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规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验收管理,指导各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数据监测系统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专家,以我国现行相关标准为依据,在总结吸收国内已有的监测系统建设成果和经验基础上,结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采集要求,研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数据监测系统技术导则》(试行)。本文介绍了该《导则》的编制要点,主要包括编制背景、基本规定、数据监测系统建设、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实施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提出的绿色建筑行动计划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组织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项目的要求,保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与”双百”示范工程申报工作的顺利实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决定举办“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宣贯与绿色建筑获奖项目实例分析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双百”示范工程申报培训班”。  相似文献   

3.
根据重庆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现状,结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数据监测系统技术导则》,进行重庆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监测控制系统的研究,得出各类系统的监测指标和监测参数,构建系统性能监测平台,并进行实际监测平台的研发应用。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下发的《关于组织申报2008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通知》提出,重点支持7类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数字化城市建设导则数字工业园实施细则》(简称《细则》).《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纲要》(简称《纲要》)和《建筑智能化系统节能导则》(简称《导则》)三个项目的验收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部门领导.项目验收专家委员会专家.承担单位负责人、各项目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司综合与信息处处长王建清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1日,我国实施《可再生能源法》,此后相继出台《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方法》,《可再生能源产业指导目录》等。2009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财建[2009]128号)、《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9]129号)、《关于印发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财办建[2009]34号),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执行《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和《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法规,从2006年开始,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开展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作,示范项目将作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标杆。到目前为止,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包括太阳能和地热能利用)示范面积已达到4000多万平方米。其中地源热泵项目200多个,示范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奠定了地源热泵在我国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重要地位,大大促进了地源热泵的推广应用和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建设信息》2008,(9):73-73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实施、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牵头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课题于2007年启动,19个项目成为示范工程。为扩大示范规模和效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2008年度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技术示范工程申报工作,要求各地建设部门严格按照申报指南的要求,由专人负责组织示范工程的申报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一五"、"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中都将发展可再生能源做为重点任务。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的大力推动下,国家实施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河南共批准了21个示范项目,其中地源热泵示范项目20个。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力的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地源热泵在河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联合推进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作分三步走:第一步是项目示范,第二步是城市及县级示范,第三步是全面推广。目前已有371个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包括太阳能光热、光电和地源热泵项目;有111个光电建筑示范项目,重点引导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发展;有21个示范城市及38个示范县,统筹兼顾城市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实施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落实建设部,科技部提出的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和建设部、财政部组织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项目的要求,保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与“双百”示范工程申报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检测与监测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发,为逐步转变建筑能耗消费模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下发了系列激励政策,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规模化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能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为实现节能量化的目标,同时为促进中国建筑能效标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进行检测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检测、监测和验收三方面内容进行了阐述,通过项目的检测与监测,检验项目示范效果,为项目验收提供依据,对促进建筑能源系统高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和《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实施方案》日前出台。在近年来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的基础上,我国将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同时,将以县为单位,实施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示范推广,引导农村住宅、农村中小学等公共建筑应用清洁、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4.
《重庆建筑》2016,(7):9-9
正近日,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评审,重庆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工作顺利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专项验收。重庆市于2009年12月被列为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要求,重庆市以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为重点,完成了24个、307万m~2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经国家和省级能效测评机构  相似文献   

15.
《水务世界》2008,(1):1-12
为推进“十一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引导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技术发展,加强对建设部、财政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技术支撑,依据《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9号)、《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细则》(建科【2002】222号),以及实施《建设事业“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的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建设部“十一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目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情况,做好相关技术在叮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中的推广应用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十一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引导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技术发展,加强对建设部.财政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技术支撑,依据《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细则》和实施《建设事业“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的要求,建设部决定组织编制《建设部“十一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试行)。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相关示范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近日,对全省2011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潸况,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情况主要做法及下一步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和梳理,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9.
沪建市管[2009]72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贯彻《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213号)和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评审办法〉的通知》(财建[2006]459号)、《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6]460号)、《关于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管理的通知》(财建[2007]38号)文件精神,保证本市列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20.
(据《节能信息》报导)6月30日国家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的《关于组织申报2008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通知》提出,重点支持7类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这些项目包括:1.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供应生活热水(高层建筑)及太阳能供热制冷技术;2.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光电转化技术;3.利用太阳能公共区域照明技术;4.沿江、海、湖地区利用地表水源热泵供热制冷;5.地质条件适宜地区利用土壤源及水源热泵技术;6.利用污水源热泵供热制冷技术;7.利用太阳能与热泵复合供热制冷技术。通知指出,为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优先支持技术先进且节能效果显著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鼓励推行能源服务机制。国家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