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水热法在掺氟SnO2涂覆的导电玻璃(FTO)基板上生长TiO2纳米线,随后在TiO2纳米线上采用水热法生长WO3纳米线,制备出WO3/TiO2复合薄膜。通过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计时电量法(CC)等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WO3/TiO2复合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薄膜的着色﹑漂白状态的响应时间进行测试。通过以上测试,计算得到了薄膜的循环稳定性﹑光调制﹑着色效率和切换时间(YX)等参数。结果显示WO3/TiO2复合薄膜的电致变色性明显提高,其中WO3/TiO2复合薄膜可逆性增加了6%,着色效率提高了40.96 cm2/C。   相似文献   

2.
以钛酸四丁酯、无水氯化锌、六水氯化铁为原料,采用自组装法制备了ZnFe2O4/TiO2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漫反射光谱(DRS)、振动样品磁强(VS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测试表征,并对ZnFe2O4/TiO2复合材料进行了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ZnFe2O4/TiO2光催化剂质量比为1∶15时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效果,100W紫外光照射下45min对活性Red 24的降解率就能达到100%,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可为复合材料光催化剂的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异质结光催化材料在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方面体现出优良的效果。以苯酚有机废水作为研究对象,球磨法所制备的TiO2-g-C3N4和TiO2-g-C3N4-Bi2O3两种光催化材料作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光源条件下TiO2-g-C3N4、TiO2-g-C3N4-Bi2O3的光催化特性及其对苯酚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可见光和紫外光单独照射条件下,三元体系的TiO2-g-C3N4-Bi2O3均比TiO2-g-C3N4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并且可见光条件下,TiO2-g-C3N4-Bi2O3比TiO2-g-C3N4的优势更明显;在可见光和紫外光同时照射时,TiO2-g-C3N4-Bi2O3、TiO2-g-C3N4对苯酚废水的降解效率分别达到99.44%、96.67%。表征结果表明,Bi2O3的掺杂有效地增强了催化剂在全光谱范围内对光的吸收,并且三元体系的构建有效地促进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简单可控的球磨-微波加热-煅烧工艺,可以实现TiO2-g-C3N4-Bi2O3的制备,并且证实了TiO2-g-C3N4-Bi2O3材料在有机废水处理方面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4.
木塑复合材料作为室外建筑装饰材料时,暴露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易老化导致其力学性能降低、使用寿命减少。将具有高效紫外线屏蔽能力的金红石型纳米TiO2经硅烷偶联剂KH-570表面改性后,与木纤维(WF)、聚丙烯(PP)等制备了TiO2-WF/PP复合材料。对TiO2-WF/PP复合材料进行了人工加速紫外老化,并利用FTIR、TG、SEM、力学性能分析、颜色变化分析等手段,探究了纳米TiO2对WF/PP复合材料抗紫外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纳米TiO2粒子在WF/PP复合材料中均匀分散,无明显团聚,且其加入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TiO2-WF/PP复合材料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力学性能下降相对较小且颜色变化较小。当纳米TiO2的质量分数为2 wt%~3 wt%,老化2 000 h时后,TiO2-WF/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仅分别下降10.0%和12.6%;未加入纳米TiO2颗粒的WF/PP复合材料,则分别下降20.2%和22.6%。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Ag掺杂二氧化钛可见光催化剂(Ag/TiO2),优化了Ag掺杂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制备条件,采用SEM、EDS、XRD、FT-IR、TGA等对Ag/TiO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Ag掺杂量为1.0%、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3h的优化条件下,Ag/TiO2在可见光下降解40mg/L的亚甲基蓝,降解率达到了96.85%,与TiO2在紫外光条件下的光催化降解相当。表征结果表明,Ag被成功地掺杂到了粒子表面,且在TiO2的表面缔合,这有效地拓宽了TiO2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增强了Ag/TiO2光催化剂的光谱响应,大幅度提高了Ag/TiO2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的发展,废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膜分离技术是去除水中污染物的一种可持续、高效的现代分离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方面。TiO2作为一种常用的去除污染物的催化剂,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无毒无害、催化活性高等特点。而将TiO2纳米颗粒添加至聚合物基质中制备的TiO2复合膜,不仅可以避免TiO2在水溶液中易团聚的问题,而且能提高聚合物膜在高温下的渗透选择性和稳定性。重点介绍了TiO2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探讨了复合膜的改性技术及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机理。并针对TiO2复合膜材料在污染物降解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研究趋势,旨在为TiO2复合膜材料的理论研究和工业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TiO2纳米管阵列是一种比表面积大、光电催化性能高效稳定、成本低廉、无毒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光解水制氢和新能源电池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TiO2禁带宽度大,只能吸收紫外光,可见光利用率低,因此要对TiO2纳米管进行改性,拓宽其光谱吸收范围,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综述了近年来TiO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改性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SiO2溶胶和TiO2溶胶,利用浸渍提拉法在光伏玻璃上制备了SiO2/TiO2减反膜。用光谱透射比测量仪和椭偏仪测定了薄膜的透光率和折射率,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薄膜的形貌结构,最后考察了薄膜的自洁性能和耐候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溶胶中TiO2浓度的升高,SiO2/TiO2减反膜的厚度不断增加,而透光率逐渐减小,折射率逐渐增大。在波长为600nm时,TiO2浓度最低的减反膜(ST-300)的透光率为94.4%,折射率为1.33。ST-300减反膜的表面平整,结构致密。光催化2h后,ST-300减反膜可将10mg/L的甲基蓝溶液降解11.2%,经过耐候处理后,其透光率衰减值仅0.08%~0.15%。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TiO2光催化性能,并研究金属离子掺杂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煅烧工艺制备稀土元素La掺杂TiO2无机纳米纤维膜,通过SEM、XRD、FT-IR、TG测试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靶向降解剂,进一步深入研究La3+改性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染料的机理。结果表明,当染料浓度为10 mg/L,La3+掺杂改性纳米TiO2纤维的浓度为15 mg/10 mL条件下,催化10 min的降解率为63.41%,催化70 min的降解率即可达到99.87%,比未掺杂TiO2纳米纤维的降解率提高了6.36%,可见,La3+的掺杂提高了TiO2光催化降解速率,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了。  相似文献   

10.
李燕  孙宝  王爱国  高晗 《复合材料学报》2020,37(8):1981-1988
以Ti(SO4)2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及不同煅烧温度制备了TiO2-g-C3N4复合材料。利用XRD和SEM对g-C3N4和TiO2-g-C3N4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以模拟太阳光为光源,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将高催化性能的TiO2-g-C3N4复合材料与水泥石表面结合制备了具有光催化性能的水泥石。结果表明:在300℃和400℃条件下煅烧制备的TiO2-g-C3N4复合材料具有牢固异质结,而在500℃条件下煅烧产生N掺杂的TiO2。其中400℃条件下煅烧所得TiO2-g-C3N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最好,模拟太阳光光照60 min降解率达到91%。通过拟合计算,发现400℃条件下TiO2-g-C3N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速率最快。与400℃ TiO2-g-C3N4复合材料结合的水泥石也具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模拟太阳光光照240 min降解率可达到90%以上,TiO2-g-C3N4复合材料在400°C可以降低水泥石的初凝终凝时间,并提高其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和水解法制备的TiO2及溶剂热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一系列不同浓度的rGO/TiO2纳米复合材料(0、5%、10%、15%、20%质量分数),并对合成产物进行SEM、XRD、XPS、DRS、Raman等表征,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纯TiO2和rGO/TiO2复合催化剂对亚甲基蓝染液(MB)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剂中TiO2主要为锐钛矿相,溶剂热合成引入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对TiO2的物相没有产生影响,rGO的引入使得rGO/TiO2吸收带发生一定红移,TiO2禁带宽度由3.23降低至3.09 eV;合成的(15%质量分数)rGO/TiO2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效果,光催化活性最高,在100 W高压汞灯照射下70 min对20 mg/L的亚甲基蓝染料的降解率达97.6%;在500 W氙灯光源下照射70 min对20 mg/L亚甲基...  相似文献   

12.
为了同时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和回收能力,以聚丙烯腈(PAN)和钛酸四丁酯(TBT)作为碳纳米纤维(CNFs)和TiO2前驱体,通过静电纺丝和热处理方法制备了TiO2/CNFs复合材料,并通过SEM、XRD、Raman、UV-vis分光光度计等对TiO2/CNFs复合材料的形貌、晶体结构、光吸收性能、导电性和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TBT添加量的逐渐增多,TiO2/CNFs复合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卷曲形态逐渐消失,并且TBT在碳化过程中完全转化为锐钛矿TiO2;TiO2/CNFs复合材料光吸收边缘由纯TiO2的紫外光区扩展至可见光区,提高了催化剂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同时,在模拟太阳光照射180 min,TiO2/CNFs复合材料对RhB的光催化降解率最大可达到95.71%,并且在连续重复使用5次后光催化降解效率仍可达到约90%。   相似文献   

13.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水热法制备了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的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TiO_2,并通过XRD、TEM对其晶型形貌进行了表征,且结合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指示剂薄膜的光漂白性能进行了验证。与常规水热法相比,同样的反应条件下,微波辅助水热法制备样品的特征衍射峰强度更大,晶体生长更规整。将制备的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甘油作为供电子体、亚甲基蓝作为氧化还原性染料、羟乙基纤维素作为高分子封装材料,制备了氧气指示剂油墨。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油墨在3 min内可被UVA光照完全漂白,放置在空气中与氧气接触后30min内完全恢复初始颜色。光漂白和颜色恢复过程重复10次后指示剂仍保持其原有活性。因此,随着喷墨打印技术的广泛使用,将氧气指示剂以油墨方式印刷或做成标签后贴于包装内层将在食品包装行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钛酸四丁酯(TBT)为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TiO2和La3+-Pr3+共掺杂复合粉体(La3+-Pr3+/TiO2), 采用XRD、 UV-Vis和T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在紫外光照射下, 以降解甲基橙为探针反应研究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显示: 所有样品均为锐钛矿相纳米TiO2, 稀土元素镧和镨掺杂后TiO2特征衍射峰宽化, 强度降低; 与纯TiO2、 镧掺杂TiO2与镨掺杂TiO2相比, 光催化剂La3+-Pr3+共掺杂TiO2颗粒的粒径更小, 比表面积更大, 光吸收边红移程度更显著; 与未掺杂和单一掺杂的TiO2相比较, 共掺杂的TiO2具有更高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当La3+与TiO2和Pr3+与TiO2的摩尔比分别为1.0%和0.2%时, 可见光催化性能最好。可见光催化性能的提高归因于镧和镨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Ag2O共同改性TiO2基复合材料(rGO@Ag2O/TiO2),并研究了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三元复合材料rGO@Ag2O/TiO2的可见光催化性能远优于一元纳米TiO2和二元rGO/TiO2、Ag2O/TiO2复合材料,当可见光照射120 min后,溶液中约100%的罗丹明B分子被rGO@Ag2O/TiO2降解。rGO@Ag2O/TiO2三元复合材料可见光催化效率的提高主要源于窄带隙半导体Ag2O和高电导率材料rGO的引入,使形成的rGO@Ag2O/TiO2三元复合材料具有强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和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安涛  房国丽 《功能材料》2021,(3):3122-3129
TiO2/Bi2WO6异质结是当前最具潜力的一种可见光响应半导体光催化剂。以富含缺陷的TiO2纳米带为基体,采用水热法,诱导Bi2WO6在基体缺陷位点进行异质生长,从而合成具有异质结构的TiO2/Bi2WO6复合材料。利用XRD、SEM、UV-Vis等技术,分析了基体表面缺陷、Bi2WO6负载量对TiO2/Bi2WO6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体表面引入缺陷,可以使TiO2/Bi2WO6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对有机污染物Rh B的降解速率提高约50%。Bi2WO6负载量为0.12时的TiO2/Bi2WO6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辐照6 min后对Rh B的降解率达99.3%,辐照30 min后对MB的降解率达99.7%,辐照15 min后对TC-HCl的降解率达87.7%。  相似文献   

17.
王琳涵  同帜  吴魁  姚远  李苗雨  龚亮 《功能材料》2022,(7):7128-7132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l2O3、TiO2两种溶胶,分别涂覆在粉煤灰/黄土支撑体表面制备陶瓷膜,并利用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对膜材料的热稳定性、晶相组成进行分析,并对陶瓷膜的微观形貌、孔隙率、膜通量、膜通量恢复率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及干燥条件能有效控制陶瓷膜晶相变化及膜层完整性,Al2O3、TiO2膜材料分别在50,25℃时干燥,600℃时烧结,制得的Al2O3膜材料为γ-Al2O3,TiO2膜材料为金红石相TiO2;Al2O3、TiO2陶瓷膜的孔隙率分别为28.56%、34.12%,膜通量分别为1 092.67和2 983.33 L/(m2·h),膜通量恢复率分别为97%、89%。与未覆膜的支撑体相比,Al2  相似文献   

18.
以石墨和纯的TiO2为原料,采用球磨工艺制备了石墨/TiO2复合光催化剂。使用XRD、SEM、TEM、XPS和DRS等手段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石墨掺入量、球磨时间对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TiO2复合光催化剂具有锐钛矿结构,球磨后TiO2(101)面的衍射峰宽化并右移,TiO2成为200 nm左右的不规则球状颗粒,在其表面均匀分布着石墨。TiO2晶粒的Ti-O键的结合能变高,且表面有缺陷产生,使其在可见光区具有显著的吸收。石墨掺入量为5%、球磨时间为12 h的石墨/TiO2样品对甲基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在70 min的降解时间内甲基橙的降解去除率可达95.08%。石墨/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反应速率常数k为0.043035 min-1,是纯TiO2的2.64倍。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热法在导电凹凸棒石(C-ATP)表面原位生长TiO2纳米棒制得毛虫状结构的TiO2/C-ATP复合材料,然后以TiO2/C-ATP为载体,在TiO2纳米棒表面进一步复合g-C3N4量子点(CNQD)成功制备了多级结构的CNQD-TiO2/C-ATP异质结光催化材料。利用XRD、FTIR、SEM/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DRS)、荧光发射光谱(PL)、BET比表面积分析仪和光电化学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在可见光照射下,考察了样品对盐酸四环素(TC)的光催化降解能力。结果表明:与TiO2/C-ATP和CNQD相比,CNQD-TiO2/C-ATP大幅提高了可见光响应、吸收能力和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当光照时间为120 min时,CNQD-TiO2/C-ATP对TC去除率可达88%。   相似文献   

20.
二氧化钛(TiO2)半导体材料因优异的光电性能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和紫外探测器等光电器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引入表面活性剂制备的TiO2纳米粒子具有更好的光电性能。采用低成本的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溶剂热法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得到了具有高结晶性和窄尺寸分布的TiO2纳米粒子,其粒径分布在10~11nm之间且纳米粒子的形状均一,具有优异的分散性能。热重分析表明500℃时油酸已完全分离,有利于TiO2纳米粒子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