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渤海圈闭资源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地质类比法预测渤海矿区内已发现圈闭的总资源量为31亿-35亿t, 除去已找到的12亿t油气地质储量,起码还有19亿-23亿t资源量有待发现,渤海油气勘探有良好的前景,这取决于已有勘探领域的扩大和新领域的开拓,凸起区披覆背斜构造和凹陷内浅层断裂背斜构造是寻找大,中型油气藏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
圈闭评价是油气勘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指导井位部署、提高圈闭钻探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提高勘探效益的可靠基础。本文主要阐述了圈闭评价的目的、任务、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并通过在YQ地区的实际应用,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容积法是圈闭地质资源量计算常用方法,包括确定法和概率法2种。与确定法相比,概率法可提供不同风险的圈闭地质资源量值,能更好地对圈闭地质资源量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当勘探目标具有多套目的层时,以往是将各目的层圈闭资源量算术加和作为勘探目标资源量,该算法经常造成与实际地质储量相差较为悬殊,从而失去钻前资源量计算参考价值。在考虑圈闭各目的层风险(或含油气概率)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目的层之间的地质相关关系,即:无地质相关、部分地质相关和完全地质相关3种情况,计算出不同成功情况下的圈闭含油气概率和风险后的地质资源量,并利用风险后的地质资源量除以至少有1个目的层成功的含油气概率,最终得到多层圈闭(勘探目标)资源量。  相似文献   

4.
世界页岩气资源量最新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1年4月,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了"世界页岩气资源初步评价报告",根据Advanced Resources国际有限公司负责完成的美国以外32个国家的页岩气资源评价以及美国页岩气资源评价结果,全球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总量为187.6×1012m3。为了更好地了解全球页岩气资源潜力,EIA委托Advanced Resources国际有限公司开展美国以外32个国家的页岩气资源评价,评价了14个油气区、48个含页岩气盆地、70个页岩气层。这次评价没有包括俄罗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土资源部首次向公众发布的油气资源年度动态评价成果显示,石油地质资源量881亿吨、可采资源量233亿吨,比"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2003—2007年)分别增加116亿吨和21亿吨,探明程度34%,储量产量稳定增长,资源保障能力增强。全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52万亿方、可采资源量32万亿方,比"新一轮"分别增长49%和45%,探明程度18%,储量产量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圈闭地质评价工作是在油气地质的构造、生油、储层、生储盖组合、油气藏研究的基础上,选定 圈闭风硷评价的方法,制定各风险评价因素的标准,进行资源量的估算,用二因素、多因素法进行圈闭 地质评价工作,得出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表明,最有利的圈闭是安棚泌252井区岩性圈闭、安棚深层系 岩性圈闭及中部深凹带的白云岩裂缝圈闭。  相似文献   

7.
为了搞好中国海域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工作 ,在回顾中国近海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基本方法和资源量计算结果 ,并与国际上通用的资源量概念、计算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做简单比较后提出 ,在强调基础地质评价和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的前提下 ,第三次资源评价应该在勘探程度较高、资料条件较完备的盆地和地区突出区带的评价和资源量估算工作 ,以期得出的资源量更具有经济性 ,更便于为勘探活动借鉴和直接与国际惯例接轨。除了常规的盆地分析、区带分析和油气体系分析技术 ,运聚模拟、风险分析、经济评价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第三次资源评价成果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渤海海域深部碎屑岩储层孔隙度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影响渤海海域深部碎屑岩储层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指出了有利于孔隙保存的条件,选择适用的预测方法和参数,对埋深2000-5000m的碎屑岩储层孔隙分布特片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页岩油气资源潜力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了解页岩油气资源潜力,需要不断完善页岩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加强资源评价工作.页岩油气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其地质特征与常规油气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不完全适用于页岩油气,需要发展适合页岩油气特点的资源评价方法.一般来说,页岩油气地质资源量较大,但是采收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渤海变质岩潜山油藏储集层综合评价与裂缝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合利用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对渤海JZ25-1S油田变质岩潜山油藏进行了储集层评价和裂缝表征研究。将JZ25-1S潜山储集层纵向上划分为风化壳、半风化壳和基岩3段以及裂缝-孔隙型、孔隙-裂缝型和微裂缝-致密型3种储集层,并利用原油包裹体检测技术、区域地应力方向及声波全波列测井资料评价了裂缝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半风化壳储集层最为发育,孔隙-裂缝型储集层为主要产层,裂缝的主要走向与潜山主断层走向大致平行,以与现今最大地应力方向基本保持一致的晚期开启的倾斜裂缝最为有效。最后综合成像测井精细解释与生产实际应用,确定出定性-半定量的储集层划分标准,将潜山储集层划分为Ⅰ、Ⅱ、Ⅲ3个级别。图10表1参16  相似文献   

11.
渤海海域天然气勘探前景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渤海湾盆地由陆上和海上两部分组成,至今陆上天然气勘探仅找到以伴生气为主的小气田;海域天然气勘探也取得一定的成效,由于形成条件要优于陆上,勘探前景更为广阔。海域天然气比陆上富集的主要因素表现在:沉积厚度大,使得盆地内主要烃源岩始新世沙河街组达到高成熟生气阶段;存在巨厚的渐新世东营组烃源岩;具有较强的晚期构造运动和较高的热流值,在浅层也有天然气聚集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盆地深层孔店组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实测和收集的烃源岩地球化学数据,分析了渤海湾盆地的烃源岩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热演化特征。从有机质含量(TOC)、氯仿沥青“A”、总烃含量、S1+S2、有机质类型、成熟度(Ro)和暗色泥岩厚度等方面对孔店组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昌潍坳陷孔二段、黄骅坳陷的沧东和南皮凹陷孔二段烃源岩生烃指标最好,评价为好烃源岩;冀中西部相对较差,为中等烃源岩和差-中等烃源岩;而济阳坳陷南部钻遇孔二段的井点有限,数据差异较大,仅从现有数据可评价东营、沾化、惠民烃源岩为中等-较好烃源岩,其中生烃较好的应为东营凹陷;临清坳陷有机碳含量低,为差烃源岩;其余地区暗色泥岩少或无,不能成为烃源岩。  相似文献   

13.
渤海湾盆地滩海地区油气富集规律与油气勘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牛嘉玉  李峰 《石油学报》2000,21(2):9-13
经过多年的勘探实践,渤海湾盆地滩海地区虽然目前的勘探程度仍很低,但在认识和实践两方面却均有较大的突破。依据盆地自第三纪古新世以来,沉积和沉降中心由陆地周缘向海域中心的逐步迁移特征,并从含油气体系的角度,结合已知含油气区带,探讨滩海地区所处的有利石油地质位置和含油气特征。滩海地区正处于Es4—Es3和Es1—Ed两大套生烃岩系的叠置复合区。同时具备陆上的Es3和Es1以及海上的Ng和Nm等多套区域盖层。两大套烃源岩供油期长(Ed—Q),形成Ar至Nm多套含油气层系。油气非常富集。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盆地包括陆区和海域 (渤海海域 )两部分。油气勘探揭示 ,渤海湾盆地以产油为主 ,目前陆区所发现的气藏多为小型气藏 ,单个气藏的储量一般低于 5 0亿 m3,并以伴生气为主 ,4个储量较大的气田 (探明储量超过10 0亿 m3)主要为煤型气或高—过成熟气。渤海海域在油气勘探过程中也不断有气田发现 ,其中 JZ2 0 - 2气田已投入开发。与周缘陆区相比 ,海域天然气藏形成条件优越 ,其原因在于 :(1)自渐新世以来 ,整个渤海湾盆地的沉积中心逐渐向海域迁移 ,致使海域第三系沉积巨厚 (最大厚度超过万米 ) ;(2 )海域处于地幔隆起的核心地带 ,大地热流值较周缘陆区高 ;(3)海域比周缘陆区多一套东营组下段烃源岩 ,其生气能力较强 ;(4 )海域盖层条件比周缘陆区好 (海域第三系发育两套区域盖层 )。据近期资源评价结果 ,海域天然气资源量为 12 2 93亿 m3,但目前探明程度很低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 ,相信海域将会有更多、更大的气藏被发现  相似文献   

15.
渤海湾盆地目前仍具有巨大的剩余资源潜力,然而勘探的难度却越来越大,因此要求进行新一轮的评价和勘探。新一轮勘探必须在全面总结前期勘探的基础上,以油气勘探工程的理论为指导,提高勘探的科技含量,同时也要注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地区古水系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渤海湾周缘基岩和现代水系沉积考察,结合钻井及地震资料,将渤海湾周缘划分为14个古水系,总结出控制古水系发育的主要因素和古水系特征,指出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可以确定物源区的位置,但母岩性质的最后确定及古水系的划分还要依赖于岩石学、沉积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丁在渤海湾盆地深部油气勘探中所遇到的问题。基于对沉积体系、烃源岩、储集层、次生孔缝、油气运移和保存、圈闭及油气藏类型的分析,得出了油气富集的规律。结合储量计算,本文介绍了一种深部储集层经济下限评价的新方法,这种方法能较好地运用于大多数油田。文章最后对深部勘探开发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渤海湾盆地八面河地区潜山油气聚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吕修祥 《石油学报》1999,20(2):23-29
勘探实践表明,潜山油气藏是渤海湾盆地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油气藏类型,古生界碳酸盐岩具有多油气来源和优质储集岩。东营凹陷南斜坡寒武—奥陶系潜山具有良好的油气聚集条件,八面河地区与草桥潜山油田相邻,分析认为同处于斜坡构造带上的这两个地区具有相似的油气聚集模式,八面河潜山是一个极有潜力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9.
渤海湾盆地滩海地区经过详查,其中1.4万km~2是前景很大的地区,分别是下辽河、黄骅、济阳、渤中四个含油气坳陷的延伸区,具有与陆上油区相类似的有利石油地质条件。构造发育的延续性决定了滩海地区主力生油层为沙三段和东营组下段,东营组和明化镇—馆陶组是主要储油层。滩海地区油气藏类型多样,其中披覆背斜、逆牵引背斜和古潜山油气藏所占石油地质储量比例较大。目前地球物理勘探已发现30多个有利构造区带,总体勘探程度很低,勘探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20.
渤海湾盆地边缘凹陷的构造意义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渤海湾盆地边缘凹陷反映出盆地形成演化具有继承性、多向伸展、旋转走滑的被动裂谷性质。结合盆地主体凹陷的构造特点,总结出盆地新生代的裂陷作用是在区域构造应力作用和块体差异运动背景下发生的,在块体间不均衡向北推移引起向北伸展的同时,由于华北亚板块东西两端向北运动速率和距离的差异,引起板内的北西向拉张。在块体差异运动过程中,郯庐断裂起了走滑调节作用。渤海湾盆地的成盆模式可总结为:地壳拉张—表壳破裂伸展和下岩石圈粘弹性流变减薄—地幔上隆—幔源物质侵入和部分熔融—(表壳上升剥蚀)—热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