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低速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结构。介绍了低速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箱体的具体结构,以及箱体与电芯的装配,并给出了电芯、叠片电芯、正极片与上盖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某型电动汽车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成功避免了因真空助力制动系统故障而导致的电动汽车制动失效问题的发生,提高了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电动汽车要求驱动系统具有调速范围宽、低速力矩大、功率密度与效率高等性能指标,目前的常规永磁电机与异步电机很难全面满足这些要求,只能保留变速器或超配电机功率以满足对速度与力矩的要求,因此难以发挥电动汽车的优势.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电动汽车驱动用的外转子水冷式混合励磁无刷电机,既可通过增磁以增加低速力矩,亦可弱磁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组成及高压上电控制策略,以帝豪EV450高压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电动汽车高压无法上电常见故障原因.以流程图形式解析低压无法上电、高压互锁及高压附件等故障,并通过案例展示了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策略.  相似文献   

5.
充电桩是电动汽车的充电设备和能量来源,对于保障电动汽车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和探讨了电动汽车充电桩常见故障及其诊断检测和应对问题,试图解决由于充电桩故障所导致的电动汽车无法正常充电和能量补给的问题,针对不同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故障及其表现特征,探讨了产生的具体原因和可能的应对方案,希望能够为电动汽车、充电桩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应有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当前,纯电动汽车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作为正常行驶和推广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交流慢充系统的组成和充电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交流充电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国情和市场需求情况,建议优先发展技术要求低、进入门槛低、同时没有技术壁垒的低速电动汽车市场,尽快将电动汽车行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速电动汽车的主要设计指标,设计了一台低速电动汽车用的主驱电动机,采用分数槽的槽极配合方式,分析了影响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区效率的因素,对电动机的转子结构进行了优化,对设计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验证电动机的电磁方案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对电动机方案建立热路模型,进一步验证了样机模型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文中对低速电动汽车的前悬架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适合低速电动车且成本比较低的前悬架设计方案。在ADAMS/CAR环境下完成了某样车前悬架的建模、仿真与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介绍某电动汽车高压互锁的结构、简述其工作原理并介绍了高压互锁常见故障。通过所设计高压互锁检测电路可以精准检测出高压部件接插件的连接状态,给出了高压互锁故障排查的基本思路,同时对从事电动汽车的高压互锁回路检修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纯电动汽车技术正在不断成熟和发展,逐渐步入产业化进程。目前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探索大多数是针对传统发动机汽车而进行的,对于纯电动汽车的故障诊断研究少之又少。我国与国际上汽车故障诊断水平先进的国家来说,仍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对于纯电动汽车的故障诊断发展需要不懈的努力。对纯电动汽车的常见故障进行了阐述,并探索了故障诊断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使电动汽车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上再生制动时车轮具有防抱死功能,提出了一种通过控制电机的再生制动力与反接制动力来防止车轮抱死的方法。阐述了电动汽车低速再生ABS工作原理,建立了电动汽车单轮车辆动力学模型;根据电机低速再生制动的电路稳态条件,利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基于滑移率控制模式的再生ABS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不但鲁棒性强,而且反应迅速,控制精度高;制动过程由占主体的再生制动和制动末期出现的反接制动组成;在电机峰值工作能力内,随地面附着性能的提高,再生ABS回收的制动能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3.
提出采用双行星排双电机耦合机构解决单电机电动汽车中电机单位质量功率低、低速动力性不足以及高速低转矩利用率低的问题。首先,对设计的新型耦合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并结合某电动车参数匹配出双电机电动汽车参数,分析双电机的耦合特性;其次,基于需求转矩、车速、加速度以及电机工作效率进行控制策略的设计;最后,根据整车各部分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相应的驱动模块和控制策略模块并进行数学仿真。结果表明,在动力性能上,新型双行星排动力耦合结构和控制策略能够实现车辆低速大转矩和高速大功率的行驶需求,也对改善电动汽车经济性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渐增加,化石能源枯竭、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和气候的全球变暖等问题,愈发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新能源汽车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增程式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典型的新能源汽车,其动力系统及其控制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对其常见故障以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为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故障检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电动汽车以可再生清洁的电能为动力,克服了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电动汽车牵引电机相对传统内燃机具有较宽的工作范围,并且电机低速时恒转矩和高速时恒功率的特性更适合车辆运行需求。然而固定速比减速器仅有一个挡位,使得电动汽车电机常处在低效率区域,既浪费宝贵电池能量,又提高了对牵引电机的要求;而且还使车轮的续驶里程减少。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电动汽车牵引电机在实际路况上既要在恒转矩区提供较高瞬时转矩,又要在恒功率区提供较高运行速度,才能满足车辆的高速、爬坡和加速等整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6.
INBA法是一种新型高炉炉渣处理技术.INBA的驱动方式为闭式液压系统驱动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并经过链条来带动转鼓旋转.该文对闭式液压系统进行了说明.同时对INBA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给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车用电机在低速时产生转矩脉动的原因,提出一种弱磁控制方法降低电机脉动,从而减弱车辆固定车速范围内的振动,并建立了电机和控制器的等效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改善电动汽车慢速起步的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18.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在底盘空间布局、整车操控性与灵活性上有着集中驱动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纯电动汽车的转向差速问题,以改善低速转向灵活性为目标,对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电子差速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前轮转向、异向转向、斜行转向、原地转向4种转向模式,并采用4路并行的复合PI控制器对各轮轮速、电流进行双闭环反馈控制以提高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准度。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电子差速控制系统对控制器要求不高,但具备较高的响应灵敏度和控制精度,很好的跟踪了理论模型,极大的提高了汽车的转向灵活性,实现了电动汽车既差速又差力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电动汽车以可再生清洁的电能为动力,克服了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电动汽车牵引电机相对传统内燃机具有较宽的工作范围,并且电机低速时恒转矩和高速时恒功率的特性更适合车辆运行需求.然而固定速比减速器仅有一个挡位,使得电动汽车电机常处在低效率区域,既浪费宝贵电池能量,又提高了对牵引电机的要求;而且还使车轮的续驶里程减少.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电动汽车牵引电机在实际路况上既要在恒转矩区提供较高瞬时转矩,又要在恒功率区提供较高运行速度,才能满足车辆的高速、爬坡和加速等整车性能要求.而在客车使用方面,电动汽车电机还需要考虑过载下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动汽车(EV)低速理想车况运动,实现了一种双后轮独立驱动运动控制系统。整车由两个独立控制的轮毂式直流无刷电机(BLDC)驱动。直流伺服电机助力转向(EPS),并进行了直线行驶和转弯行驶的相关理论的分析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