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兴富 《汽车零部件》2010,(7):69-70,73
通过凸轮测量实例.时凸轮测量时的测头转换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凸轮测量的测头转换中,随意改变设计要求测点位置的现象不容忽视。测头转换不应改变设计要求,即测头转换应遵守设计测点位置不变原则。  相似文献   

2.
针对凸轮测量选择测量基准和确定测量位置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参照国家标准GB/T1182—2008的通则要求,从发动机凸轮升程和转角是非线性函数关系入手,论述了凸轮基准选择原则和确定凸轮测量位置(起始转角)的方法,以及对凸轮测量中的测头替换,测点布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凸轮测量选择测量基准和确定测量位置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参照国家标准GB/T1182-2008的通则要求,从发动机凸轮升程和转角是非线性函数关系入手,论述了凸轮基准选择原则和确定凸轮测量位置(起始转角)的方法,以及对凸轮测量中的测头替换,测点布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凸轮测量实例,对凸轮测量时的测头转换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测头转换不应改变设计要求,即测头转换应遵守设计测点位置不变原则。  相似文献   

5.
对数学模型未知的凸轮轮廓测量,通常采用均匀分度测量法,测量时间较长、精度差、数据量大,为后期数据分析带来不便。凸轮曲线为规律曲线,有着严格的数学模型,没有必要对轮廓上全部点位进行测量。基于以上原因,为了提高凸轮轮廓曲线的检测速度和精度,较好的反应凸轮轮廓信息,提出了基于三坐标测量机(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CMM)的凸轮轮廓自适应测量方法。测点分布及数量由凸轮轮廓本身物理特性决定,测点数量明显降低,测量结果可反映轮廓光顺度,测量过程成闭环形式,自动计算探测矢量。实际测量结果表明,自适应测量法操作简便,效率高,精度可控,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测头切换所引发的凸轮当量转角、当量升程的求解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强调指出,凸轮测量时,不能因为测头切换改变设计受检点的位置,即测头切换应遵守凸轮测点位置不变原则。  相似文献   

7.
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盘形凸轮的制造方法和凸轮从动件性能的动态质量之间在统计学上的重要关系。本文设计和制造的凸轮动态试验装置(CDTF)在调速和负载控制的条件下运行,可以采用各种技术加工而成的凸轮。动态试验的内容有:从动件的切向和法向加速度,从动件的切向和法向力,滚子的滑移也可以精确的测量。在凸轮试件运行之前,凸轮表面粗糙度可以由霍曼尔(Hommel)T—20S表面粗糙度测试计进行测量。跑合期后,在测量力、速度和加速度的情况下又可得到表面参数。加速度和力的数据可转换到频域。所有的试验均是随机的,数据要进行方差分析,以求得加速度有效功率谱和凸轮试件表面粗糙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的凸轮试件是由连续数控制造技术采用1/°、1/2°、和1°的数值步长加工而成。试验结果表明:铣削和磨削的凸轮的动态性能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没有由于数值步长的不同而引起差异。一种可以替代铣削凸轮整体淬硬的热处理方法(离子氮化)已经显示出在动态性能方面有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对孤面分度凸轮进行测量是保证其质量的重要手段,基于坐标测量机开发了弧面分度凸轮几何形状测量软件,可对各类弧面分度凸轮进行测量.从测量原理、测量项目、软件流程、软件功能与应用实例五个方面,介绍了基于CMM所开发的弧面分度凸轮测量软件.该软件具有参数输入、自动测量、误差评定、报表打印、数据保存等功能,可应用于弧面分度凸轮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采用非设计要求测头进行凸轮测量所引发的当量转角-升程的求解方法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行凸轮测量时,不能因为采用了非设计测头而改变凸轮设计受检点的位置,即测头切换应遵守凸轮受检点位置不变原则.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严重磨损的凸轮,用三坐标测量机接触式测量,提取凸轮轮廓的数据,然后导入Pro/E软件进行模型重建和局部修正,在UG软件中完成了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实现了凸轮的快速反求.利用WENZEL三坐标测量机的自动测量封闭自由曲线功能,减小了提取凸轮轮廓数据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圆头锁眼机是夹克衫和西服等高档服装加工的关键设备,凸轮机构是该机的核心机构,针杆复合凸轮是其中最重要、最复杂的凸轮,凸轮曲线的测绘是圆头锁眼机消化吸收项目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直接测量方法存在不足.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在分析美国REECE104-100型圆头锁眼机系统的基础上,采用间接测量方法,通过测量凸轮机构输出点的坐标值,计算出凸轮轨迹曲线,为圆头锁眼机的凸轮设计及国产化提供了一套简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利用凸轮轮廓上一些点的升程对转角变化"敏感",一些点"迟钝",即升程对转角变化"敏感"的特性,探讨凸轮测量基准及凸轮测量位置的求解方法和求解程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凸轮轴磨床磨削工件凸轮和反靠凸轮靠模的过程、凸轮靠模轮廓曲线的形成、补偿反靠凸轮靠模的方法、标准凸轮轴的刮削及补偿量的确定、凸轮靠模的检测与评定等方面 ,论述了凸轮靠模的设计、制造与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各杂志所发表的关于凸轮测量的文章,所讨论的均是凸轮的顺序测量,有关凸轮的逆序测量(实物凸轮的测绘——反求方法)的讨论尚未见到。因此,笔者探讨凸轮的逆序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由于凸轮测量基准和凸轮的工作基准不重合,凸轮升程测量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凸轮工作时从动件(挺柱)的运动规律。采取测量数据工作基准校正的方法来排除偏心的影响,从而使测量数据真实反映凸轮工作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6.
在建立滚珠型弧面凸轮连续传动机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弧面凸轮的啮合模型,并进行了齿面接触特性分析。弧面凸轮啮合传动时接触形式表现为球齿面与马鞍面之间的点接触,对点接触形成的椭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其方向和尺寸。利用曲面上任意点处主曲率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接触点处主曲率的变化规律。计算了接触区域最大压应力,分析了弧面凸轮连续传动时接触中心最大压应力的变化规律。所得结论对进一步研究滚珠型弧面凸轮连续传动理论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完善滚珠型弧面凸轮传动机构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The indexing table was developed for angle measurements on machine tools. The measuring techniques, which have been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re currently available in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to calibrate the angle measurement. The measuring principles of each equipment are outlined and their capabilities are also discussed. The new indexing table using 6 points kinematic concept and employing ball and vee grooves location wa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to calibrate angle errors of rotary tables using a laser interferometer.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was evaluated to manufacture the accurate vee grooves. A special cam wa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to translate rotation movement into lift-up and rotation movement. A CNC machining centre and indexing head were used to manufacture the cam. All parts of the new indexing table were manufactured with a manufacturing tolerance according to drawings, squareness and parallelism checked to obey the 6 points kinematic concept. Also these factors controlled the repeatability of the new indexing table. After installing the new indexing table, the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using rotary table operating in both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orientations.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凸轮基圆的圆心与凸轮装机后的回转中心不重合 ,即凸轮基圆的偏心对凸轮升程测量 (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 )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证了若给定运动的速度曲线具有不同连续点时凸轮的实际轮廓,将产生交 或跳跃间断。这样,在不连续附近就不能实现给定的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