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坪乡白果至黄腊寨河段治理是补齐车坝河流域防洪短板,完善万山区城乡封闭防洪体系的技术关键。根据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结合车坝河山区流域特性及治理河段的防洪现状、工程地质和建设内容,按“乡镇10a”1遇、农田保护5a“1遇”标准设防,提出新建防洪堤和清淤疏浚相结合的治理方案。论证分析成果表明:格宾石笼生态式防洪堤具有较好的工程匹配性和技术经济性,在保障河道安全稳定行洪的基础上,充分保留河道原始生态进行科学修复。研究成果为环境友好型乡村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舒茶镇和百神庙镇部分河段治理是补齐清水河防洪短板,完善舒城县城镇封闭防洪体系的关键。根据舒城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巩固提升战略发展要求,结合治理河段防洪现存主要问题,按照20a1遇洪水设防,提出防洪堤加高培厚、护岸护坡加固和修建堤顶防汛道路相结合的治理方案。护岸护坡型式比选和设计计算分析成果表明:优选的满铺草皮均质土堤生态方案,在提高河道防洪标准和行洪能力的基础上,有效修复了河道水生态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3.
未治理河段综合治理是补齐阿勒河流域防洪短板,完善毕节市兴发乡集镇封闭防洪体系的技术关键。根据兴发乡“生态文明建设治水”战略要求,结合治理河段防洪现状及防护对象,提出与现有防洪堤上下游无缝链接、靠山脚布置防洪堤的治理思路。设计优选的浆砌石重力式防洪堤与河道清淤相结合的整治方案,在提高治理河段防洪标准和行洪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靠山改道减少占地方式,科学修复河道水生态环境,实现“安全、资源、生态”环境友好型美丽乡村河道治理。  相似文献   

4.
根据余庆河封闭防洪体系和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结合普兴河段防洪堤现状和防护对象,设计优选生态式防洪堤和河道疏浚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论证分析成果表明:生态式防洪堤较重力式与普兴河段治理工程实际更匹配。砾石碾压填筑生态护坡防洪堤的堤顶高程及结构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为治理河段提高防洪标准、增强行洪能力和消除洪灾隐患等提供了工程建设重要的设计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坝陵河及郎岱镇城市防洪体系中,郎岱城区河段现存的两岸大部分无堤防建筑物、河道狭窄行洪能力不足、桥墩阻水雍水严重、防洪标准偏低、洪水漫滩淹没良田等问题。根据郎岱镇城市封闭防洪体系和集镇美丽乡村旅游规划,结合治理河段防洪设施现状、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及防护对象,按照集镇区10年一遇、农田5年一遇洪水设防,并优选两岸修建生态型防洪堤和全段清淤疏浚的治理方案。结果表明:通过郎岱河段的防洪清淤综合治理,河道全段均建设稳定性较好的生态型岸坡,形成相对封闭防洪体系,减免洪水灾害损失,构建和谐的人水环境。  相似文献   

6.
针对赤水河赤水河滨南路段河道土质边坡遇洪水冲刷易坍塌、防洪工程与城市建设发展不匹配、未形成封闭的防洪体系等问题,根据《赤水市城市(2011-2030)整体规划》,结合治理河段上下游防洪工程现状、地形地质和防护对象,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优选沿河岸布置生态堤防洪护岸的综合治理方案。论证分析成果表明,生态防洪堤与上下游防洪工程均衔接稳定性较好的岸坡,形成封闭防洪体系,发挥较好抵御洪水能力并营造和谐城市生态景观和人水环境。  相似文献   

7.
白超 《吉林水利》2020,(2):14-17
针对赤水河滨南路段河道土质边坡遇洪水冲刷易坍塌,防洪工程与城市建设发展不匹配,未形成封闭的防洪体系等问题,根据《赤水市城市(2011-2030)整体规划》,结合治理河段上下游防洪工程现状、地形地质和防护对象,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优选沿河岸布置生态堤防洪护岸的综合治理方案。成果表明:生态防洪堤与上下游防洪工程均衔接稳定性较好的岸坡,形成封闭防洪体系,发挥较好抵御洪水能力并营造和谐城市生态景观和人水环境。  相似文献   

8.
针对郎岱城区河段现存的两岸大部分无堤防建筑物、河道狭窄行洪能力不足、桥墩阻水雍水严重、防洪标准偏低、洪水漫滩淹没良田等问题。根据郎岱镇城市封闭防洪体系和集镇美丽乡村旅游规划,结合治理河段防洪设施现状、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及防护对象,优选两岸修建生态型防洪堤和全段清淤疏浚的治理方案。论证分析成果表明:通过郎岱河段的防洪清淤综合治理,河道全段均建设稳定性较好的生态型岸坡,形成相对封闭防洪体系,减免洪水灾害损失,构建和谐的人水环境。  相似文献   

9.
针对寨蒿河及榕江县朗洞镇城市防洪体系中,宰牙河段和下半溪河段河堤防洪标准偏低、河道狭窄行洪受阻、洪水漫滩淹没村寨农田等问题,依据寨蒿河封闭防洪体系和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按10年一遇洪水设防,优选两岸修建防洪堤和全段清淤疏浚的综合治理方案。防洪堤的稳定性分析与洪水论证分析表明:经综合治理,河段上下游均衔接稳定性较好的岸坡,形成相对封闭防洪体系,能给当地提供更为安全的防洪保障与更为和谐的人水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山区型小流域系统治理,重庆市万州区提出打造“一心六型”城市,以提升全域水质为中心,系统开展各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该项目以石桥河两河口段作为治理范围,综合分析了河段生态环境现状,以提升河道防洪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实施生态护岸、水生态修复、滨水景观和河道截污4个方面治理措施,解决了河段沿线防洪安全和水生态环境问题,改善了周边人居环境,达到了“河畅、水清、坡绿、岸美”的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后续万州区流域水生态修复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偃师市位于黄河一级支流伊洛河的下游,境内伊洛河共长58.8 km,近年来河床逐年淤高,河道阻水建筑物增多,河床行洪断面缩小,直接威胁和制约着偃师市的经济发展.为了缓解河道行洪压力,通过分析该河段现状,对堰师段河道治理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堤防防洪标准应由原来的不足20 a一遇提高至洛河北堤50 a一遇,洛河南堤、伊河北堤、伊河南堤20 a一遇,以确保偃师市区、陇海铁路等的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2.
亳清河垣曲县城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五期工程,治理总长1.4 km,宽度为80~100 m。文章针对垣曲县亳清河上游河道局部淤积、部分河段超高不能满足50年一遇洪水标准、河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缺乏景观设施和绿化等问题,有针对性地从河道防洪、水生态水景观、景观硬质、景观绿化4个方面,提出毫清河五期治理工程设计的总体方案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天明 《人民长江》2002,33(9):40-42
木兰溪流域下游地区莆田市是福建省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由于沿河人口多,建筑物密集,防洪堤建设十分困难,使得莆田市成为福建省唯一未完全设防的地级市,目前下游大部分河道两岸基本无堤防防设施,防洪能力不到2a一遇,为了保障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稳固安全的防洪排涝保障体系,全面论述了木兰溪的防洪体系,建成后,左岸莆田市城区防洪标准将达到50a一遇,右岸乡镇20a一遇。  相似文献   

14.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减灾防灾、综合开发的系统工程,除加强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外,主要是采取工程措施,而工程措施中的防洪堤建设量大面广,必须高度重视。1996年淳安县上梧溪小流域被列为省小流域治理试点之后,开展了上梧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并取得了一定效益。根据我县近两年小流域治理的经验,就防洪堤建设谈几点体会,可归纳为五个“一点”。1防洪标准低一点防洪标准将直接影响防洪堤的工程规模,就我县而言,“八山一分半水半分田”是我县的县情,加宽行洪断面势必占用较多农田,提高防洪标准就意味着加高防洪堤的堤顶高程,但…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缺乏对降水就地消纳和利用,缺乏有效的控制与引导措施,加剧了洪水灾害发生频率。桥陇河现状部分河段达不到50a 1遇的防洪要求,综合考虑桥陇河现状存在的问题,确定以水系连通、河道顺畅、改善水质为主要目的,以河道拓宽、治堤、清障、截污等为主要整治措施,增大河道过流断面,增强防洪能力,从河道防洪规划设计、河道整治建筑设计、工程截污及环境监测进行综合框架设计,以期为当地营造良好生态水环境。  相似文献   

16.
《小水电》2017,(3)
针对白沙乡上下游河段现存防洪标准偏低、淤积堵塞行洪能力差和塌岸险情严重等问题,根据白沙乡封闭防洪体系整体规划,结合河段防洪设施现状和防护对象,采取修建防洪堤和河道疏浚为一体的河道除险加固治理方案。计算分析成果表明:重力式浆砌石挡墙堤型建筑结构的抗滑稳定、抗倾覆稳定和地基应力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为治理河段增强行洪能力和消除洪灾隐患提供了重要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抓住国家加大中小河流治理的机遇。及时组织编制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全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十一五”期间。中小河流治理共完成投资7.7亿元。23个试点项目完成后。治理河段两岸堤防全面达到20年一遇以上的防洪标准。涉及市际边界的通扬运河、公兴河等河道,上下游同时整治,畅通水系。恢复了河道引排功能。多数中小河流具备灌溉引水功能,治理后。水量水质均有了保障。较好地改善了沿线灌溉条件。部分河道实施了生态防护,减少了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8.
景东县川锦屏镇坝子河段治理前几乎没有防洪能力,河道处于自然状况。在进行防洪堤工程建设时,需确定一条合理的治导线,使治理工程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利》2011,(19):11-11
山东省潍坊市“十二五”时期突出抓好六大工程建设。 1.推进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大力提升应对水旱灾害能力 完成潍河等大型河流重点河段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闸加固、地质灾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进一步巩固扩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沿海防潮堤工程.提高防潮标准至50年一遇。加强减灾应急能力建设,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  相似文献   

20.
根据习总书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铜川市耀州区沮河阿姑社段河道治理工程被列入铜川市山水林田湖试点。在沮河阿姑社段河道治理方案设计时,因地制宜根据项目区河道两岸不同及存在问题,分区分段制定治理措施,在提高项目区防洪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治理河段自然风光,配套休闲建设区、河道湿地风景区等滩面改造措施,与下游寺沟镇段河道水面景观功能互补,构建河道人水和谐的自然河道环境,扩充城市河道功能,促进耀州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