滤滤池抗滤速变化能力很强,运行管理方便,对含铁量高的地下水,采用单级过滤还是两级过滤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应经充分技术经济比较和论证后选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二氧化氯性质和特性的介绍,阐述二氧化氯在水厂净水运行中做氧化消毒剂的作用和水处理后管网的二次消毒效果,及对水处理中异味(鱼腥味、臭味)铁、锰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北京第九水厂的水源水质和处理工艺现状,主要研究了现有常规工艺混合、反应和煤、砂过滤的运行优化,颗粒活性炭吸附过滤的应用特性和活性炭优化选型,现有水净化工艺各处理单元对水质的生物细胞毒性(以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 cells为靶细胞)的影响、高锰酸钾预氧化对水源中藻类污染物引起的嗅、味去除效果等内容,并得出如下结论: (1)第九水厂一期工程预处理采用机械加速澄清池,可通过调节搅拌强度、加药和投加助凝剂等手段提高水处理效果,出水水质较易控制,浊度一般可控制在1NTU以下。二、三期工艺混合较充分,但反应池短流和水量不稳定造成的反应强度不足,絮体沉降性能差,特别在原水浊度低时沉淀池去浊效率低。但通过技术改进和强化沉淀池冲洗可提高反应和沉淀效果。 (2)二期工艺的气、水反冲洗滤池采用了均质滤料的深层滤床滤池过滤,效果优于一期工艺双层滤料的虹吸滤池。虽然前者进水浊度高于后者,但其出水浊度一般可控制在0.2 NTU,后者滤池出水浊度0.3~0.4 NTU。通过水中颗粒计数也发现,对0.2μm以上颗粒的去除,匀质滤料滤池可达95%以上,而双层滤料的虹吸滤池只有50%左右。 (3)研究发现,常规处理与活性炭吸附结合是降低饮用水生物毒性,提高水质安全性的有效手段。水源的水质较好,但预加氯后其生  相似文献   

6.
针对辽河铁岭新区段地下水中铁锰氨氮同时偏高的现象,由于传统的锰砂滤料并未起到较好的去除效果,故对其过滤工艺进行整改,使用了一种改性锰砂滤料。比较了2种传统滤料与改性锰砂滤料的处理效果,并且确定了改性滤料运行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该滤料具有稳定的处理效果,在除铁除锰等方面性能优于普通的锰砂滤料以及石英砂等等。KMnO_4最优的浸渍浓度为5%,5%KMnO_4改性锰砂滤料过滤处理含氨氮的高铁锰井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流量为35 ml/min,pH值为7.2,反冲洗周期与时长分别为18 h与5 min。在熟料运行条件下最佳DO值为10 mg/L。研究了此改性滤料不同滤层深度中溶解氧与铁锰氨氮去除效果的关系:发现铁最先在滤层上部最先去除,锰较氨氮优先使用溶解氧。  相似文献   

7.
反冲洗回收水消毒对除铁锰效果影响生产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升水厂在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除锰效果变差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生产性试验研究。发现反冲洗回收水消毒对滤池除锰效果有较大的负面作用,原因是回收水中剩余消毒药剂破坏了滤料层铁锰细菌形成的生物膜,抑制了新的铁锰细菌生长。生产性试验表明,当滤料表面铁锰细菌量达到105个/mL砂数量级后,才能获得较好的除锰效果。在除铁除锰工艺中,不宜对反冲洗回收水进行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8.
西德Delmenhorst市Annenheide水厂地下水源中有大量的铁细菌,用生物法除铁除锰。该水源地下水缓冲强度小,无氧,含铁量3.75~9毫克/升Fe(Ⅱ),锰≤0.2毫克/升,游离二氧化碳≤50毫克/升,碳酸盐硬度约为3度(德国度),用高锰酸钾法求得的有机物量为13~15毫克/升,氨氮≤0.3毫克/升,并有硫化氢。此水经曝气(有些原水要加氯)和二级压力(密闭)过滤后能很好地除铁除锰,一级双层滤料滤池除铁,二级滤池除锰。在上述含铁量的滤速约为10米/时。  相似文献   

9.
滤料粒度对过滤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针对近年国内新建水厂滤池多采用粗粒径滤料、滤层加厚的趋势,本文结合试验研究与生产实际,从唯象观点与机理分析,阐述了快滤池滤料粒径的粗细对过滤能力和过滤性能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滤层厚度与滤料粒径比值(L/d)概念,说明了L/d值是快滤池设计中保证过滤效能和水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绥滨县地下水中铁锰含量超标,为使水质符合国颁生活饮用水标准,水处理选用了二次喷淋曝气,二次跌水曝气、二级锰砂过滤除铁锰工艺,介绍了水厂的水源工程,供水调节及水处理工艺设备及流程。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镉-铜-阿特拉津三元复合体系中沉积物吸附阿特拉津的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训练集、验证集、预测集的均方差分别为0.070,0.094和0.110,模型输入数据与其模拟值相关系数为0.974,验证实验表明该三元复合体系中阿特拉津吸附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为7.05%(7组数据)。所建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镉-铜-阿特拉津三元复合体系中阿特拉津的主要吸附位是铁氧化物,其次是有机质,锰氧化物对阿特拉津的吸附具有抑制作用。与Cu2+相比,Cd2+的添加对复合体系中阿特拉津的吸附作用影响更显著,且复合污染效应主要发生在锰氧化物和有机质上,并随锰氧化物和有机质含量的不同表现出抑制作用或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于油田采出水处理的纤维滤料防油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纤维球滤料由于具有可压缩性以及可以形成理想的孔隙分布等特点 ,使其在油田废水过滤处理工艺中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但是由于纤维滤料表面极强的亲油性 ,使得纤维吸附油后不能冲洗干净 ,所以到目前为止 ,纤维球滤料仍然没有在油田废水的过滤处理中推广应用。为了克服纤维滤料的这一缺点 ,作者做了大量的关于纤维滤料防油改性的研究。主要从防油改性纤维的化学变化以及实际过滤除油效果等方面对研究结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2013~2015年岷江水系上游某市多次出现黄水现象,现场考察分析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发现黄水问题→排查并冲洗局部供水干管→排查并冲洗水厂清水池→分析原水铁锰浓度变化及微量铁锰富集,经过分析,产生黄水的主要原因为水源及出厂水中含有的低微浓度铁锰(以锰为主)经氧化形成氧化物沉淀,长期富集并以较疏松形态附着在清水池池底、池壁及供水管道内壁,当水力条件或水质稳定性发生变化时导致管网黄水现象。该市水厂自2015年6月起采取预加氯氧化的方式有效去除水源中的微量锰,同时提高原水及出厂水铁锰的检测能力,使水厂及时根据出厂水锰浓度的变化做出工艺的调整,此外定期对管网进行计划性冲洗,2016、2017年该市基本未再次发生管网黄水现象及用户投诉,水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层和多层滤料滤池并配合投加有机高分子电解质以控制絮体穿透的工艺始于美国和苏联,现已日益引起世界各地的兴趣。在瑞典,近几年来对过滤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比利时,对直接过滤进行了一系列小型试验,包括双层和三层滤料。英国某水厂的生产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5.
给水厂污泥(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residue, DWTR)是给水处理絮凝(添加铝盐或铁盐)工艺中产生的一种絮凝剂残泥。由于给水厂水质一般较好,所以DWTR相对清洁和安全;脱水后的DWTR表面疏松多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且含有较多铁铝氧化物,类似于缺氧条件下天然形成的水铁矿的固体废物,因此,DWTR可以作为一种清洁的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利用。此外,DWTR对多种环境污染物如磷(P)、多种重(类)金属等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因此,DWTR在作为给水或污水絮凝中回用的絮凝剂、作为基质应用在人工湿地中、作为吸附材料吸附重金属和磷等污染物、作为添加剂修复土壤中的有机农药污染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系统总结了DWTR中的金属释放风险和生态风险的基础上,对DWTR应用于水中污染物吸附、土壤和湖(河)底沉积物污染修复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并总结其作用机理,为更好促进DWTR应用于工程实践,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双赢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多存在铁、锰元素超标问题,从技术方法、滤料组成、工艺流程、使用寿命、操作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农村饮用水除铁、除锰技术原理。结合辽宁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除铁、除锰应用情况,就生物板结除铁、除锰技术,氧化除铁、除锰技术,以及二次曝气除铁、除锰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接触过滤、生物过滤、离子交换、曝气氧化以及膜技术的技术特点以及净水后水质指标。选取典型农村饮水工程,分析我省目前应用较多的维康净水设备、DLK净水设备处理后水质指标,总结除铁、除锰技术优缺点和使用范围,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除铁、除锰设备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预涂膜硅藻土(DE)过滤系统在国外的游泳池水处理中已经普遍应用,但在国内用得还很少。主要介绍了硅藻土过滤的基本过程,与传统砂滤相比的优势,以及几种硅藻土过滤机的形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刘绍强 《长江建设》2012,(6):170-171
随着东莞市的工业发展,东莞市水源不断受到污染,主要表现为氨氦、耗氧量、铁、锰、总大肠茵群等项目的逐年升高。所以我们应提高生活饮用水的水处理能力,在以受污染的水体为源水时,也能制出达标的出厂水。塘厦凤凰水厂将计划增加高锰酸钾预氧化工艺,进一步提高水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复合污染地下水强化除砷生产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Z市D水厂现行工艺为基础,通过生产性试验对比研究了铁锰复合氧化物强化去除地下水中砷的效果。研究显示,铁锰复合氧化物对砷的去除率可达到70%,相比原有滤池可提高30%左右,同时增强了对铁、锰、浊度等指标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南洲水厂生物活性炭滤料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浩添 《给水排水》2005,31(8):30-32
南洲水厂生物活性炭滤料选型以机械强度高、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为技术原则,经过类型选择与技术指标选择两个阶段,在综合分析小试、中试及市场调查等的基础上,最终确定采用(?)1.5mm柱状活性炭,并确定了其机械强度、吸附能力等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