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四川省绵阳市4个典型三线工业遗产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三线工业遗产记忆场所的因子主要包括建筑因子、相关物件资料因子、自然因子、运动休憩空间因子4个公共因子,其中建筑因子对三线工业遗产记忆场所起主要作用。同时,通过对影响三线工业遗产记忆场所的公共因子进行分析,对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磊 《城市住宅》2017,(12):11-15
<正>近年来,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建筑思想、建筑艺水及技术的发展脉络出发,论述20世纪建筑遗产对当前及未来的影响,解析20世纪建筑与建筑师被关注的原因,研究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的建筑,从多方面探讨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要点,分析其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肖竞  吴国玉  吕妍  曹珂 《风景园林》2023,30(8):111-118
[目的]探索城市历史公园遗产价值的构成要素与识别、保护尺度,能为公共园林遗产的价值识别与保护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公共文化和城园统筹视角梳理城市历史公园的4项遗产价值(公共历史见证、公共关系建构、公共生活容载、公共审美育化)及遗产价值识别、保护的四重空间尺度(城区、地段、园区、园景);建构出以营城脉络梳理、单元协同分析、场所层积解译、风貌特征考据为识别手段和以关联遗产串联、公共空间组构、记忆场景活化、审美逻辑呈显为保护措施的城市历史公园遗产价值识别、保护方法。[结果]以重庆市北碚公园为证例,识别出:1)城区尺度公园不同时期见证的公共历史事件与关联遗产对象;2)地段尺度公园与周边邻近空间单元社会组织关系和空间结构特征的变化过程;3)园区尺度公园自身场所空间结构与历史场景记忆的演变过程;4)园景尺度公园不同时期的标志性景观要素及其风貌特征与审美逻辑。[结论]城市历史公园具有场所公域性和价值公共性,基于公共文化视角的历史公园遗产价值多尺度识别与统筹保护,有助于突破针对公园空间本体与园艺艺术价值研究的视野局限,从公园与城市整体关联的角度拓展其遗产价值认知与保护活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过去20年的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城市遗产定义不断扩展。与此同时,文化记忆理论影响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文章基于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遗产面临转型挑战的时代背景,首先以全景式的论述梳理城市遗产保护和文化记忆两条学术脉络相互交织、影响的发展关系和历史背景,引出"文化记忆场所"的基本趋向;其次,从城市遗产可持续发展策略、遗产地旅游、遗产保护公众教育和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等四个纬度分析当代德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案例,印证、明晰"文化记忆场所"成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主题的发展趋势,梳理和展示文化记忆场所建构的路径和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5.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的国家,从19世纪开始探索历史建筑遗产保护至今,形成了其独特的历史建筑修复理论与体系。本研究以法国卡弗鲁瓦别墅的建筑遗产修复为例,分析法国在历史建筑保护机制、原则和等级以及建筑修复过程中的经验与特点,为国内建筑遗产保护事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北京老城传统风貌保护中存在历史连续性断裂、建筑遗产资源整合不足难以发挥整体文化效能等问题,强调北京老城整体保护的着力点是修补断裂的文脉,强化建筑遗产的关联性,重塑历史空间连续性。提出了一种将老城散点建筑遗产连线成片保护与利用的"主题式整合"方法,将建筑遗产资源有机融入整体保护与展示系统之中,形成一种线性或网状结构的遗产保护与利用主题框架。阐述了北京老城建筑遗产保护实践在"主题式整合"方法运用方面的探索,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齐齐哈尔市工人文化宫维修改造工程为例,探讨我国20世纪遗产与晚近建筑保护与适应性改造策略。强调历史信息的真实性,突出独一无二的血缘身份;在保留原有空间格局的同时,巧妙植入当代需求,活化遗产的社会功能,重新激发历史建筑的城市活力。通过改造项目守护城市记忆,并在"历史性"和"当代性"中找到精确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江天一  郑宁 《建筑遗产》2021,(2):122-131
建成遗产保护修缮设计策略的制定是一个随着项目推进,不断深入挖掘遗产价值、完善价值体系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重新审视、修正建筑的价值判定,从管理、文化、技术等多个层面评估设计方案,使遗产保护、活化、利用策略得到最优选择.文章以白公馆修缮项目为例,对历史建筑和场所价值进行深入挖掘,探讨了建筑活态遗产保护修缮的动态设计实践以及历史、文化等多元价值的融合与拓展.其场所空间演变、文化传承的独特属性和正面的改造结果也渗透至历史建筑的价值体系中,从而形成建筑活态遗产保护利用的正向反馈,为建成遗产的保护利用展现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2016、2017年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先后评出两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展示出百年时间跨度中,在呈现经典建筑与设计思想时也传承着中国百年的建筑学脉,这是建筑与文博界成功跨界合作的样本,体现了20世纪建筑遗产理念下事件、作品、人物、思想的时代风貌。守住20世纪建筑遗产就是对历史建筑保护最好且最需要的行为,尤其要树立20世纪中国优秀建筑师的群体像。20世纪建筑是中国遗产应特别予以关注的范本,它不仅展现近现代建筑的整体成就,还是建筑创作的基础和起点,提升了中国在世界建筑界的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工业遗产保护在当今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需要注重与城市整体脉络相协调,又要注重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针对无锡西漳蚕种场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进行研究分析,最大限度保存场内部分建筑历史痕迹,寻求各建筑之间的连贯性、通透性、形成统一丰富的空间。复原并扩大桑田规模并与景观融为一体,形成统一的整体。最终解决蚕种场工业历史建筑与景观面临衰败的问题,使工业遗产开发与教育、旅游开发相结合,找出工业历史建筑自身生存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