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8)
在PU"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的思政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突破,但在具体落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首先概述了基于PU"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其次,分析了PU"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落实PU"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从而推动高校的思政教育朝着更加正确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7)
本文首先研究"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思政教师话语权逐渐弱化,学生主体价值观也严重偏离轨道。然后探究"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向,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变化,年轻一代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最后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多方位拓宽思政教育渠道,有效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8)
"互联网+"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新词。"互联网+"具有融合性、即时性与智能性的特点,它给社会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高校教育也不例外。"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较多困境,可以从教师之主体、学生之客体、平台之载体三方面来应对。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6):210-211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正式来临。其为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是如此。通过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有效满足我国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以及质量。但是其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不良影响。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几点解决策略,期望能够借此有效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3)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新趋势对思想教育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各大高校辅导员应该认识到"互联网+"模式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实际的工作需要,把"互联网+"有效的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本文简述了"互联网+"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并对高校辅导员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2)
"互联网+"不仅改造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重要的两个"人"的要素: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产生着既深且巨的影响。无论从现代教学理论的演化,还是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来看,师生互动都可以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可行路径。"互联网+思政课"尚处于探索期,思政课教师可以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实效的评价的全过程,运用师生互动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吸引力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新的教学路径迫在眉睫。通过探讨"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改变单一授课模式,丰富上课形式;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研究"互联网+"时代下江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1):255-256
"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出现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限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高的阻碍。因此,下面通过介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进而探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在逐渐提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改革步伐加快,"微思政"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不仅实现了教育形式的创新,而且还推动了思政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思政"优势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现阶段思政教育现状,分析"微思政"优势。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2)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以及来源更加多种多样,带来了网络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激烈竞争,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为了守住这片阵地,思政工作者必须研究新形势的特点,掌握新技术,从"大思政"的理念出发,动态关注,主动引导,构建"大思政"教育平台,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2,(1)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了教育现代化,让教育与科研的无缝对接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互联网+"给高校教育科研生态体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时代促进了高校教与学质量提升和科研活动,进而对高校教育科研生态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从而能够培养出优质的高校毕业生。互联网+时代同时也带来了技术焦虑、技术依赖和网络安全隐患问题。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压力促使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协同优化发展,能够真正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科研生态体系,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科研内部与外部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1)
"互联网+"已给教育带来了显著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以高职电类专业课继电保护应用与设计为例,通过调整教学目标,挖掘隐形教育资源,采用"故事引领+任务驱动"式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将以知识点与技能点考核为重点的评价方式转变为思政标准与学科标准并重的评价方式,探讨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学范式,为高职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1)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会计教育带来挑战与创新。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掌握"互联网+"时代发展脉搏,优化传统本科会计教育目标,进行模式变革,推进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创新理念。本文基于本科会计教育理论研究现状,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下新背景对会计本科教育的冲击因素,研究新时代背景下会计本科教育的现实困境,并探索新时代下高校会计本科教育变革路径,为我国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理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0,(6)
本文首先详细的分析了"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严重冲击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大学生网络行为不规范、挑战教师的话语权。之后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深入互联网,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的理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互联网粉丝效应。希望能够为以后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7)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同样应当与"互联网+"理念开展充分融合,紧随时代发展脚步进行创新发展。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推行"互联网+党建"模式的意义,对"互联网+党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32)
随着"互联网+"变成一个当下社会发展的趋势,人们纷纷对"互联网+"进行了不同的实践和解读。"互联网+"作为一种人们无法逃避的社会发展模式,它不断的渗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带给我们一个由创新2.0驱动社会发展的知识社会。针对这样的变化,本文尝试通过解读"互联网+",分析出"互联网+传统行业"给现代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相关观点来阐明培育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来浅论"互联网+"对于现代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2,(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互联网+教育"新型教育形式逐渐兴起,高校思政课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面临新挑战。文章结合"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特征、面临的困境,积极探索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实现全时空学习创造条件,提升课程教学实效,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8,(8)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虚拟思政平台是采用虚拟现实的应用技术、将三维模型、声音、影像、动画综合运用,致力于向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传播使用先进技术和理论掌握科学实践的信息平台,通过师生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最终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广泛覆盖、教育化人、提升影响为目的。本文在系统分析"互联网+"时代虚拟思政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5)
美育是审美教育与情操教育、心灵教育的统一体。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张力中有着相通之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解决以往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覆盖面不广、流于表面化、缺乏有效实施途径等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要主动创新教学路径,以"互联网+教育"为导向,将美育贯穿其中,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35)
新型的围绕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在朝新方向发展,传统行业的生活状态和方式随"互联网+"的出现改变,甚至思政教学也被带来了庞大的改变,迎来了新的挑战。高等院校的教本身有其自己的特点,应该把握好"互联网+"时代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踊跃创新,激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