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已有的强度预测模型基础上,增加考虑了第二相析出强化对双相钢抗拉强度的影响,对已有强度预测模型进行了完善。利用完善后模型并结合Thermo-Cal软件讨论了不同Ti元素添加量和不同淬火温度对双相钢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12%的Ti含量内,随着Ti含量的增加双相钢的强度逐步增大。高温时析出相以TiN为主,随着温度的降低,析出相逐渐转变为TiC。随淬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体积分数增加,马氏体含C量下降,双相钢的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2.
从开发能源与节约能源来看,双相钢的研制和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宽广的前景。本文主要从双相铜的生产及处理工艺角度来分析其合金设计特点、处理工艺、显微组织与性能等方面的问题,重点放在热轧态双相钢。  相似文献   

3.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应变时效对双相钢和低合金高强钢屈服强度及应变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预应变之后,双相钢的屈服强度提高了106MPa,低合金高强钢的屈服强度提高了28MPa;预应变之后再经历烘烤,双相钢的屈服强度提高了149MPa,而低合金高强钢的屈服强度只提高了66MPa;预应变或烘烤硬化之后,两种钢的应变硬化率均降低,但双相钢仍然具有很强的应变硬化能力,其应变硬化率接近于低合金高强钢未预应变条件下的;铁素体马氏体组织赋予了双相钢比低合金高强钢更强的应变硬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概述了国外在双相钢研究和生产方面的现状及发展动向,介绍了双相钢的显微组织特征,力学性能及其控制因素,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以公式:σ·ε=ε_f(σ_M-σ_f)·(1-V_M)V_M+σ_fε_f(1-V_M)来描述双相钢的强塑性匹配;并对双相钢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7.
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上模拟冷轧超高强度双相钢的连续退火,采用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连续退火过程中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和过时效温度对该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该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提高,显微组织(铁素体+马氏体和少量的粒状非马氏体组织)中粒状非马氏体增多;退火时间对该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随着过时效温度的升高其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屈服强度、伸长率和屈强比呈上升趋势,当过时效温度高于360℃时,则出现了屈服平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00Cr22NiSMo3N双相(A+F)钢制活塞的离子渗氮工艺,旨在解决活塞的表面硬度、深度、脆性等技术要求,来提高其耐磨性。通过研究发现,采用N2+H2气氛比NH3气氛渗氮时渗层均匀,并且抗拉脆性小;并找到了N2+H2最佳配比的离子氮化工艺。  相似文献   

9.
双相钢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低合金高强度钢中出现了一颗引人注目的新星,这就是铁素体加马氏体双相钢。这种产品强度高,塑性好,容易成型,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发展很快。国际上冶金专家们一致把这种钢的出现看成是低合金高强度钢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突破,标志着低合金高强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文简要地介绍一下这种钢的发展概况,生产及应用现状,并就双相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板材综合成形试验机对DP780双相钢进行极限应变试验,分别基于C-H失稳理论和M-K凹槽失稳理论搭载Yld2000屈服准则和幂指数硬化模型对DP780双相钢成形极限曲线进行预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M-K凹槽失稳理论和C-H失稳理论获得的成形极限曲线对成形极限的预测精度分别为97.97%和95.82%;初始厚度不均匀度越大,钢板表面越光滑,越有利于成形;当初始厚度不均匀度为0.992时,M-K凹槽失稳理论对DP780双相钢成形极限的预测精度最高,相对误差为0.66%,在实际冲压生产中,当初始厚度不均匀度取0.992时,该理论模型可作为获取DP780双相钢成形极限曲线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双相钢的形变和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绪言双相钢的研究始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世界发生能源危机,美日等国将其作为节能材料,用于汽车制造业。近年来,双相钢在我国也受到注视,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双相钢是一种低碳低合金钢。在奥氏体区或奥氏体-铁素体区内保温后,经适当的方式冷却获得双相组织。其组织特点是在高塑性的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10~20%高强度的马氏体,从而使钢在较高塑性条件下,提高了强度,成为具有良好冲压成型性能的低合金高强度钢。它适用于汽车框架,保险杠,车轮等构件,是一种较好的节能用钢。  相似文献   

12.
13.
双相钢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党淑娥 《山西机械》2002,(4):14-15,18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双相钢的生产工艺及研究应用状况,阐述了双相钢的显微组织特征及其综合机械性能,讨论了双相钢在我国生产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我国加速开发、研制、生产双相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双相钢的变形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为了采用DDSⅢ动态仿真语言设计仿真程序,在原数学模型中,引入了一个初值为零的伪常微分方程,也可采用取消源程序中与积分有关的部分语句的方法。前一种方法具有普遍意义。仿真结果表明:用马氏体体积分数对双相钢的均匀真应变作图可更好地反映双相钢中各组份相的性能对双相钢均匀真应变的影响。对一些文献中矛盾的结果进行了解释,提出了改善双相钢匀真应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双相钢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双相钢的生产工艺及研究应用状况,阐述了双相钢的显微组织特征及其综合机械性能,讨论了双相钢在我国生产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我国加速开发、研制、生产双相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冷轧双相钢进行不同程度的预变形后,在不同的烘烤工艺下烘烤,研究了预变形量、烘烤时间和室温时效对烘烤硬化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大和烘烤时间的延长,试验钢的BH值不断增大;试验钢的烘烤硬化性能比较稳定,不易失效;试验钢的烘烤硬化机理主要是与柯氏气团形成、马氏体回火、残余奥氏体分解和碳化物析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金东发  邹坤 《压力容器》2014,(11):74-78
在不同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冷却速度下进行了系统的双相钢焊条电弧堆焊工艺研究,分析了焊接规范对双相钢堆焊金属铁素体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双相钢焊接过程中,电弧电压对堆焊金属铁素体含量的影响最大,堆焊金属铁素体含量随着电弧电压的提高而急剧下降。堆焊金属铁素体含量会随着焊接电流的降低及冷却速度的加快而有所提高。经过优化的堆焊工艺下,堆焊金属各项性能均能满足相关标准及技术文件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用计点法对双相钢焊接接头名区域的相含量进行测定。为监控产品的质量提供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9.
《阀门》2017,(3)
介绍了14Cr18Ni11Si4AlTi双相不锈钢材料与E2553焊丝焊接工艺试验,论述了焊接后材料的拉伸试验、韧性冲击试验、硬度检验和弯曲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一、双相钢的产生由普通低合金高强度钢或低碳钢经双相区热处理得到的由强化相马氏体和塑性相铁素体所构成的复相合金叫双相钢。这种双相组织具有很好的强度和延性匹配,成为获得高强度高成型性板材的有效方法。双相钢的专利于1968年在美国发表。直至1975年才对双相钢的化学成份,显微组织、机械性能和成型性作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描述,双相钢的巨大潜力才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降低汽车燃料消耗,保证安全行驶而要求汽车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