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1 毫秒
1.
基于盈亏修正思路,提出一种二阶连续B样条闭合曲线迭代拟合算法,解决闭合曲面截面线重构问题。该算法在非均匀B样条曲线迭代拟合基础上,加入曲线闭合和二阶连续性等约束,迭代得到曲线控制点以拟合闭合曲线。最后以扭曲叶片截面线轮廓实例验证了算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曹利新  游洪 《机械》2003,30(4):49-50,62
分析了B样条曲线的光顺拟合方法,针对按截面测量所得数据,将B样条曲线光顺拟合的方法扩展到B样条曲面的光顺拟合,并给出了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B样条基本理论及应用B样条曲线进行曲面重建的理论,在车身逆向设计的实例当中,从汽车发动机盖点云数据的获取及其处理,在应用B样条生成网格曲线以及重建曲面几个方面,给出了曲面重建的具体方法,并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散乱数据截面线的曲面重构算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一个新的散乱数据的曲面重建算法,该算法采用一组平行平面去剖切点云,除恰好位于该截面上的数据点之外,如果一数据点与某一截面的距离小于给定的距离域值,则将其投影到该截面上,把上述点通称为用距离域值来确定截取点:将每一张截面上的截取点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成B样条曲线,然后对生成的一组B样条曲线进行处理,即统一节点矢量、重新参数化和起点相对应,重新拟合一组闭合B样条曲线,再对其运用蒙面操作,从而构造一张曲面。  相似文献   

5.
运用NURBS曲线拟合算法将节点插入算法应用到动叶片截面型线造型中,采用UG软件中的NURBS样条曲线构造器功能在多个截面上准确绘制出动叶片的截面曲线造型,并利用NURBS曲面造型模块生成烟气轮机动叶片的实体模型。对零件结构特点进行工艺分析,运用UG的加工模块进行加工仿真,生成刀具轨迹并进行试验加工,为后续烟气轮机动叶片的数控加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姚运萍  盛晟  王薇 《机械制造》2013,51(2):24-26
对叶片曲面重构进行了研究,应用了一种曲面重构的蒙皮方法,根据三维空间的一系列叶片测量点列,采用三个步骤重构出叶片NURBS曲面:首先利用B样条插值拟合的方法构造截面曲线,其次在各截面线之间建立特征对应关系,最后基于截面特征相容利用蒙皮技术重建特征曲面,可准确再现叶片造型特征,并达到极佳的品质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蒙皮曲面生成时截面线相容性处理所带来的数据量过大问题,提出一种蒙皮曲面重构方法.从三次B样条曲线插值入手,基于垂距对自由曲面自适应数据采样,构建物体外形轮廓曲面.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截面线相容性处理所产生的大量的冗余控制顶点,在用户定义的精度内实现数据压缩和光滑的曲面造型.最后,应用该方法给出一个完整的基于逆向工程的蒙皮曲面构造过程.  相似文献   

8.
江本赤  韩江  田晓青  夏链 《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5):2016-2021
提出了一种面向截面测量数据的B样条曲面拟合算法。首先对原始数据点列进行降噪处理,然后遴选出曲率优势点,并将其作为初始的轮廓约束点,得到插值于约束点的初始曲线。再在需改善拟合精度的区域增加约束点,直至获得满足精度要求的B样条曲线。最后以约束点数目最多的曲线为准,在其余的曲线上增加差额数目的约束点,并进行平均弦长参数化,构造出B样条曲线簇,最终获得B样条拟合曲面。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压缩曲面模型的控制顶点数目,具有较高的曲面重构效率。  相似文献   

9.
胡志刚  余周 《机械设计》2005,22(9):60-62
以水平直元线法的犁体曲面形成原理提取型值点,用均匀B样条曲线反算公式反算数列控制点,用均匀B样条曲面正算公式定义犁体曲面并裁剪。用Visual C++和OpenGL进行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10.
车丹 《汽车零部件》2013,7(1):60-64
在CAD软件的实际运用中,曲线主要采用B样条曲线,曲面主要采用B样条曲面。如果对B样条曲线和曲面的数学理论有一些基本理解,则对曲线和曲面的创建与控制就会有较大的帮助。不同的CAD软件会采用不同的B样条算法。讨论了Auto-CAD、CATIA和Rhino三种类型的CAD软件中的B样条曲线。并结合CATIA中自由曲面模块中的相关操作,进一步说明非均匀有理多项式B样条曲线在CATIA中是如何运用的。为CATIA曲线及曲面的相关学习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寇汉萍 《机电工程技术》2009,38(9):86-88,149
利用钢卷退火温度曲线以及煤气和空气消耗量曲线,得到了单台罩式炉退火过程中的抽风量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系统抽风量,与实际抽风量比较表明,抽风量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值一致。  相似文献   

12.
一种废弃物回转窑焚烧炉的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陈全明  薛东卫  赵运武 《机械》2004,31(2):48-49
阐述了一种用于处理废弃物的回转窑焚烧炉的创新设计,该设计摒弃了传统回转窑焚烧炉采用的端头进风方式,实现了在回转窑窑体上的分段进风,可以降低回转窑焚烧炉的过量空气系数和烟气产量,提高回转窑焚烧炉的燃烧性能。该设计还可以有效地防止灰渣堵塞进风孔道,且垃圾在回转窑内不会发生熔渣现象,是一种适用于处理危险废弃物的焚烧炉,现已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3.
锅炉尾部受热面的硫酸腐蚀被称为低温腐蚀,尾部受热面区段的烟气和管壁温度比较低.从低温腐蚀的形成以及使用燃料和水温方面阐述了锅炉设备低温腐蚀的原因及有效处理锅炉腐蚀现象的措施,有效的防止了锅炉设备低温腐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乙烯裂解炉管典型工况的分析,建立了炉管在渗碳、蠕变共同作用下的时变应力场的计算模型,并模拟计算了HK40和HP材料炉管在1173K工况下服役时的碳浓度分布、应力分布及蠕变损伤分数。结果表明:炉管外壁开裂主要是渗碳诱发应力所致;计算得到的炉管失效方式、位置和寿命均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该模型可以用来计算炉管损伤程度,还可以预测任意给定工况下炉管的剩余寿命。  相似文献   

15.
基于TDLAS的烟气中CO浓度混合取样式在线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燃煤锅炉烟气中不完全燃烧产物CO是燃烧效率监测的重要依据,其存在浓度高、波动剧烈、分布不均匀等特点,采用TDLAS技术中波长调制光谱结合稀释法对烟气中CO浓度进行了混合取样式在线监测。首先基于谐波理论推导出4次谐波与1次谐波免标法测量公式,其次对CO激光器频率调制和光强调制的相位差及电流调谐系数进行了标定,并采用标准气体结合直接吸收法对赫里奥特池光程进行了测量,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浓度与谐波比值曲线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实验验证。最后将该装置应用于燃煤电厂,将省煤器出口烟道分为6个区域,各区域安装一个稀释取样探头,在稀释取样过程由于降低了烟气露点无需做除水处理,6路经过稀释后的烟气混合后进入赫里奥特池后实现免标定高精度测量。该监测装置实现了连续稳定运行,运行中使用Testo350便携式分析仪与现场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二者测量结果一致,误差小于1×10~(-6)。  相似文献   

16.
紧密结合目前我国电站锅炉风烟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降低锅炉风烟系统运行参数及提高风机实际运行效率两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降低电站锅炉风机能耗的技术和措施。内容涉及风烟管道设计方法的改进、选择与风烟系统相匹配风机的方法等,且不仅从风烟系统设备本身,还从电厂实际运行控制方面提出了节能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Matlab的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变风量系统(Variable Air Volume)是利用改变送入室内的风量来实现对室内温度调节的全空气空调系统,它的送风状态保持不变。采用数学软件Matlab中的Simulink对单风道变风量宁调系统进行仿真模拟,介绍了建立房间模型并使用Simulink创建窜内环境、控制风阀、PID调节器模块的过程,得到室内温度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8.
以流体动力学为理论依据,阐述了大型矿用挖掘机风道压力损失的计算方法。以35 m3挖掘机通风除尘系统为例,建立了风道模型并计算了风道的沿程摩擦阻力及局部压力损失,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35 m3挖掘机风道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For given data points on different cylindrical section curves of marine propeller during the design period, the fair fitting method with the least squares of the cubic B-spline curve has been used to form cylindrical section curves with different radius. Then the control points of the cylindrical section curves were used as new data points to process fair fitting in another direction, and the pressure surface and the suction surface of the propeller can be acquired at last. Aims to overcome dis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machining method of propeller, such as lower machining precision and efficiency, repeated clamping, and limited machining scope, a new machining method—the second order osculating machining method—has been presented. By using this method, not only the cylindrical cutter and the machined surface can keep line contact, but also the propeller can be machined with one clamping. It’s very suitable for the machining of propeller with larger projected area ratio and the machining precision and efficiency will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