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幕冷却高温钢板对流换热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韦光  董希满 《钢铁》1994,29(1):22-2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水幕冷却高温钢板的对流换热系数,得到了对流换热系数与钢板表面温度、水幕水量及冷却位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层流冷却中水量对热钢板冷却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调查水层流冷却热钢板工艺的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水流量对冷却能力的影响。其结论要点如下:1)喷嘴与冷却钢板表面的垂直距离几乎不影响冷却能力。2)水流量的增加会提高冷却能力。但是,随着流量的继续增加冷却能力和“黑区”的长大均达到饱和。3)冷却能力的饱和与黑区的直径增大的极限有关。  相似文献   

3.
左军  邱兵 《攀钢技术》2001,24(4):28-31
介绍了热轧层流冷却系统的基本结构、控制原理,以及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攀钢层流冷却系统的现状,在结合钢种、规格进行相关理论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布置形式、冷却能力、控制策略及数学模型的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4.
5.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的控制策略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阐述了热轧带钢层流冷却常用的7个控制策略,即前馈控制、反馈控制、自适应控制、带钢头尾冷却控制、带钢边部冷却控制和对带钢厚度的适应性冷却控制以及对升速轧制的适应性冷却控制的内容及其发展,同时还简单地介绍了这些控制策略在国内某些热轧板厂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钢的化学成分和热轧后冷却状况对其显微组织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生产多相钢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添加Si、Cr合金元素和控制冷却获得期望的马氏体和奥氏体,净化铁素体晶粒。控制初始冷却速率会影响铁素体转变的数量、铁素体净化和残留奥氏体中碳的富集;控制第二冷却速率和卷取温度可改变低温转变产物的特性和溶于铁素体中的碳含量。Si可加速铁素体的转变和净化铁素体,而且可提高抗拉强度与延伸率的积。Cr可提高钢的淬透性和屈强比。轧钢厂对所推荐的C、Mn、Si、Cr成分的钢进行生产试验,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在实验室得到的成分和工艺参数。还对这些三相钢板的应用如制造轮盘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7.
温度场数学模型是层流冷却控制系统的核心。对层流冷却温度场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介绍了轧后层流冷却温度场的发展包括温度场的结构演变以及层流冷却换热机理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层流冷却温度场与相变、应力/应变耦合计算及其应用效果,展望了温度场数学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宝钢热轧层流冷却卷取温度控制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宝钢热轧层流冷却卷取温度控制系统中,影响卷取温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改造措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带钢厂热轧机组层流冷却数学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彬  陈海耿 《黄金学报》2001,3(4):259-262
对带钢层流冷却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以此作为层流冷却控制的传热模型和自学习模型的理论依据,给出了带钢厂热轧机组层流冷却在线控制的传热和自学习模型的算法,从数学模型的角度对控制模型的实际运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计算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良贵  佘广夫  李国强  刘相华  王国栋 《钢铁》2005,40(11):46-48,79
从基础自动化、系统服务、过程自动化3个方面介绍了攀钢热轧带钢厂层流冷却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着重介绍了过程自动化中的样本微跟踪和一种改进的层冷热流密度参数回归求解方法以及系统模型调优。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国内自主开发的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计算机控制系统完全达到并超过了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卷取温度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1.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钢1700mm热轧带钢层流冷却系统采用的是带钢管层流冷却和高压喷嘴冷却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此系统的设计过程及总用水量和上喷、下喷和侧喷水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Improvement of Prediction Method for Strip Coiling Temperatur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coilingtemperatureisoneoftheimportanttechnologicalparametersaffectingthefinalmechani calpropertiesofstrip[1,2 ] .The purposeofcoilingtemperaturecontrolistomakestripcooltorequiredcoilingtemperaturefromhighertemperatureforap propriatemicrostructureandmechanicalproperty .Atpresent ,thecontrolmodelofcoilingtemperatureforBaosteel 2 0 5 0millisaself adaptingempiricalmodel.Thoughthecontrolissatisfactory ,theout of toleranceofcoilingtemperatureisstillobservedinproduction .Itwasconcludedbytheinvest…  相似文献   

13.
鞍钢中板厂在对其中厚板轧机控制冷却系统进行改造时,采用了先进的层流控冷技术.由于设计合理,达到了使用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鞍钢1580 mm机组带钢轧后层流冷却控制系统工艺设备与数学模型在检测仪表、集管组及侧喷等方面的布置及改进优化。细化卷取目标温度、钢种及厚度层别,引入实际水温变量,优化冷却模式。实践表明,鞍钢自主研发的热轧带钢层流冷却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卷取温度控制精度,满足复杂的品种冷却工艺需求。  相似文献   

15.
讨论轧后层流冷却系统的系统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并对带钢层流冷却控制模型进行了分析,同时归纳了国内部分热轧厂的层流冷却装置的布置参数.  相似文献   

16.
通过热膨胀仪和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检测X70钢的膨胀系数、高温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采用Marc有限元软件计算了热轧带钢在层流冷却中卷取温度分别为500、550和600℃时的温度场、相变体积分数、残余应力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层流冷却过程中,在水冷前期带钢边部的应力超过了该温度下钢板的屈服强度,带钢板形会向着边浪发展;水冷结束时,边部应力值再次超过屈服强度并发生了塑性变形,带钢板形会向着中浪发展.在保证X70管线钢性能的条件下,降低卷取温度有利于钢板贝氏体相变的完成和层流冷却阶段残余应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such as descaling cooling, air cooling, watercooling, frictional heat and deformation heat in gap of every stand, heat conduction betweenwork roll and strip etc, a model of two-dimensional transient temperature field of finish rollingsection in hot tandem rolling was built with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temperaturefields of strip and work roll. So two-dimensional accurat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strip tem-perature were realized,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edicting and controlling strip temperaturewas provided. The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practical and reliable.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涟钢2250热轧板厂层流冷却循环水系统在正常生产运行过程中水质"发红"的产生原因,以及水质"发红"对热轧产品质量的影响,并针对循环水水质"发红"的现象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水质合格,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9.
超快速冷却工艺作为热轧钢板生产的核心技术,对改善板材产品组织形态、提升产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厚钢板的超快速冷却过程中,心部与表面之间的冷却速度差异使得钢板在厚度方向上形成内外温度差,而超快速冷却中钢板表面的换热机制较为复杂,两者综合提升了中厚板冷却机制的界定难度。为提升中厚板超快冷模型计算精度,完善其换热体系,建立了中厚钢板轧后超快速冷却过程中等效换热系数反求法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依托离散解析法,基于导热微分方程及物体正规阶段的状态特点,将求得的超越方程根转化为等效换热系数,并将此作为超快冷温度场模型的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超快速冷却温度场仿真模型,验证了20mm钢板超快速冷却机制下的温度场。结果表明,等效换热系数反求法的数学模型能够适用于中厚钢板的超快冷工艺。  相似文献   

20.
人工神经网络在层流冷却卷取温度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于庆波  刘相华  王国栋 《钢铁》2002,37(8):37-40
针对宝山钢铁(集团)公司2050热连轧层流冷却系统,采用神经网络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优化的层流冷却对流换热系数,以实现准确地预报卷取温度的目的。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计算出的对流换热系数后,卷取温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标准差降低了22.84%,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