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UHMWPE/PP的共混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行配制的解缠剂Jc 3降低UHMWPE的熔体粘度,并用机械共混的方法进行加工,从而实现PP与UHMWPE之间的均匀共混,以改善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了原料配方及加工工艺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解缠剂能够有效改善共混体系的混合程度;UHMWPE的用量和Jc 3的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有不同的影响;采用先开炼再挤出而后注射的加工工艺得到的制品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3.
4.
5.
采用自制的交联聚丙烯(PP-X)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聚丙烯(PP)共混,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滑动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力学性能改变不大的情况下,当UHMWPE/HL-X/PP的质量比为80/20/10时,共混物的磨痕宽度为5.69mm,摩擦系数为0.125,比纯UHMWPE的磨痕宽度、摩擦系数分别下降了21.73%和39.90%,比UHMWPE)/PP(100/10)共混物分别下降了2.0%和18.83%。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在UHMWPE的磨损表面存在严重的刮痕、裂纹及磨屑,而在UHMWPE,PP-X/PP共混物的磨损表面却很少发现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6.
PC/UHMWPE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 ,制备了两种不同配比的PC/UHMWPE共混物。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和熔融指数仪研究了PC/UHMWPE共混物的流变行为 ,结果表明 :PC/UHMWPE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呈假塑性流体的特征 ,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 ,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共混物熔体的粘度大于纯PC的粘度。采用悬浮体系模型讨论了两种共混物的流变行为 相似文献
7.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乙烯蜡(UHMWPE/PE-wax)共混物,采用振荡频率扫描与时间扫描模式研究了PE-wax与UHMWPE的解缠结情况。结果表明:UHMWPE的解缠结速度由PE-wax和UHMWPE的分子量决定,PE-wax或UHMWPE的分子量越低,解缠结速度越快;共混物的模量由UHMWPE用量、分子量及其解缠结程度共同决定,UHMWPE用量越大、分子量越高或解缠结程度越高,共混物的模量越高;UHMWPE在剪切作用下逐步进行解缠结,当达到缠结平衡时,其模量达到最大值。通过研究PE-wax对UHMWPE的改性机理,为UHMPWE的加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具有相同的分子结构,但很大的黏弹差异使得难以获得相容性较好的共混物.利用由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可在较短的加工时间内获得高性能的LLDPE/UHMWPE共混物.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表明,UHMWPE可与LLDPE混溶并均匀分布在LLDPE中.差... 相似文献
9.
研究选择了HDPE 5种不同粘均分子量样品,分子量范围从8.00×10~4到3.29×10~6.通过应力-应变曲线,缺口试件在拉伸状态下的缺口形状宏观变化观察及SEM观察,以及结晶度测量,研究了PE的拉伸行为,试验表明,NMW-PE(Normol MW-PE)和UHMW-PE不仅在宏观力学性能上存在巨大差异,而且在微观结构和形态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别。结晶和缠结情况是决定宏观性能差异主要因素,屈服强度的变化主要由结晶度变化决定的,断裂强度的变化主要由缠结因素决定的。形貌上差异也和结晶缠结两个因素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拉伸流动支配的叶片挤出机的结构及其熔融塑化过程,利用该设备制备了碳纤维(CFs)/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研究了CFs和UHMWPE含量对共混物微观形貌、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SEM图像表明,拉伸流动支配的叶片挤出机对CFs和UHMWPE有很好的分散混合效果;DSC分析结果表明,低含量的CFs和UHMWPE可以协同提高共混物的结晶度;加入适量的CFs和UHMWPE可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明显提升,当UHMWPE含量为8%、CF含量为12%时,CFs/UHMWPE/HDPE共混物拉伸强度与HDPE纯料相比,提高了23.4%;与CFs/HDPE共混物相比,加入UHMWPE可以有效缓解共混物冲击强度的降低,当UHMWPE含量为12%时,CFs/UHMWPE/HDPE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与CFs/HDPE共混物相比,提高了29.7%。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UHMWPP)的加入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mfwPE)冻胶体系粘性行为、非牛顿指数、结构粘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UHMWPP在UHMWPE/UHMWPP共混体系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使体系的表观粘度降低,非牛顿指数升高,结构粘度指数下降。其中,UHMWPP添加量为5%时,冻胶体系的可纺性最佳。 相似文献
12.
通过熔融纺丝工艺制备了拉伸强度为1.13 GPa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高密度聚乙烯(PE?HD)共混纤维。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声速取向测试、纤维强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初生丝和纤维的晶体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将PE?UHMW与低熔体流动速率(MFR)的PE?HD共混后,提高了共混纤维的分子链取向度、结晶度及力学性能;由高度取向的分子链形成的晶粒可以在轴向上被有效拉伸,形成更规则和致密的晶体结构,从而提高了纤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流动改性剂对UHMWPE流动及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聚乙烯(LDPE、HDPE)、聚丙烯(PP)及尼龙(PA)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流动及磨损性能的影响,发现流动性越好的聚乙烯对UHMWPE流动性改进越大,且加入比例越高,共混物的流动性越好;当HDPE组分小于50%时,对UHMWPE磨损性能影响很小,而LDPE则大大损害了共混物的磨损性能。均聚PP比共聚PP对UHMWPE的流动性改进更大,但使其磨损性能大大降低。PA含量在40%以下对UHMWPE的流动性改进不大,对磨损性能影响也很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增容剂HDPE-g-GMA对PC/UHMWPE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HDPE-g-GMA的加入有效提高了PC/UHMW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分散相的尺寸得以降低,两组之间的结合力提高,共混物的冲击断面呈明显的韧性断裂特性,冲击强度较未增容体系提高60%以上,当共混体系中UHMWPE的用量不变时,增容剂用量增加将产生更多的,较容易屈服的局部单元,共混物的屈服强度随之降低;增容剂用量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5.
16.
HIPS/UHMWPE/UFPP共混体系流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UHMWPE、UFPP含量对HIPS/UHMWPE/UFPP共混体系流动性能的影响,给出了组分含量、温度、剪切力与体系熔体指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7.
UHMWPE/LLDPE/HBP共混体系流变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的加工流变性,将超支化聚酯酰胺(HBP)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UHMWPE共混,研究了不同比例UHMWPE/LLDPE/HBP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UHMWPE/LLDPE/HBP共混体系熔体表观粘度随HBP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共混体系非牛顿指数<1,为典型的切力变稀流体;当剪切速率为10 s-1时,共混体系的粘流活化能较小;结构粘度指数随HBP质量分数增加而下降,随UHMWPE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电晕处理对UHMWPE纤维的性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晕连续处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拉伸性能测试分析不同处理工艺对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电晕处理后,纤维表面变得粗糙。处理功率为375 W,处理时间为180 s时,纤维红外光谱出现羰基、羟基伸缩振动峰,随着电晕处理时间和功率的增加,峰的强度基本保持不变;电晕处理降低了纤维的力学性能,处理功率为375 W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纤维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均下降,处理时间为180 s时断裂强度下降了20%;处理时间为180 s,功率为525 W时,断裂强度为处理前的32%;电晕处理后,纤维与SEBS树脂的粘结强力均提高了67%。 相似文献
19.
以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放流冻胶丝为原料,经过切粒机切碎和静置脱油,得到UHMWPE质量分数15%、20%、25%的冻胶颗粒,经纺丝机纺丝制得相应UHMWPE质量分数的冻胶丝。通过对UHMWPE质量分数不同的3种冻胶纺纤维的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和预拉伸倍数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冻胶纤维萃取后残余含油率随萃取温度升高而减少,温度升高至40℃时,残余含油率变化减缓。随着冻胶纤维UHMWPE质量分数的提高,其结构更加紧密,包含在其中的白油溶剂更加难以去除,需要更高的萃取温度或者更长的萃取时间。此外,加大萃取时施加的超声波功率、预拉伸倍数或者加大萃取液新液补充流量,可以明显提高萃取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与高密度聚乙烯(PE–HD)按照质量比为6︰4进行共混熔融纺丝,并对初生丝进行高倍热拉伸制得PE–UHMW/PE–HD共混纤维。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声速取向试验等方法研究了PE–UHMW/PE–HD共混纤维在热拉伸过程中的晶体结构演变过程。研究显示,随着热拉伸过程的进行,纤维的分子链沿纤维的轴向取向度逐渐增加,熔融峰温度逐渐升高,结晶度逐渐增加;沿径向的晶粒尺寸逐渐减小,而沿轴向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加,即形成了更细长的晶粒;晶体的取向度逐渐增加。当拉伸倍数由1增大至6时,上述现象变化显著,当拉伸倍数由9增至15时,上述现象变化缓慢。与PE–HD共混后的纤维结晶度、晶体取向度和分子链取向度更高,晶粒更加细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