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已成为有效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关键技术的核心要素。其中,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催化材料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未改性的g-C3N4存在诸如可见光响应范围有限、活性位点偏少及光生载流子复合速率高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采取了多种策略,如设计和开发异质结构、实施缺陷工程和进行形貌调控等。其中,缺陷调控因能有效地调制光催化材料的电子能带结构、延缓载流子的复合和增加表面活性位点等原因备受关注。本文阐述了缺陷修饰的类型、缺陷调控策略,最后对g-C3N4基材料的开发和光催化应用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新型非金属高聚物半导体,具有易于合成、无毒无害、耐酸碱腐蚀、环境亲和性好等性质。独特的层状结构赋予了其较高的比表面积,适中的禁带宽度给予了其较好的光催化性能,使得其在光催化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纯相g-C3N4存在着比表面积小、活性位点不足、载流子复合过快和氧化还原能力偏弱等缺点,制约了其光催化领域的有效应用。研究表明,使用模板诱导工艺对g-C3N4进行结构调控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综述了目前常用于制备石墨相氮化碳的模板法(即硬模板法、软模板法和生物模板法),扩展讨论了多相复合工艺的进展情况,并归纳总结了g-C3N4基材料在光催化降解、CO2转化和制氢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制备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剂对于光催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沉积加低温煅烧的方法制备了2H相MoS2/g-C3N4 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MGCD),并综合考察了材料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光吸收性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化学交流阻抗和光电流等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超声辅助沉积-煅烧处理,MoS2微米球发生破碎分散结合在g-C3N4纳米片层表面上并形成异质结。可见光下5%MGCD(添加5%MoS2)对罗丹明B(RhB)在20 min时的降解率达到了99%,且样品重复使用5次后对Rh B的降解率仍能达到95.2%,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及稳定性。从内建电场形成的角度进一步分析表明,异质结中MoS2与g-C3N4间耦合形成的内建电场引起的能带弯曲可以有效引导载流子的定向迁移,并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从而提高了光催化反应效率。异质结光催化剂的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  相似文献   

4.
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可见光响应型半导体材料,具有稳定性高、廉价、结构与性能可调控性高等优点。随着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的光催化技术的不断发展,g-C3N4光催化剂逐渐成为环境与能源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单一的g-C3N4存在光激发电子-空穴复合过快、可见光的利用率低等缺陷导致其光催化效率较低。在众多的改性方法中,异质耦合被认为是提高g-C3N4光催化性能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通过将不同的无机半导体、贵金属、碳材料等与g-C3N4进行异质耦合,提高了光电子在光催化体系中的转移效率,拓宽了g-C3N4基光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并且增强了g-C3N4催化剂稳定性与结构的可调控。本文总结了异质耦合光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综述了以g-C3N4为基础的异质耦合光催化体系的构建,探讨了g-C3N4基异质结在处理环境污染物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如何设计性能优异的g-C3N4基光催化剂及在光催化降解染料、有机污染物以及有毒重金属等研究方向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以三水合硝酸铜(Cu(NO32·3H2O)、硫脲(CH4N2S)和柠檬汁为原料,基于水热法获得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 CQDs),采用超声震荡法成功合成了CuS/CQDs/g-C3N4三相复合光催化材料,构建了p-n型异质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光致发光光谱(PL)、氮气吸附-脱附测试(BET)和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方法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孔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三相复合材料界面结构构建良好,纯度高,各相分布均匀。光催化降解实验中,当CuS的含量为10%(质量分数)时,CuS/CQDs/g-C3N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达到最佳(72.1%)。复合材料在经过四次循环降解RhB后,其光催化降解效率仍然保持在65.2%。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O2-自由基是光催化降解产生的主要因素,h+自由基的作用次之。  相似文献   

6.
将Ag、薄层石墨相氮化碳(g-C3N4)和硅铝胶球(SiO2)通过液相超声剥离-光化学沉积法-浸渍法合成复合光催化材料。设计甲醛降解密闭实验舱,探究g-C3N4、Ag-g-C3N4和g-C3N4-Ag/SiO2材料的光催化特性及其对甲醛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源条件下,对于g-C3N4-Ag/SiO2材料,降解甲醛的效率最高可达到65.6%。40%的相对湿度可有效提升降解效果。负载30 mg 4%Ag/g-C3N4的硅铝胶球循环使用16次时,甲醛降解效率仅下降9.71%。结合材料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超声剥离和Ag的引入,提升了材料可见光的吸收强度和吸收范围,并且有效促进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有效提升甲醛分子的降解效率。研究结果表明g-C3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单相光催化材料结构和性能上的缺陷,通过二次煅烧法获得二维石墨相氮化碳g-C3N4,通过光沉积法获得Ag/g-C3N4,选择SnS2与Ag/g-C3N4通过简单的超声和蒸发溶剂的方法制备了三相复合材料SnS2-Ag/g-C3N4,成功构建了n-n型异质结,并对材料的微观形貌、相结构、光响应能力和孔隙结构等进行了详尽表征。结果表明:材料依然保留了片层状结构并构建了浪花状形貌,各相结晶度较高且界面构建良好,形成了类似三明治结构的2D-0D-2D形貌,复合材料较单相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强的可见光响应性能。当SnS2的含量为10wt%时,所合成SnS2-Ag/g-C3N4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达到最高的95.6%,降解速率最快且为g-C3N  相似文献   

8.
在高温热聚合制备块体石墨相氮化碳(g-C3N5)的基础上,通过液相超声剥离获得g-C3N5纳米片,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光(UV-Vis)、荧光光谱(PL)及BET比表面积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C3N5纳米片在可见光下还原Cr(Ⅵ)和灭活大肠杆菌(E.coli)的性能均优于块体g-C3N5。g-C3N5纳米片在30min内对Cr(Ⅵ)的还原率达到86%,反应速率常数为块体g-C3N5的1.46倍。g-C3N5纳米片在180min内将E.coli全部灭活,h+和·O-2为抗菌过程的主要活性基团,其通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光催化降解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污染物处理方法。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3D/2D二硫化钼负载氧掺杂石墨相氮化碳(MoS2/O-g-C3N4)复合材料,通过XRD、XPS、SEM、TEM、FTIR和PL等表征了MoS2与O-g-C3N4之间Z型异质结的成功构建。在模拟太阳光下,当MoS2的负载量为0.2%时,MoS2/O-g-C3N4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双酚A (BPA)的降解率为92.6%,是纯g-C3N4的7倍。此外,MoS2和O-g-C3N4之间界面的紧密接触和相互的协同效应,显著增强了光催化反应活性位点和可见光吸收能力,有效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根据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和自由基捕获实验,提出了0.2%MoS2/O-g-C3...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铅炭电池的析氢缺陷,提高电池循环使用寿命,以尿素为前驱体制备层状石墨相氮化碳(g-C3N4),并将其作为添加剂制备铅炭电池负极板,以活性炭(AC)为对照,研究了g-C3N4结构和添加量对铅炭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C3N4的加入使析氢反应(HER)得到明显抑制,-1.5 V下1wt%gC3N4负极板的析氢电流仅为AC负极板的5%。交流阻抗谱图显示1wt%g-C3N4和AC负极材料阻抗(Rs)为0.19868Ω和1.749Ω。更重要的是1wt%g-C3N4负极板比电容比1wt%AC负极板高344%。在5 000 h高倍率部分荷电态(HRPSoC)下的电池循环寿命测试中,加入g-C3N4后电池寿命比加入AC提升62%。500次循环后,电池容量保持率仍有70%。g-C3N4  相似文献   

11.
g-C3N4是一种典型的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在可见光下就能完成对半导体要求较高的光催化反应。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单层g-C3N4、S单掺g-C3N4、Al单掺g-C3N4和S-Al共掺g-C3N4的形成能、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结果表明:S掺杂空隙I位置、Al掺杂N2位置时,杂质原子最易掺入g-C3N4体系。与单层g-C3N4相比,掺杂后的体系均发生了晶格畸变以及红移现象,拓展了体系的光吸收范围,可推测出S、Al掺杂能够提高g-C3N4体系的光催化性。其中,S-Al共掺杂体系的光催化性是最优的,原因是共掺杂体系的分子轨道有较强的离域性,有利于提高载流子的迁移率,并且共掺杂能使单掺杂引入的深能级变浅,减少杂质能...  相似文献   

12.
为扩大BiOCl的太阳光吸收范围,获得更高效的光催化剂,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相氮化碳(g-C3N4)/BiOCl (2D/2D)复合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详细表征。结构与形貌表征结果显示BiOCl纳米片沉积在层状g-C3N4表面,形成了2D/2D面-面复合结构;光电化学性质分析表明形成的异质结构能有效扩展光吸收频率范围,促进光生载流子分离和迁移,从而有利于光催化性能的提高。以500 W氙灯模拟太阳光源,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的结果表明g-C3N4/BiOCl异质结的光催化降解活性远高于单纯的g-C3N4和BiOCl。其中9wt%g-C3N4/BiOCl表现出了最优越的光催化活性,在180 min内对RhB的降解率为94%,其表观速率常数Kapp值为g-C3N4和BiOCl的5.7和3.6倍。同时对g-C3N4/BiOCl异质结的光催化机制展开研究,结合复合催化剂电子结构和自由基捕获实验提出了在染料敏化作用下RhB的光催化降解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为成膜聚合物,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致孔剂,自制的光催化剂石墨氮化碳(g-C3N4)为催化改性颗粒,采用非溶剂相转换(NIPS)法成功制备了PVDF-CTFE/g-C3N4混合基质膜.考察了不同改性粒子添加量对混合基质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C3N4的添加使得PVDF-CTFE膜的亲水性能、通透性能、力学性能和超滤分离性能都有所增强,并展现出良好的抗污染能力.当g-C3N4添加量达到2%(质量分数)时,其通量恢复率超过80%,并保持纯水通量为309.3 L/(m2·h),BSA截留率为98.1%,拉伸断裂强度为3.8 MPa.此外,由于g-C3N4的添加,PVDF-CTFE/g-C3N4混合基质膜还能够通过光照催化降...  相似文献   

14.
王辉  李士君  王梅  裴彦博  胡绍争 《材料导报》2018,32(20):3496-3503
Ag作为助催化剂能够促进光电子的迁移,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CO2还原、重金属离子还原等反应中应用颇多,然而,到目前为止未见将Ag单质作为助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固氮产氨反应的报道。本工作制备了负载单质Ag的g-C3N4(Ⅰ)/g-C3N4(Ⅱ)同素异质结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光催化固氮产氨的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荧光光谱(PL)、电化学阻抗谱(EIS)、光电流分析等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以单质态存在于催化剂表面。所担载的Ag的等离子体效应一方面促进了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使反应体系能产生更多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另一方面使得光生电子能够在g-C3N4与Ag单质间迁移,提高了催化剂的电子-空穴分离效率。负载Ag后g-C3N4(Ⅰ)/g-C3N4(Ⅱ)同素异质结催化剂的铵离子产生速率为1.36 mg·L-1·h-1·g-1cat,相比未负载Ag时(0.59 mg·L-1·h-1·g-1cat)大幅提高,与Pt负载催化剂相当,并且是由单纯三聚氰胺和尿素制备的g-C3N4的4.9倍和3.4倍。除固氮反应外,制备的载银g-C3N4(Ⅰ)/g-C3N4(Ⅱ)同素异质结催化剂在光催化还原氧气制取双氧水的反应中也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光催化CO2还原是实现CO2绿色转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一直受其反应转化效率低的制约。开发新的CO2还原反应体系和提高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利用率及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效率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甲苯作为底物,构建了光催化CO2-甲苯耦合反应的新体系,并通过静电组装法合成了Ti1Li3Al2-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石墨相氮化碳(g-C3N4)复合光催化剂。重点研究了该复合光催化剂的光电性质及在CO2-甲苯耦合反应体系中的光催化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光催化CO2-甲苯耦合体系中,Ti1Li3Al2-LDHs/g-C3N4作用下,CO2被还原为CO,甲苯被氧化为苯甲醇、苯甲醛及苯甲酸苄酯,其中苯甲醛和苯甲醇的含...  相似文献   

16.
周俞辰  李章  刘梦月  程馨颖  薛锦  李政东  王鹏 《材料导报》2018,32(Z2):211-214, 217
石墨相氮化碳的改性已经成为光催化领域,特别是光催化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硝酸银和尿素为原料制备一系列不同Ag含量的Ag/g-C3N4光催化剂,并以罗丹明B水溶液模拟废水,在可见光下考察Ag/g-C3N4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最终获取最佳Ag掺杂量。通过XRD、SEM、FTIR、UV-Vis、PL等对光催化剂进行分析,发现Ag的掺杂有助于g-C3N4的剥离,改变了g-C3N4的电子结构,降低了其带隙能,使其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增强,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研究表明,当Ag掺杂量为2%时,Ag/g-C3N4光催化剂的效果最佳,300 min内降解率高达95.8%。  相似文献   

17.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Co3O4/rGO/g-C3N4催化剂,并在可见光照射下用于光催化臭氧氧化降解2,4-二氯苯氧乙酸(2,4-D)。利用XRD, SEM, TEM, XPS, UV-vis DRS, FT-IR和瞬态光电流对样品进行测试表征。研究表明,Co3O4, rGO和g-C3N4形成异质结后光生电子-空穴(e--h+)对的分离效率,e-的迁移能力以及光催化臭氧氧化活性都明显提升。此外,0.5Co3O4/0.25rGO/GCN对2,4-D具有100%的去除率,并具有最高反应速率(k=0.070 9 min-1)。经过计算得出光催化臭氧氧化2,4-D的协同因子为3.91,表明光催化和臭氧氧化间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活性组分的捕获实验结果表明h+和·OH是光催...  相似文献   

18.
聚合型半导体材料g-C3N4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光电性能成为当今研究的热门材料。本文从结构分析和理论计算角度讨论了g-C3N4能够作为无金属催化剂的原因,综述了介孔g-C3N4、无机元素掺杂g-C3N4、金属负载g-C3N4、g-C3N4/金属氧化物复合物和有机改性g-C3N4等不同改性g-C3N4的制备和性质,着重分析了他们催化光解水析氢反应的机理、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并阐述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利用Fe3O4的磁响应性及石墨相C3N4(g-C3N4)优良的光催化活性,首先采用高温热聚合法,以尿素为前驱体制备g-C3N4,然后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可磁分离Fe3O4/g-C3N4复合材料。利用TEM、XRD、TGA、BET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多种测试手段表征分析Fe3O4/g-C3N4复合材料的形貌、晶型结构、比表面积、成分、饱和磁化强度等。通过模拟太阳光下Fe3O4/g-C3N4复合材料光催化吸附降解亚甲基蓝(MB)的实验,评价了Fe3O4/g-C3N4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及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可磁分离Fe3O4/g-C3N4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约为71.89 m2/g;且具有较好的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18.79 emu/g,可实现复合材料的分离回收;光照240 min时,Fe3O4/g-C3N4复合材料对MB的去除率为56.54%。所制备的Fe3O4/g-C3N4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光催化活性和磁性,并可通过外加磁场进行分离与回收。  相似文献   

20.
将自制层状石墨相氮化碳(g-C3N4)和WO3纳米片均匀混合,经煅烧制备WO3/g-C3N4复合半导体。利用XRD、SEM、TEM、UV-Vis DRS和PL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C3N4呈现类石墨烯状片层结构,WO3为纳米片状结构,且分散在g-C3N4表面;与WO3复合后,UV-Vis吸收边发生了红移,拓宽了g-C3N4对可见光的响应。以罗丹明B(RhB)为模拟污染物,考察WO3/g-C3N4的光催化降解性能。WO3/g-C3N4质量比为1∶5时,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可见光照60 min后,RhB降解率可达到94.9%。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使用6次后,RhB的降解率依然达到88.9%。光催化机制研究表明,超氧自由基(·O2?)是光催化降解RhB的主要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