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前人对含油气系统的定义总结引申到其重要组成部分,即含油气盆地。含油气盆地类型中前陆盆地在中国中西部油气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就中西部前陆盆地发育的机制、构造位置、油气成藏特征及油气分布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前陆盆地划分出前陆褶皱冲断带、前渊坳陷带、斜坡带和前渊隆起带四个构造单元,各个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对油气形成和聚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对前陆盆地油气资源的勘探成果的发现,对前陆盆地的研究已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已从前陆盆地概念、特点、分类及其与油气关系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但仍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如海相烃源岩前景如何、前陆盆地的识别标志、前陆盆地成藏的复杂因素等。  相似文献   

3.
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是将层序地层学理论应用于构造活动区盆地分析的一个特例。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作指导来研究前陆盆地沉积地层时不仅要考虑全球海平面的变化,而且要重视构造作用的影响。前陆盆地构造活动不仅影响可容空间,还表现在对盆地基底构造作用的影响。前陆盆地的层序界面主要为构造作用或构造与湖平面变化叠加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分析前陆盆地不同结构单元生储盖组合关系及油气成藏特征,认为前陆褶皱冲断带为前陆盆地中油气主要富集区,前渊蚴陷带为主要的生烃和运移中心,前缘隆起带油气勘探须考虑后期构造作用对油气藏的改造。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前陆盆地的概念和结构,总结了近十年来前陆盆地研究的现状及主要进展,分析对比了四种成因类型的前陆盆地(周缘前陆盆地、弧后前陆盆地、陆内前陆盆地、破裂前陆盆地)的典型特征,阐述了前陆盆地的动力学机制、演化充填,最后简要概括了前陆盆地的含油气特征.  相似文献   

5.
前陆盆地形成于造山带与相邻克拉通之间,是陆壳上狭长的沉积可容空间区域。它主要包括弧后前陆盆地、周缘前陆盆地、再生前陆盆地这3种类型。动态的演化过程使其形成了递进式的沉积演化序列。前陆盆地具有良好烃源岩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6.
前陆盆地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单元的位置在不同演化阶段是变化的,通常情况下前陆盆地的规模及其油气性也是千差万别,我国中西部造山带边缘的盆地结构中,总体上前陆盆地的变形和沉积特征明显,具有前陆盆地的典型特征。针对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特征及演化过程,对其油气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本通过对研究区前陆盆地的沉积记录以及造山带的逆冲轨迹分析,建立逆冲带与前陆盆地系统的理论模型,确立地球动力学参数,揭示逆冲带的逆冲抬升和前陆盆地的沉积充填的动态耦合过程,并促成对前陆盆地地球动力学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是经历了古生代 -中新生代多次构造运动的多旋回叠合盆地 ,形成了中部克拉通和南北二个多期前陆盆地。根据盆地的沉积构造特征 ,在台盆区以海西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背景和展示格局、在前陆盆地以印支 -燕山运动形成的构造格局和喜马拉雅运动迭加改造为基础确定单元。  相似文献   

9.
台湾海峡盆地西部坳陷是我国海上油气勘探程度较低的含油气坳陷,是否存在油气资源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明确沉积演化特征可为讨论该区域油气地质条件研究提供依据。本文通过识别地震标准层,明确地层分布,利用等厚度法恢复沉积演化历史,揭示坳陷的形成过程。研究表明该坳陷经历了坳陷阶段(晚白垩世-晚古新世)、断陷阶段(早始新世-早中新世)、陆架边缘阶段(中中新世-晚中新世)和前陆盆地阶段(上新世至今)4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0.
加蓬海岸盆地北加蓬次盆是典型的大西洋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在区域地质特征、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北加蓬次盆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加蓬海岸盆地北加蓬次盆形成演化主要经历了裂谷期、过渡期及漂移期3个阶段。过渡期阿普特阶蒸发岩将盆地地层分为盐上和盐下两部分,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均处于盐上层序,蒸发岩与圈闭形成、油气运移关系密切。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以及圈闭有效性是加蓬海岸盆地北加蓬次盆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