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恒加试验中,求正常应力水平下特征寿命点估计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及其不足。而后针对恒加试验的特点和所需解决的问题,基于灰色预测理论模型,给出了一种新的进行特征寿命点估计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证明了本文所给出的方法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主要探讨了产品截尾试验中可靠性特征量是否服从指数分布的拟合检验,介绍了已知试验数据的情况下产品寿命的几种点估计方法及其评价,对点估计值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做了分析,还介绍了产品寿命的两种区间估计方法及其评价,并用其中的几种方法举了简单的事例作分析。本文还讨论了贝叶斯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薇  宋保维  潘光 《计算机仿真》2010,27(1):129-132
针对传统的GM(1,1)模型在预测精度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在步加试验寿命预测的实际运用中采用了几种新的预测模型。首先将实测步加试验寿命数据转化为恒加试验寿命数据,变换后的数据计入表格,分别采用逆幂率和基本GM(1,1)、等维灰数递补以及残差修正GM(1,1)等模型在正常应力水平35V时,特征寿命进行点估计,利用MAT-LAB工具仿真并进行模型预测相对误差分析。经过计算表明,几种灰色预测模型的精度都较高,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模型及应用——威布尔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速寿命试验是可靠性试验技术的基本方法之一。检验加速寿命试验中的数据是否服从威布尔分布,进而得出加速系数和加速寿命方程,用在不同应力水平下试验得到的数据,运用威布尔分布模型,并对其中的待估参数进行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最终得出产品在正常应力水平下的各项可靠性特征量的估计。  相似文献   

5.
独立序列均值与方差变点的累积和估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 反映产品质量参数的均值和方差都有可能出现异常波动, 及时发现质量异常波动, 对于控制产品质量十分重要. 在工业生产、通信工程等领域中独立序列有广泛应用背景. 本文研究了独立序列中均值和方差都存在变点且变点时刻不相同时的变点估计问题, 给出变点时刻的累积和(CUSUM)型估计, 并得到变点估计的收敛速度. 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管路生产质量控制中和放射医学研究的扫描仪质量控制问题中,模拟结果和实例分析都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决策的多专家模糊区间赋权方法及其计算机实现算法。该方法只要求决策专家给出各目标重要性的模糊区间估计,从而避免了直接给出各种点估计值的困难。文中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恒电位仪是阴极保护系统的主要设备。本文提出把单片机应用于恒电位仪各种参数的数据采集、自动定时打印,并采用掉电数据保护和加电系统自启动等措施,可实现恒电位仪的“无人管理”。同时还对恒电位仪单片机控制提出用分段近似算法,简便而实用。本文给出了较详细的硬件电路框图及应用软件流程图。  相似文献   

8.
在项目完工成本概率预测问题的研究中,传统挣值分析法中对项目完工成本的预测没有考虑到项目成本的不确定性,预测结果均为单一值.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挣值分析法原理和项目各活动成本分布的特征,结合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活动成本与进度绩效信息,给出活动完工成本的三点估计,即最乐观值、最可能值和最悲观值,并提出基于蒙特卡洛仿真的项目完工成本概率预测方法.上述方法综合考虑了项目成本的不确性,给出了预测结果的区间范围和概率分布.案例分析表明改进方法的预测结果符合项目成本的随机性特征,且预测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LD老化筛选及寿命测试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老化及寿命测试的理论依据,给出了寿命测试的数学模型,并据此研制了新型LD老化筛选及寿命测试系统,该系统在密封抽真空充氮环境下,通过采集恒流工作LD的平均输出光功率随时间变化的信息及所处环境的温度,绘制LD的老化曲线,即恒流条件下的“P—t曲线”,然后推断LD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单个模型因不适应软件工程项目的细微变化而使预测失实的问题,研究了软件可靠性多模型混合问题.建立了基于变点的软件可靠性混合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了软件可靠性模型的变点估计,给出了变点估计的计算方法;最后,对所提出基于变点的软件可靠性混合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变点的软件可靠性混合模型相对于传统的单模型,具有更好的稳健性及预测有效性,能够避免软件可靠性模型不可靠而难以运用于工程实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从人工生命的角度定义了人工生命计算的概念,提出了人工生命计算的一般框架。人工生命计算是一种以人工生命为形式、研究人工生命的信息表达和处理机制,提取相应的计算模型,嵌入相应的计算方法模拟自然界生物进化过程与信息处理机制来求解与优化问题的智能计算方法。同时对人工生命计算的理论基础包括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自动机理论、L-系统、智能体和多智能体系统和计算生态学等进行了概述;并对两种典型的人工生命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最后说明了人工生命计算的特点及目前的应用领域。人工生命计算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和优点,在科学和工程的诸多实际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数码娱乐篇     
《个人电脑》2005,11(9)
  相似文献   

13.
14.
《微型计算机》2007,(9Z):14-16
《生活态度》自从创办以来,都是编辑精心构思选题,希望大家直接感受到不同一般的电器生活方式。这个栏目第一次接到读者的投稿,就是这篇陆浩的作品。当我们从邮箱发展它时已是8月中旬,濒近截稿。当我们看到作者以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写下了他的电视情感,我们突然发现,几时我们的娱乐中心是电视,IT革命之后转移到了电脑,随着年龄的增长,电视似乎又重回中心位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16.
17.
<正>所谓"生命空间",指的是一个人信仰、思维、实践的总和,是一个无形的场域,双眼看不见,心眼却看得玲珑。朋友吵架,"从此再也不要让我看到你";怨侣分手,"总算走出了这段  相似文献   

18.
19.
20.
《IT Professional》2001,3(5):17-24
The Internet makes it imperative to unlock legacy data. Three technologies may let companies dust off legacy code and make it work with the Web: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or XML, describes data through the use of tags, eliminating the need to conform to a specific programming infrastructure; Web services let companies wrap software and tailor its distribution, allowing innovative code configurations; and wireless technology offers the ability to get legacy content to mobile workers and clients. Each technology is part of the new arsenal for leveraging existing applications and data, perhaps realizing the elusive goal of anywhere, anytime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