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按一定比例梯度向小麦面粉中添加同种小麦提取的麦胚所制成的麦胚粉,测定其面粉白度、降落数值、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及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并做面条质构及感官评价实验,实验表明,面粉白度、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拉伸面积、拉伸阻力、最大拉伸阻力和最大拉伸比例与麦胚添加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吸水率、弱化度与麦胚添加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降落数值和形成时间与麦胚添加量相关性不显著.添加麦胚后,面条的弹性有明显增加趋势,在一定范围内(0~1.5%)面条感官评价总评分随麦胚添加量增大而增大,超过此范围则其总评分随麦胚添加量增大而减少.在1.5%添加量时,面条感官评价综合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2.
食用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具有增加面条风味、中和胃酸的作用。通过测定蛋白质分子间作用力、麦谷蛋白大聚体含量及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探讨不同添加量(0%、0.1%、0.2%、0.3%、0.4%)的食用碱对蛋白质聚集行为的影响;通过测定面条的蒸煮特性、质构特性及感官评价对面条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食用碱能促进面团中的游离巯基转换为二硫键,增加面团中的氢键,减少疏水性相互作用,使麦谷蛋白大聚体含量增加。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不加碱(对照组)的小麦面筋蛋白分子链缠绕程度低,完全塌陷且较平整地位于云母基底;当加入食用碱后蛋白分子链缠绕程度增强,形成凹凸不平的球状立体形貌。随着食用碱添加量的增加,面条的吸水率在添加量为0.2%时达到最大,面条的蒸煮损失率不断上升,面条的硬度及咀嚼性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对弹性无显著性影响;结合感官评价,随着碱添加量的增多,面条的色泽向黄、暗方向发展,口感不佳。因此,面条中食用碱的最适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面制品品质和人体对黑豆中优质蛋白、花青素的摄入,研究了黑豆粉不同添加比例对小麦面粉粉质特性、面团流变特性及鲜面条的蒸煮特性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黑豆粉的小麦粉的吸水率和稳定时间均有一定的提高(P0.05)。随着黑豆粉添加比例的增大,面团的弹性模量(G')、黏性模量(G')不断升高,当黑豆粉添加比例为4%时面团的损耗因子(tanδ)最大。随着黑豆粉添加比例的增大,制品面条的干物质吸水率变化不显著(P0.05),干物质的损失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黑豆粉添加比例大于4%时,面条干物质损失率显著上升(P0.05)。随黑豆粉添加比例的增大,熟面条的坚实度、光滑性和食味均得到提高,面条的硬度、黏聚性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而回复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黑豆粉的添加比例为4%时,面团的弹性比例和面条的回复性达到最大。因此,黑豆粉在小麦粉中的最佳添加比例为4%。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多谷物面条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以玉米面粉和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复配荞麦粉、黄豆粉以及小米粉,采用挤压工艺制备多谷物面条。通过单形重心设计进行混粉试验,分析了混合粉的糊化特性、面团的流变学特性以及面条的蒸煮品质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黄豆粉对混合粉的黏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荞麦粉的添加会使混合粉的黏度逐渐增加,小米粉的添加对混合粉的黏度没有显著的影响,黄豆粉对多谷物面条的感官品质有提升作用,且同时混有3种杂粮粉的面条感官品质较高,使用含有玉米面粉45%、小麦面粉40%、荞麦粉11.667%,黄豆粉1.667%和小米粉1.667%的混合粉所制面团的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均最大。以感官品质为主要指标,参考各混合粉的糊化特性及流变学特性进行优化分析确定出多谷物面条的最佳配比:玉米面粉45%、小麦面粉40%、荞麦粉8%,黄豆粉3.5%,小米粉3.5%。为了进一步优化面条品质,采用乳清蛋白(WP)、黄原胶(XG)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进行改良,结果发现:XG对多谷物面条感官评价的影响最大,TGase次之,WP的效果相对较差,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并确定最佳改良配比:XG 0.3%、WP 1.5%和TGase 0.07%。  相似文献   

5.
以改性葵花籽磷脂为原料制备乳化葵花籽磷脂,将其应用于面条加工过程中,研究葵花籽磷脂对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化葵花籽磷脂后,面条的蒸煮损失率降低;随着乳化葵花籽磷脂添加量的增加,面条TPA试验的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和拉伸试验的拉伸力、拉伸距离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佳添加量为0.9%.添加乳化葵花籽磷脂后,面条的品质得到了明显地改善.  相似文献   

6.
添加甘薯淀粉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组的方法,通过向小麦面粉中添加甘薯淀粉,配成淀粉含量范围超出原小麦粉的系列混合粉,制作典型的中国机制的鲜湿面条,测试了重组粉的糊化特性和面条的蒸煮品质,探讨了甘薯淀粉添加量和面粉糊化特性及面条蒸煮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甘薯淀粉添加量的逐渐增大,混合粉的粘度增加,糊化温度降低;面条的干物质吸水率增加,干物质损失率和蛋白质损失率先减小后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马铃薯生全粉对传统小麦粉面条品质的影响,对马铃薯生全粉和小麦粉的基本性质、混粉的水合特性、糊化特性、粉质特性及混粉面条的质构特性、拉伸特性、感官评价进行了研究。马铃薯生全粉添加量的增加,使混粉吸水率增加,加热时易糊化,黏性增加;混粉的粉质特性有所下降,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下降,面团的耐搅拌性变差;用混粉制作的面条透明度增加,且具有马铃薯清香味,马铃薯生全粉添加量在20%~30%时食味评分较高,但面条的硬度、弹性、咀嚼性、拉断力、拉断距离以及感官评价中表观、适口性、韧性、黏性的评分均下降。马铃薯生全粉在混粉体系中所占比例为20%~30%时,所制作的面条感官评分较高,且不影响面条的质构和拉伸特性。  相似文献   

8.
直链淀粉含量对面粉糊化特性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分离重组技术,利用糯小麦淀粉配粉改变面粉直链淀粉含量,测试了重组粉的糊化特性和熟面条的流变性质,探讨了直链淀粉含量和面粉糊化特性及面条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和重组面粉RVA试验的几项主要参数(峰值粘度、谷值粘度、粘度破损值、最终粘度、回冷值)均呈高度显著正相关;熟面条的硬度、粘合性、咀嚼性和粘结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回复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呈高度显著正相关,而面条弹性受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很小;面条的拉伸距离与直链淀粉含量呈高度显著负相关,而拉断力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达不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研究加水量和制面厚度对冷冻熟面复煮后表面黏性的影响及其原因。分别研究了加水量和制面厚度对冷冻熟面复煮后的质构特性(质地特征和拉伸特性)、二硫键和游离巯基含量、水分分布、表面黏性、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水量的增加,冷冻熟面的质构指标(硬度、咀嚼性、拉伸强度)、二硫键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游离巯基含量与表面黏性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在加水量为34%时复煮面条品质较好。随着面条厚度增加,冷冻熟面中低水分区域增大,表面黏性逐渐减小,厚度较大的面条复煮后表面黏性增加越缓慢,当厚度为2 mm时质构特性表现较好。结合感官评价结果,认为加水量为34%、厚度为2 mm的冷冻熟面复煮后防粘表现最好。冷冻熟面添加适宜的加水量,制成合适厚度时,面条的表面黏性较低,同时具有良好的品质和口感。  相似文献   

10.
面条品质改良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4种面条改良剂对面条品质指标的影响,由正交实验获得面条改良剂的最佳配方为:氯化钠添加量1%,复合碱添加量0.08%,复合磷酸盐添加量0.2%,聚丙烯酸钠添加量0.02%.  相似文献   

11.
润滑油对齿轮点蚀影响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结构和受力特点引入赫兹(Hertz)公式,定性分析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齿面接触应力的分布状态。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分析了相啮合齿轮齿面切向摩擦力的方向,从而推导出齿面疲劳裂纹的方向。通过对渗入疲劳裂纹内润滑油量的多少和润滑油能否被顺利排压出裂纹的分析,得出了齿根侧齿面将产生点蚀和润滑油的粘度对齿面疲劳裂纹的扩展和点蚀的形成有直接影响的结论,提出了选择润滑油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在一台S1100型单缸柴油机上,通过在柴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甲缩醛(DMM)、碳酸二甲脂(DMC)3种含氧添加剂,分别研究了在常用工况下含氧添加剂对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牺牲少量动力性能的情况下,含氧混合燃料可以有效改善柴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在大负荷下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某工程实例,对在役大六角高强螺栓连接副现场扭矩复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找出了高强螺栓预拉力损失的主要原因:一是现场扭矩检测时间过早,导致预拉力损失不稳定,前期损失较多;二是使用中维护不够.为减少高强螺栓预拉应变松弛和预拉应力损失对结构的不利影响,给出了延迟现场扭矩检测的时间区间和正确维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PTT纤维含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试制了5种不同含量PTT与粘胶纤维的PTT/粘胶/Cooldry/导电丝交织织物,并比较了它们的拉伸性能、折皱回复性、抗起毛起球性、弹性伸长率、透湿性等,探索织物各元素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PTT纤维含量在20%左右,粘胶纤维含量在35%左右时织物最具服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纤维对OGFC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OGFC(open graded friction courses)材料组成特性使得其在贮存、运输和摊铺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沥青析漏现象,掺加纤维能减少沥青析漏。依托厦门市仙岳路改造工程的OGFC应用技术,利用谢伦堡析漏试验研究了不同纤维对沥青析漏的改善效果,同时结合混合料的性能试验(车辙试验、水稳试验、低温试验等),综合优选出了纤维种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木质素纤维能较好改善沥青析漏现象,同时也能提高混合料其他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理论上对爱因斯坦的粘度方程进行了修正,使之适用于“水-水泥”系统,修正以后的粘度方程为η_r=1 [kk_1C_v]~(K_2) ,将该方程进行数学处理并结合实验曲线求出方程中的常数 k、k_1和 k_2。根据常数的物理意义首次推算出水泥表面吸附水层近似厚度。进而讨论了吸附水和自由水对“水-水泥”体系中流变性能的影响,并结合Polanyi 势能理论研究了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指出减水作用的原因之一是水泥表面吸附水量的减少,从而增加了体系的自由水量。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使现行法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文章分析了网络不安全因素在世界和我国范围内的种种表现,探讨了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并在分析世界各国和我国现已采取的相关指施基础上,提出建立一整套自上而下的法律保障体系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8.
利用 N, N, N ' , N ' - 四甲基乙二胺、 双( 1, 5 - 环辛二烯) 镍与丁二酸酐反应合成了双氮配体丙酸镍内酯环, 然后采用配体交换法制备了1, 2 - 双( 二苯基膦) 乙烷镍内酯环, 考察了不同配体对内酯环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磷谱等分析方法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膦配体中碳链的长度( n碳链) 对产物的结构有影响, 当n碳链=2时, 合成的是1, 2 - 双( 二苯基膦) 乙烷镍内酯环; 当n碳链=3或4时, 合成的是具有双配体的有机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常温条件下温度对UASB运行的影响规律,为北方寒冷地区运用常温UASB处理污水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方法用常温UA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维持进水COD浓度、HRT和pH值一定,考察不同温度段对UASB运行的影响.结果通过对8~10℃、11~14℃、15~17℃、18~23℃4组温度区间去除效果的对比,验证了随温度上升厌氧微生物的活性增强的理论.温度升到14℃以上去除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于温度短期的突变,日平均去除率变化不大,表明UASB厌氧反应器对温度的突变有一定的调节适应能力.结论不同的微生物生长需要不同的温度范围,根据温度对厌氧微生物代谢速率的影响,理论上不宜选用低温厌氧,但是只要对反应器酸化进行严格的控制,微生物仍然具有较高的代谢速率,对于一些温度较低的废水,当需要消耗很多能量使水温升高时,低温厌氧是可以选择的.  相似文献   

20.
REVA模型作为一种顺应经济发展的新方法运用于企业价值评估,拉开了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的新篇 章。REVA模型将权益成本纳入资本成本中,提出了真正的企业价值来源于超额利润的观点,从而使对企业价值进 行评估的结果更加准确。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REVA 模型对浪潮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的价值进行 了评估,评估结果与企业的市场价值相差不大,说明REVA模型可应用于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