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车身骨架结构模态参数反映客车车身固有振动特性.而振动特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客车的使用寿命、乘坐的舒适性和行驶的安全性.本文通过对车身骨架进行有限元建模,而后将其导人MSC.Nastran进行自由模态的分析,计算出了该客车车身骨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模态,最后对所计算的模态数据进行了分析,为该车车身的进一步动力学分析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团体客车车身骨架的静、动态特性,建立某型团体客车车身骨架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施加合理的约束及载荷;在典型的四种工况下进行静态分析,并根据车身骨架的应力云图预测出薄弱部位;对车身骨架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得到其固有频率和相应振型,为车身骨架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客车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并对3种上部结构方案的客车车身骨架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得到客车车身的前12阶的振型与固有频率。初步推测侧倾振型所对应的固有频率高的客车具有更好的侧翻性能。参照欧洲ECE R66法规要求,建立客车侧翻仿真有限元模型,利用显式非线性有限元求解器LS_DYNA对客车侧翻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侧倾振型频率高的客车在侧翻过程中其侧窗立柱变形量最小,具有最好的侧翻安全性能。通过模态分析可对客车侧翻性能进行初步评价,有利于缩短客车研发周期。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某客车的乘坐的舒适性和操作稳定性,利用CATIA建立了该客车车身骨架的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其进行模态特性分析,将得到的模态数据参数加以验证,评价了其动态特性,并为客车车身后续结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计算,采用其提供的优化方法对车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选取车身骨架总质量为优化目标函数,状态变量选定为整车扭转刚度及车身低阶固有频率,设计变量选取为车身骨架主要型材的截面参数.最终保证客车在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减轻车身自重.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HyperMesh软件中建立了一款12米长的纯电动公交客车车身骨架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多种典型工况下的结构分析。根据结构分析的结果,找出了车身骨架结构设计的不足,对于纯电动客车车身骨架中的部分结构进行改进优化设计。通过对改进后的车身骨架进行结构分析并与原方案进行对比,验证了结构优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客车推力杆附近车身骨架断裂问题,结合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运用Hypermesh、Nastran有限元分析计算软件,对客车的车身骨架建立有限元模型;结合设计的要求及分析的经验,分3种工况分析,研究车身骨架断裂问题的原因,并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对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客车紧急制动时,车身骨架受到纵向载荷和垂向载荷综合作用,车身骨架的断裂处正好位于高应力区域;在断裂处延展加强板,增加矩形管支撑,断裂处的应力降幅50%;采用优化后的结构,在路试中未发生推力杆附近车身骨架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相关设计标准,运用UG软件对客车车身骨架进行了三维模型简化设计,并应用HyperMesh软件对该客车三维骨架进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前处理;将经过处理的有限元模型导入ANSYS软件进行各工况的静力学分析及模态分析,最后确定所设计客车结构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公路客车车架与车身骨架的强度和模态特性,建立车架与车身骨架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施加合理的约束条件和载荷,在典型的四种工况下进行了强度分析,并根据车架与车身骨架的应变云图预测出薄弱部位,得到车身的固有频率和相应振型,为车架与车身骨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客车骨架有限元模型,在紧急制动、极限扭转和紧急转弯工况下,对车身骨架结构进行了静态分析,得到了车身骨架结构的应力、位移、扭矩和弯矩分布情况。对车身骨架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低阶模态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结果表明:车身骨架大应力主要分布在车身的底架,而其它部位的应力值都较低。车身低阶固有频率处于允许工作频段内,具有较好的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雷达天线座车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雷达天线座车系统风压中心风速时程数值进行模拟,得到脉动风荷载时程样本。随后对车架进行模态分析和风载响应分析,得出车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和应力分布情况,为雷达天线座车在风荷载作用下车架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全承载式客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立了全承载式客车车身骨架及顶盖蒙皮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并完成了车身结构的参数优化设计。将车身结构总体积作为优化目标函数 ,以车身骨架主要型材的截面参数为设计变量 ,选择整车扭转刚度及车身低阶固有频率等约束条件构成约束条件。优化后对车身强度和刚度进行校核 ,以检验优化结果的合理性 ,确保客车在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减轻车身自重。  相似文献   

13.
由于作动力源的电池箱质量较大,使得电动客车整车受力状况与燃油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分析了车身结构在弯曲工况、扭转工况、紧急制动工况和急转弯工况下的强度,同时分析了弯曲工况和扭转工况的刚度。分析结果显示,在一个后轮悬空时工况下车架后部受力状态最为恶劣,但是强度和刚度仍能满足要求,在其他工况下车身结构强度和刚度水平较高,整车结构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半承载式大客车车身骨架的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四种典型工况下的强度、刚度特性.并通过静态应力与形变测量实验,获得车身骨架的应力和形变的实际状况,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为寻求切实可行的车身骨架结构优化途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动态工况对客车车身骨架的影响,建立了客车车身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重点研究了车身骨架结构在动态弯曲工况和动态扭转工况下的瞬态响应。从车身骨架瞬态响应分析中可以看出:车身骨架最大应力值为247.7 MPa,没有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扭转工况下的最大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呈"抛物线"状,而弯曲工况下最大应力随时间波浪振动、逐渐减小,最大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呈"马鞍"状;无论是扭转工况还是弯曲工况,其Z向速度在波峰时均为零,此时加速度达到最大值。由此验证了该客车设计的合理性,所得结果可直接为该款客车的进一步优化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振动舒适性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车体动态特性分析入手分析研究摩托车振动舒适性。以某125摩托车为例,采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摩托车车架、车架挂发动机的模态特性,建立了一种有效的简化了的车架挂发动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发动机对车体动特性的影响,以及车体动特性与激励的匹配关系。针对该车架提出了改进方案,模态分析表明车体结构模态特性得到了改善。整车平顺性道路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车架较好地改善了整车振动舒适性。  相似文献   

17.
以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构架的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介绍了构架结构模型的建模技巧、建模过程、建模单元特性以及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技巧。根据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对构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自由模态分析,通过计算得出了构架前16阶模态的固有振动频率和振型模态,确定了构架结构的动态特性,指出构架中振动的薄弱环节。为构架动态特性的改进设计和有效地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提供了参考,对进一步构架的动力学分析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某型客车车身骨架几何实体模型与碰撞有限元模型;基于著名的显式动力分析程序LS-DYNA,对其正面碰撞过程进行了求解分析;并在现有商业建模软件的基础上,讨论了碰撞仿真建模中的一些应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验证在汽车全流程开发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依托某公司在研车型项目,对工程设计阶段的新能源车辆车架数据进行设计校核及性能验证,基于HyperWorks有限元分析平台,首先对车架进行模态分析,考查其低频特性及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分析车架在起步、制动、转向、转向制动、垂向冲击等五种典型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