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换热反应釜及换热技术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化工生产需要,简要阐述了一种增大化工反应釜换热面积以提高换热效率的改进方法.介绍了改进后的反应釜主要结构组成,并采用半管和蛇管一体化的技术方法,减少流体阻力,强化换热和对釜内液体混合与分散,同时限定物料流动方向,减少流动死角,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换热效果30%以上.  相似文献   

2.
聚合釜夹套内污垢的化学清洗文年英(长岭炼油化工总厂设备研究所,岳阳414012)1前言聚丙烯车间聚合反应釜的换热问题是该设备的关键环节,换热效果直接影响聚丙烯的产量、质量和安全生产。进入1995年,聚合釜的换热效果显著下降,特别是从1995年4月份以...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螺旋半园管夹套反应釜与传统的夹套反应釜进行了对比 ,并介绍了螺旋半园管夹套釜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氯化石蜡生产中的热平衡及换热面积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讨论以光催化氯化、采用多釜串联工艺生产氯化石蜡的外循环换热新技术。通过理论计算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对该过程中的热平衡及换热面积的计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晓君 《广东化工》2011,38(7):178-178,166
反应釜对传热能力要求较高.探讨外夹套反应釜和外半管反应釜换热方式的优劣,结合实例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方便用户对反应釜外壁换热方式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对进口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生产装置的国产化改造技术。通过采用半管换热技术、三层式喷嘴、可拆卸式轴封和中段平衡管改进了聚合釜,并对控制系统、干燥系统、研磨系统以及助剂进行改进。改造后的装置更有利于生产工艺的控制和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转。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1 Mt/a甲醇低压羰基合成醋酸生产装置存在的问题,包括合成系统换热效果差、反应釜机械搅拌晚发生故障和高速泵运行性能低等.通过开展自主技术创新,提出了新型合成换热技术、反应釜新型流体搅拌技术、高速泵国产化应用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实际使用后,取得较好效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可为业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疆石河子天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天业化工)70m3聚合釜干燥车间汽提换热设备采用的是不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螺旋板换热器堵塞曾是制约汽提处理能力、聚合产量的主要因素,天业化工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三氯化磷或三氯乙醛(氯油)生产中,伸入反应釜内的通氯管,比较难以直接观察。一旦折断而又不能发现,继续通氯就容易导致事故。在反应釜顶与通氯管釜外部份之间,接上一个差压计,就能及时显示(釜内)通氯管折断。如果采用电接点差压计,配上相应的自控元件,还可以报警或自动停止进料。釜内通氯管正常工作时的差压计显示值,以生产中的实测数据为准。也可通过计算,预测其正常显示值。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生物基环氧固化剂中试生产线反应釜物料搅拌时黏结搅拌桨叶、气体冷凝不充分、尾气排放超标等问题,对其工艺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通过采用加长进料管将物料直接滴加在搅拌器涡流范围内,以便其及时与釜内物料混合发生反应,以及降低物料黏度等方法解决了反应釜物料搅拌黏结的问题;并根据蒸汽的热负荷,计算冷凝器换热面积,更换旧冷凝器降低了不凝有机气体的含有率。通过改进生产线,生产中尾气排放达到了环保要求,更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产能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11.
为便于对各类化工换热软件的了解,简介了共6个化工工艺设计及流程模拟通用软件和2个工艺专用软件、3个多功能软件以及1个设备选型软件,综述了智能技术在化工换热器工艺设计分析中应用的通用工艺软件、专用工艺软件、工艺和绘图一体化软件、工艺和强度一体化软件和换热器选型软件等几方面情况。提出了当前换热工艺和智能软件两者结合发展中面临的4个工程课题:设备建造全过程多位一体化软件、换热专业与设备大型化发展的融合、软件优化设计的评估功能、特殊新结构换热器专用工艺软件开发等。  相似文献   

12.
<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反应釜中硫化剂的添加装置,属于橡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轴和固定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搅拌轴与一驱动电机相连,釜体上设置有入料管和出料管,出料管内转动连接有一螺杆,螺杆与搅拌轴之间通过两个  相似文献   

13.
<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反应釜中硫化剂的添加装置,属于橡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轴和固定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搅拌轴与一驱动电机相连,釜体上设置有入料管和出料管,出料管内转动连接有一螺杆,螺杆与搅拌轴之间通过两个  相似文献   

14.
<正> 过去我厂在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氯乙烯在聚合釜内进行聚合的前期诱导升温,多年来一直是用3K_gf/cm~2(表压)的饱和水蒸汽直接通入聚合釜夹套内,对釜内物料进行换热升温的。由于蒸汽温度高,潜热大,改在蒸汽进口管附近区域,在搅拌不良时容易产生过热,反应物易于塑化并粘在反应釜内壁上。在长径比(H/D)较大的釜(φ1600×7400=13.5m~3)中,短时间沿釜轴向和径向的物料温度梯度较大,导致聚  相似文献   

15.
新生产技术     
《化工进展》2001,20(12):63
1 .新型丙烯聚合釜研制成功  无锡力马化机公司最近研制生产的新一代丙烯聚合釜获专家好评。丙烯聚合釜是聚丙烯生产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 ,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和染料等领域。无锡力马化机公司针对丙烯聚合釜长周期、满负荷和快节奏运行的实际情况 ,进行技术攻关 ,使聚合釜密封填料的使用寿命延长到一年半以上 ;搅拌器采用对称双螺带结构 ,便单釜产量提高 15 % ;换热装置由指型管改为U型管 ,传热效率提高 10 0 %。2 .便器存水弯管粘接新工艺日本东陶公司为提高水冲洗式大便器成型效率 ,对存水弯成型工艺做出了改进 ,推出了一种存水弯管粘…  相似文献   

16.
重点介绍了用于光催化氯化工艺生产氯化石蜡-52过程中新开发的氯化物料釜内外自循环换热技术。该项技术符合空心式鼓泡反应器内气液运动规律,具有良好的传质、换热效率,与常用的物料强制外循环换热技术相比,不需使用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的循环泵,可以节省投资和维修费用,具有降低电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应用CFD软件研究了安装在反应釜内壁侧的螺旋半圆管夹套内流体的湍流换热特性,分析了雷诺数Re和曲率d对换热特性的影响,并以熵产数为指标对夹套换热性能进行了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分析评价. 结果表明,弯曲换热壁面两侧主二次涡涡心附近无量纲温度最小,而壁面中心点附近最大,是换热最差的部位. 同一d下,Re增加使二次涡强度和流体湍动能增大,夹套换热综合性能系数Num/f增大;同一Re下,d增加使二次涡强度增大而流体湍动能减小,Num/f值减小. 研究范围内,釜内夹套换热壁面的平均努塞尔数Num为釜外夹套的1.168~1.241倍,摩擦阻力系数f为其1.021~1.077倍. 结构确定的夹套存在一个最佳平均雷诺数(Reop)使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最小,随d增加,Reop逐渐增大. 半圆截面2个尖角附近是夹套内有用能损失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18.
固定管板换热器在化工静设备的应用中经常遇到需设置膨胀节的情况,本文简要介绍了如何通过调整管板、换热管、折流板间距等各计算参数确认是否需要设置膨胀节,并一一举例,分析各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实现固定管板换热器及膨胀节的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19.
<正>淄博鲁华泓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种异戊橡胶的聚合反应装置。该装置包括釜底进入、釜顶出料前后串联的首釜、多个反应釜和末釜,所述首釜的进料管路上设有静态混合器,首釜、反应釜和末釜内均装有搅拌器,各釜釜底均连接事故管,首釜顶配有安全阀并连接于事故管上;各反应釜和末釜的釜顶配有充油线,末釜出料管线设有防老剂加入口。该反应装置提高了反应链的引发,保证了后续的反应,节省了催化剂的用量,提高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含能化合物的制备因反应条件苛刻、放热剧烈、易失控而对反应釜传热性能有较高的要求。设计强放热反应釜盘管时,通过减小管间隙和降低安装高度可以增大釜内传热面积,但会阻碍釜内物料的流动,对物料的整体循环不利。今结合某800 L强放热反应釜的设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盘管排布较密集,且物料不能浸没全部盘管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多重参考系法(MRF)和标准k-ε湍流模型考察了盘管管间隙和离底高度对釜内流动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所研究的800 L反应釜,在物料不能浸没全部盘管的工况下,管间隙大于等于10 mm,离底高度大于等于75 mm时,盘管空间排布的变化对釜内流动状况的影响较小。根据本研究结果设计的800 L反应釜已用于某强放热反应的生产,运转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