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水平井底水突破的位置。根据水平井的产量公式,推导出与垂面径向流的渗流阻力相应的生产压差。假设垂面上的生产压降满足对数分布,可得到考虑重力影响的底水脊进速度公式,并推导出油井的见水时间方程。最后,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底水首先从水平井中部突破,并且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底水脊进的速度会加快。合理增大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和避水高度,可以推迟油井的见水时间。  相似文献   

2.
底水油藏开发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底水的锥进,准确预测底水油藏油井的见水时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延长油井的无水采油期,提高油井的累计产油量和采出程度。文中基于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对底水油藏双重不完善井的水锥突破时间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学推导,得到了底水油藏油井水锥突破时间的计算公式,该公式考虑了油水流度比,原始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等影响因素,并与其他底水油藏见水时间的公式进行了对比。实例分析表明,新的底水油藏油井见水时间公式的预测值较准确,并且与李传亮公式的结果较为接近,为预测底水油藏油井的见水时间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底水油藏的压锥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底水锥进是影响底水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底水锥进常常使油井过早见水、含水上升迅速、产量递减加快。关井压锥是人们常常想到的抑制底水锥进的方法之一,但压锥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从理论上分析了压锥效果差的原因:底水锥进的动力为油井的生产压差,水锥动力强,水锥速度快,而压锥的动力为地层的水油重力差,压锥动力弱,压锥速度慢。还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压锥效果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压锥后油井的含水快速升高至压锥前的水平,油井产量虽略有提高,但与压锥期间油井关井损失的产量相比,仍然得不偿失。建议矿场上不要采用关井压锥的方法来克服底水锥进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砂岩底水油藏开采机理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7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分析了采油速度、油层沉积韵律、垂直水平渗透率比、夹层大小及位置、边底水能量、不同油水粘度比、井距、射开程度、毛管压力等对砂岩底水油藏开采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有夹层存在时Kv/Kh值对底水上升速度及形态的影响进行了精细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影响底水锥进的主要因素是采油速度、垂直水平渗透率比、油水流度比、夹层;砂岩底水油藏底水推进一般以平托为主.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不变流管的假定下研究底部注水时裂缝性底水油藏中的单井水锥问题.给出了裂缝系统中的水锥和岩块系统中的伴生水锥的兴起和发展以及油井水淹的全过程.得到了演晰的水锥面以及锥面上和锥体内的饱和度分布,揭示了在底部注水时油水界面温和托进和暴性锥进的机理,给出了计算随时问变化的极限产摄的方法.这些都是用通常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所难以得到的.  相似文献   

6.
采油速度对油水界面上升和底水锥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底水锥进和油水界面上升是影响底水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采油速度对底水锥进和油藏界面上升速度的影响,文中采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油藏开发过程进行了研究。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采油速度越高,油井的见水时间就越早,油水界面的上升速度就越快,油井的含水率上升就越快,油井产量的递减速度就越快。同时,井底附近的油水界面上升速度快于外边界处,因此,采油速度是影响油井产水的主要因素。在实际生产中,应选择合理的采油速度,既能满足油藏产能的要求,又要得到最大的采收率,旨在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对于底水能量较活跃的油藏,可利用采水抑锥工艺抑制或减缓底水的锥进,从而达到稳油控水的目的。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单管采水抑锥工艺,建立了单井径向油藏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射孔位置及射孔厚度油井的生产动态进行预测,优化射孔方案,并分析了水体大小、渗透率各向异性等因素对底水锥进的影响,为底水油藏控水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8.
底水锥进是底水油藏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关井压锥是现场普遍采用的抑制底水锥进的方法之一。为了指导关井压锥措施在现场的应用,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采用机理分析、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影响关井压锥措施效果的因素及其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定义了一个评价关井压锥措施效果的无因次参数——增产系数,该系数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评价关井压锥效果更准确。研究结果表明:关井压锥措施起到了增油效果,压锥效果与关井时间长短及关井时的含水率有关,关井时间越长、关井时的含水率越高,增油量越低,但增加的油量比关井阶段损失的油量小,即油井总体上表现为累计产油量降低。关井压锥在渤海底水油藏的现场应用效果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的结果。因此,建议在开发底水油藏时慎用关井压锥措施来解决底水锥进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于顶气边水窄油环油藏开发,成熟的开发经验较少,高效开发难度很大。针对渤海海域JZ油田顶气边水窄油环油藏开发初期井网优选、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和气窜水锥后管理难度大的问题,以大气顶弱边水和小气顶强边水油藏为代表,开展了顶气边水油藏井网优选、油气水三相运移规律、剩余油挖潜策略、气窜水淹特征及稳油控水(控气)技术等方面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水平井井网新模式,对于大气顶弱边水油藏,水平段垂向位置设计位于油柱高度的1/3处,对于小气顶强边水油藏,水平段垂向位置设计位于油柱高度的2/3处;大尺度三维物理模型及数值模拟表明,采油速度越大,油气界面及油水界面往生产井移动速度越大;结合水平井井间剩余油为“土豆状”分布的认识,提出了井间加密方案;结合工区内试采生产资料,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建立了见气诊断图版和见水诊断图版,有效指导了油田稳油控气(控水)措施实施。根据以上研究,JZ油田采用该系列技术开发10年,含水率控制在25.0%以内,气油比维持在700 m3/m3以下,预计生产25年可提高采收率2.3个百分点。该研究对同类顶气边水窄油环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陆9 井区下白垩统呼图壁河组油藏为典型的薄油层、边底水活跃的砂岩油藏,开发过程中受边(底)水推(锥)进及注入水突进影响,部分油井含水高、采出程度低且增产难度大。为提高油藏开发效果,利用多种手段对油层水淹状况和水驱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剩余油富集区。通过运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对侧钻水平井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2008—2009 年共实施侧钻水平井14 口,平均单井增油8.1 t/d,含水下降47.2 个百分点,恢复产能2.69×104 t,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底水油藏注水开发水淹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底水油藏的开发过程中,常因底水锥进而造成油井大面积水淹,能否采用注水补充压力阻止底水锥进,一直是油藏工程师关心的问题。在对我国西北某底水油藏采油井的开采动态特征进行分析后,根据工区的地质参数,分别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流线模拟技术和虚拟示踪剂模拟技术,对底水油藏注水不见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注入水的主要驱替路径是:大部分注入水优先流向底水区,然后驱动底水往生产井流动,生产井表现出明显的底水锥进特征。这种注入水的驱替路径表明:在底水油藏,注水保持油层压力的方法不能抑制底水锥进。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by simulation, coning mitigation during oil production from thin oil rim reservoirs using horizontal wells and production cycling. Production cycling is an operating technique in which the well is produced and then shut in for periods of time. During the shut-in periods, the cone reduces. This work suggests that production cycling delays water breakthrough. However, once breakthrough occurs, the well must be put on continuous production due to difficulties in unloading the wellbore an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gas lift.  相似文献   

13.
王涛 《岩性油气藏》2013,25(5):109-112
底水锥进是影响底水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基于详细理论研究与分 析,利用某油藏生产数据建立了底水油藏的数值模型,并应用数值模拟结果中的累积产油、产水和产液量 计算俞启泰水驱特征变化曲线,得出反映直井含水变化规律的参数b 值。确定b 值为响应值,运用响应 曲面实验设计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b 值的影响,最后建立主要影响因素与b 值的关系式,结合俞启 泰曲线b 值图版,得到了预测底水油藏直井含水变化规律的回归曲线-图版法。应用此图版法对海上某 油田H12 井含水率进行了预测,并与实际生产数据对比,认为此方法可作为预测底水油藏直井含水率变 化规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地区曹妃甸油田的大部分水平井投产后就出现高产水现象,到目前为止,该地区有大量水平井己处于中、高含水期,高产水己成为降低该区块产量的主要原因。如何采取合适的措施降低产水量和提高产油量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学者引入ICD工具来控制水的产量,并采用数值模拟的办法模拟ICD在井下工作状况,并实例对比了采取ICD完井和不采取ICD完井这两种情况下水平井产水情况。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沿水平段地层渗透率的不均质性是造成水平井段局部水锥进的主要原因;优化完井方式能够延迟水平井段进水;ICD适用于类似曹妃甸油田这种薄油层、强底水驱油田的控水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锥形状分析——与朱圣举先生商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底水油藏油井的临界产量和见水时间等问题时,首先要对水锥的形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水锥的剖面形态来看,锥体的侧斜面是一条曲线,而不是直线。把锥体的侧斜面描绘成直线,并以此为前提导出的所有公式,都是不尽合理的;以此计算出的相关参数,肯定也不会是很精确的。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和文献,涉及到了这一基本问题,因此,澄清这一基本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在低渗块状砂岩气藏开发过程中,由于水的侵入,产气量降低甚至停产。以东濮凹陷具有边、底水的文23气藏为例,用允许生产压差法和临界产量法计算其合理生产压差及产量,在合理产量下,计算底水锥进的时间,指导气藏的开发,避免水锥突破造成的气井水淹。  相似文献   

17.
锦州×油气田为一个带油环的层状边水凝析气藏,气区部署的气井肩负联合对外供气任务.在开发中,为了减缓气油界面上升,防止油环锥进入气区干扰气井稳定生产,同时避免油环锥进入气区成为死油而无法采出,降低油环的开发效果,因而在油环区部署水平井,与气井同步生产,保持气油界面的稳定性.文中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水平段纵向位置、水平段长度、合理采油速度等参数进行研究和优化设计.实际生产动态表明,优化设计的水平井能延缓边底水锥进和保持气油界面的稳定,提高了油气田的整体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油藏生产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考虑到气顶底水锥进和水力压裂的实际情况,对韦8断块油藏注水开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油藏描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全油藏的数值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油藏的开发生产历史进行拟合,分析油藏开发生产特点。并利用典型井组研究开发层系组合、水平井-直井组合井网和注水条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渗透率、原油黏度、有效厚度、井排比、穿透比、注水温度、注水速度、注采井距进行动态优化调整,得出了韦8断块开发矛盾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生产压差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底水脊进原理的基础上,采用等值渗流阻力法,结合底水驱动垂向临界速度导出了底水油藏开发的临界生产压差计算模型及临界产能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垂向渗透率、油水密度差、水平井位置、油水粘度比以及底水锥进高度等参数对临界生产压差的影响,其结果对水平井开发底水油藏确定合理的生产压差具有指导作用,为底水油藏水平井产能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ѷ��Ե�ˮ��������ˮ�ֶ�̬�о�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以威远气田震旦系气藏为例,利用锥进模型对裂缝性底水气藏气井水侵动态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对基质渗透率、裂缝大小及分布、井底隔层、采气速度、气井打开程度和水体大小等多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沿裂缝水窜是该类气藏的主要水侵特征;并根据气井不同水侵特征归纳出4种主要的水侵模式,即水锥型、纵窜型、横侵型和复合型;分析了各种水侵模式的动态特征和地质基础,为改善裂缝性底水气藏开发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得出的结论与气藏实际符合,可作为有效治理底水气藏水患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