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水平井非均质储层实施酸化常出现大量酸液进入高渗透层,通过优选油溶性暂堵剂配方、暂堵剂浓度与用量、控制施工时间与入井酸液性能指标等,能有效暂堵高渗透层,让更多酸液进入低渗透层而使储层获得 “均匀”酸化,实现暂堵转向酸化工艺。该项工艺技术的成功应用,让非均质储层得以“均匀”酸化,并充分改善低渗透储层渗透率,提高水平井酸化效果和单井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2.
水平井酸化液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了酸液在水平井段的变质量管流,建立了水平井酸化时酸液流动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酸液在水平井段的分布规律.通过敏感性因素分析研究了地层渗透率、酸液黏度、注酸速度、井筒半径和水平段长度对水平井段酸液分布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出:地层渗透率越大、酸液黏度越小、注酸速度越大、井筒半径越小和水平段长度越长,水平井段酸液分布越不均匀,跟部进酸量高于趾部进酸量.通过机械转向、化学微粒暂堵剂分流酸化、水力喷射酸化、连续油管注酸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酸液分布情况,改善水平井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暂堵酸化技术在水平井酸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G104—5区块水平井酸化存在层内矛盾突出,笼统酸化酸液易进入高渗透层,卡封分段酸化应用技术范围窄且无法改善层内矛盾的现状,应用油溶性暂堵剂加入酸液来调整地层进酸剖面,根据储层物性、酸液性能在暂堵剂粒径分析、配伍性、可溶解性、筛管通过能力、地层封堵能力等几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摸索出了合理的使用浓度,堵塞及自动解除的规律,为现场应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水平井泡沫酸化分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生田  李兆敏  王飞 《石油学报》2012,33(3):448-452
泡沫分流可以有效地解决不同渗透率储层的酸液分布问题。由于水平井具有较长的水平段长度,它可以钻遇储层性质不同的层段。根据泡沫具有的暂堵分流特性,利用泡沫进行酸化可以使得井筒周围得到均匀的酸化解堵。根据施工过程中酸液在水平井筒中的变质量流动,以及酸液自水平井筒流出后进入井筒周围储层,建立了水平井泡沫酸化分流数学模型,研究了沿井筒不同渗透率情况下泡沫酸流动渗流特征。结合井筒流动和井筒往周围地层的渗流,建立两种流动系统的耦合模型并进行求解,对水平井泡沫酸化分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成果可为水平井泡沫酸化分流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石油钻探技术》2006,34(1):27-27
水平井酸化转向新工艺是在酸化中采用油溶性转向剂对已解堵井段进行暂堵,促使酸液进入未解除堵塞井段,实现全井段均匀解除污染堵塞。与普通笼统酸化工艺相比,避免了酸液仅进入小部分井段,使酸化效果不佳,另外也会造成这小部分井段酸化强度高,导致近井地带出砂严重或井壁坍塌等严重后果。应用该技术比常规水平井酸化节约成本50%以上。  相似文献   

6.
文、 卫油田属复杂断块油田, 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 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 . 7 3~ 0 . 8 7 。由于断块碎小、 难以形成完善注采井网、 能量衰减快三大矛盾突出, 注水剖面和产液剖面极为不均, 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水平。同时, 井况恶化, 卡封分层酸化受限, 而笼统酸化只有少量酸液进入渗透率较低的层位, 无法达到均匀布酸的目的, 不能有效解除中低渗透层伤害。通过泵入暂堵剂在高、 中渗透层形成低渗透滤饼, 从而使酸液转向中、 低渗透层, 充分挖掘笼统酸化波及不充分的低渗透层的潜力, 强化差层动用。室内评价与现场实验相结合, 为满足中低渗透层酸液分布剖面调整需要, 筛选出了颗粒型水溶性暂堵剂。通过完善施工工艺、 调整酸液配方、 分析污染堵塞原因、 合理确定处理半径和暂堵剂类型等措施手段, 提高了暂堵酸化的针对性和酸化堵效果。为非均质性严重油藏中低渗透层的注水开发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工艺途径。现场应用5井次, 工艺成功率1 0 0 %, 暂堵有效率8 7 . 3 %。  相似文献   

7.
文、卫油田属复杂断块油田,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层间渗透率级差大,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吸水剖面不均匀性日趋加剧,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水平的提高.暂堵酸化技术是通过泵入暂堵剂在高渗透层及部分中渗透层形成低渗透滤饼,从而使酸液转向中、低渗透层,能有效地解除中低渗透层伤害,改善吸水剖面,提高酸液利用率,为此研究应用了暂堵酸化技术...  相似文献   

8.
江苏油田水平井大部分为低渗油藏,储层非均质严重。这部分水平井在钻井、完井及生产过程中都会造成伤害,需要应用酸化解堵技术恢复或释放产能。与直井酸化相比,水平井酸化的难点之一在于酸液的置放,针对此问题,在室内分别使用并联岩心流动实验装置和水平井转向分流实验装置开展了暂堵剂和自转向稠化酸的转向性能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实验条件下,暂堵剂和自转向稠化酸在高渗段岩心的转向率均能达到90%以上,起到均匀布酸的目的。在现场开展了暂堵剂转向和机械分段两种酸液置放技术试验,现场应用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9.
目前渤海油田多数注水井注水层位存在严重的非均质性,采用常规工艺笼统酸化,酸液进入的只是吸水较好的层,改善的只是个别小层,不吸水或者吸水差的小层改善力度很小,甚至得不到改善。针对这类注水井,采用了暂堵分流酸化技术,研制的水溶性暂堵剂SZD-01,暂堵率大于97%,水溶率大于95%,岩心渗透率恢复率大于95%。通过在渤海油田注水井的应用,证明了该暂堵剂能有效控制不同酸化层位的吸酸强度,调整地层吸水比例以达到均匀吸水。  相似文献   

10.
江苏油田水平井大部分为低渗油藏,储层非均质严重。这部分水平井在钻井、完井及生产过程中都会造成伤害,需要应用酸化解堵技术恢复或释放产能。与直井酸化相比,水平井酸化的难点之一在于酸液的置放,针对此问题,在室内分别使用并联岩心流动实验装置和水平井转向分流实验装置开展了暂堵剂和自转向稠化酸的转向性能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实验条件下,暂堵剂和自转向稠化酸在高渗段岩心的转向率均能达到90%以上,起到均匀布酸的目的。在现场开展了暂堵剂转向和机械分段两种酸液置放技术试验,现场应用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1.
聚异丙烯膦酸在长庆油田解堵过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长庆油田低渗、非均质严重、矿物中绿泥石含量高、酸化效果差的特点,研制了缓速性能好的IPPA酸、酸液添加剂来解决长庆油田酸化效果差的问题。结果表明,IPPA酸液体系具备增强酸液的缓速及抑制二次沉淀功能,提高了酸化效果。现场实施缓速深部酸化8口井,成功率为9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两年多来,针对川中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储层特征,进行了低渗改造攻关。采用了基岩酸化、前置液酸压裂、胶凝酸酸压裂和加砂压裂等工艺措施。经过效果分析及评价,认为酸压裂如加砂压裂优于基岩酸化。建议磨溪气田酸压裂要重视控制酸滤失和缓速;加砂压裂要改进压裂液性能和交联方式。  相似文献   

13.
??Aimed at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Lei-1 gas pool in Moxi gas field in the middle part of Sichuan,the reforming work on low permeability has being done in recent two years.The technology measures of bed rock aciding,preflush and gelling acid fracturing,as well as sand fracturing etc.are used.Through effect analysing and evaluating,the acid and sand fracturings are considered to be better than bed rock aciding.It is suggested that acid loss and slowing acid injected speed should be noticed;the sand fracturing should be improved in fracturing fluid properties and crosslinking way.  相似文献   

14.
泡沫酸在砂岩地层中作用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常规酸化技术对于非均质性强的油层无法实施均匀改造,而且酸液与储层及污染物反应速度过快及残酸返排效果不理想导致产生二次沉淀堵塞油层。因此,开展泡沫酸缓速深部酸化技术研究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室内实验研究评价了所用泡沫酸的缓速性能和返排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泡沫酸在降低酸液用量,提高波及效率的情况下,酸化效果优于常规酸。  相似文献   

15.
国内压裂酸化软件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几年国内压裂到化软件的研究开发状况,分述了压裂软件。酸化软件及酸压设计软件的现状及发展概况,探讨了某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介绍了压裂酸化软件技术的发展,并对这方面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自转向酸的变粘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庆油田开发过程中地层CaCO_3垢引起堵塞造成油井产量下降,论文提出采用清洁无伤害的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自转向酸解除储层堵塞,并利用酸增粘形成暂堵屏障使后续酸分流转向改造未有效动用的低渗透油层。室内确定了一种自行合成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自转向酸的主体配方:5%季铵盐表面活性剂15%盐酸。酸液最佳增粘温度在50~75℃;增粘后在170 s~(-1)下剪切2 700 s后粘度仍大于170 mPa·s;盐离子对酸液后期粘度的保持贡献的高低依次为Ca~(2+)>Na~+>Mg~(2+);高粘胶束遇原油等烃类能够自动破胶降粘,易返排对地层无伤害。该自转向酸适用于长庆油田三叠系和侏罗系的中低温、高矿化度油藏。  相似文献   

17.
杏树岗油田低渗透储层粘土矿物含量较高 ,储层伤害较严重 ,注水井存在着吸水厚度低、吸水能力差的问题。文章在杏树岗油田低渗透储层敏感性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了CY0 1油层保护技术和CY0 2油层酸化改造配套技术。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表明 ,该配套技术能有效提高注水井吸水厚度 ,增大油层吸水能力 ,并且现场施工成功率高、有效期较长 ,可满足杏树岗油田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新型深穿透酸液体系在西峰油田长8特低渗透储层中的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西峰油田长8特低渗透储层注水井注水效果不好,欠注严重,普通酸液增注效果不理想的实际情况,通过岩心溶蚀实验,确定了该油田储层主体酸化用液配方,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新型深穿透酸液体系SG-1.通过室内静态和动态实验,对该体系的防腐性能、防乳化及酸渣性能、稳定铁离子能力、防膨性能、配伍性、注入性能、热稳定性及岩心酸化效果等进行了评价.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新型深穿透酸化体系SG-1后,西峰油田西31-14井在油压为18.4MPa的条件下,注入量达到41m3/d,吸水指数达到了2.23m3/(d·MPa),与措施前相比,注入量增加了19m3/d,吸水指数提高了85.6%,有效地解决了油藏的欠注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陕北气区陕35井第一次下光油管(即不带封隔器)酸化的施工情况,并结合该地区的地层压力特征分析了光油管酸化施工的可行性及应用限度。  相似文献   

20.
河南油田酸化废液处理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井下作业工艺繁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针对河南油田酸化废液的特点,提出用中和一氧化一吸附一混凝法对其进行处理.对酸化废液水质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用中和一氧化一吸附一混凝法处理酸化废液时各步药品的最佳加入量,即pH值调至5,以0.5mL/L的量加入氧化剂O-1,以1 g/L的量加入吸附剂A-1,搅拌时间为60min,有机型混凝剂C-2加量为7g/L,无机型混凝剂C-1加量为2500mg/L.结果表明,在适宜处理条件下,该法可有效去除酸化废液中的CODcr,使CODcr值由13529mg/L降至120mg/L,去除率达到99.8%,基本上达到环保排放标准要求;该方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