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菜的烹调万法很多,其中爆炒和滑炒是较常用的两种。对这两种菜肴成菜的要求,老一辈厨师有一句经典的话:“菜完滋汁干”。这一要求不仅是评定成菜质量的标准,也是对厨师事调技术水平的检验,还是体现这两种菜肴风味特色的保证。 那么,我们在烹制爆炒和滑炒菜肴时,怎样才能达到“菜完滋汁干”这一要求呢?对此,笔者有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现在就将这些经验和心得体会整理成文,以供同行们参考。 1.注意原料的选择 “菜完滋计干”的重点是“汁干”,似乎不需要对原料过份地讲究。但是,原料中的含水量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菜肴汤汁…  相似文献   

2.
滑炒是用动物性原料做主料,经加工切配成丝、丁、片、条等形状后,再码味上浆,入锅以中油量或小油量旺火快速烹制,最后用兑汁芡的方式收汁亮油。滑炒最能体现川菜小煎小炒不过油、不换锅、急火短炒、临时对滋汁、一锅成菜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滑炒的讲究     
紫编 《美食》2010,(10):28-29
滑炒,是将加工成丝、丁、片状的原料经码味上浆,再放入油锅滑熟后,用少量油在旺火上急速翻炒,最后用对汁或勾汁成菜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烹制的菜肴滑嫩柔软、色泽鲜艳、味美鲜爽,因而在中式烹调中应用最较广。滑炒技法看起来简单,但如果你想真正掌握它把滑炒菜肴做好,就得重视从选料到烹制成菜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小煎兔是一道传统川菜,我刚入厨时就学会了怎么制作。此菜制作起来并不复杂,但对厨师的基本功要求很高。净兔肉先剞浅十字花刀,再切一字条,随后用精盐、料酒和蛋清豆粉拌匀,入六成热油锅中炒至散籽吐油,随即投入泡椒段、姜米、蒜米和葱片,炒香后下青笋条和芹黄段炒匀,最后烹入用酱油、白糖、醋、味精、醪糟汁和鲜汤对成的味汁,待收汁吐油时,淋香油起锅。成菜质地嫩爽,成鲜微辣,是一道受人欢迎的家常菜肴。  相似文献   

5.
赵国 《烹调知识》2010,(9):40-41
随炒,即我们常说的小煎小炒,是原料经腌渍码味、上浆.在大火、少量热油中快速翻炒成菜的一种独特技法。该技法一锅成菜。不换锅、不过油,成菜迅速.菜品收汁亮油.风味芳香醇浓.质地嫩滑爽口。随炒技法既不同于一次加热成熟法“生炒”,又不同于二次加热成熟法“滑炒”。是介于一次加热成熟与二次加热成熟之闻的一种技法,风格独特,操作难度较大。我在长期的制作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奉献给同行。  相似文献   

6.
抓炒,是将刀工处理后的原料先腌渍入味,再挂糊油炸,最后与调好味的芡汁炒匀成菜的一种方法,成菜具有色泽褐红油亮,明汁亮芡,质感外焦里嫩,味道咸鲜微甜酸等特点。用抓炒鱼片,抓炒里脊,抓炒腰花,抓炒大虾等菜肴。抓炒菜肴的操作程序一般可分为选择原料,刀工处理,腌渍入味,挂糊,油炸,调制味汁,回锅成菜等步骤,这里,我就把制作抓炒菜的技术关键写出来,以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7.
滑炒方法:将经过上浆的小型原料,先投入温油锅中滑散至熟呈洁白色时,倒入漏勺内沥油,再用少量油在旺火上急速翻炒,最后以对入味汁或勾水粉芡成菜的方法,称为“滑炒”。 成菜特点:色调素雅亮丽,口感滑嫩柔软,味道鲜美浓香。如滑炒虾仁、五彩龙凤丝、双冬鸡条、沙茶鸡片、银芽里脊丝、腰果鸡丁、尖椒鱼片、鱼香鲜贝、滑炒龙虾球等菜肴都是用“滑炒”法烹制而成的。 原料选择:原料的好坏是制作滑炒菜的首要关键。制作此类菜的主料适宜选用质地鲜嫩的动  相似文献   

8.
川菜的烹调方法有:炒、煎、烧、炸、腌、卤、熏、泡、蒸、炖、焖、煮、拌、炝、醉、煸等几十种。川菜炒制时不过油、不换锅,一锅成菜,不勾芡汁;成菜后油亮无汁、色泽红亮、味香而醇。  相似文献   

9.
滑炒是餐厅及家庭运用最多的一种烹饪方法。滑炒也是川菜最有特色、运用最广的一种炒法,最能体现出川菜烹调中的单锅小炒,小煎小炒,不过油、不换锅、临时兑滋汁、急火短炒、一锅成菜。滑炒是采用动物性原料作主料,经过加工切配成丝、丁、片、条等小型原料,先经码味上浆,在旺火上以中油量或小油量快速烹制,最后用兑汁芡收汁亮油的烹调方法。滑炒类菜肴具有柔软滑嫩、紧汁亮油的特点。在原料的组合上,可以是单一原料或者两种以上的主料,也可以是主辅料配合式的。常用主料有鸡、鱼、虾、猪瘦肉等。要炒制好滑炒类菜肴,需要一定功底和技巧。很多…  相似文献   

10.
滑炒是餐厅及家庭运用最多的一种烹饪方法。滑炒也是川莱最有特色、运用最广的一种炒法,最能体现出川莱烹调中的单锅小炒,小煎小炒,不过油、不换锅、临时兑滋汁、急火短炒、一锅成莱。滑炒是采用动物性原料作主料,经过加工切配成丝、丁、片、条等小型原料,先经码味上浆,在旺火上以中油量或小油量快速烹制,最后用兑汁芡收汁亮油的烹调方法。  相似文献   

11.
豆腐营养价值高,而且物美价廉。在此介绍用西各方法制成的豆腐菜,希望您能在欢这种新尝试。一、朱砂豆腐原料:熟咸鸭蛋2个豆腐500克黄油50克咖喱粉10克黄瓜丁25克白醋、盐、芥末汁、胡椒粉各适量作法:1.将热威蛋剥皮,蛋白切丁,蛋黄与豆腐一同碾碎成泥。2.炒锅内放黄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咖哩粉偏炒出香味,人蛋黄豆腐泥、黄瓜丁、白醋、盐、齐末汁、胡椒粉、蛋白丁,偏炒均匀出锅。特点:成辣爽口,色泽艳丽。二、把捧豆腐原料:豆腐250克红糖25克桔计200毫升姜末、炸土豆条各适量作法:1.豆腐切成大片,火锅蒸出蜂窝孔,取出后切…  相似文献   

12.
泰汁花蟹选用活花蟹1只,约500克,切成12块,下锅中炒,加入姜、蒜、泰汁炒熟。味微辣、微酸。时价,点菜率85%。台湾蛋黄肉选用上等猪五花肉,加入进口蚝油、冰糖等搅制后,加入咸蛋黄炖制而成。口味香浓,肥而不腻。每例32元,点菜率85%。名人国际大酒店热销菜  相似文献   

13.
熘 熘菜需两步完成。第一步先将挂糊或上浆原料用中等油温炸过,第二步将芡汁调料等放入锅内,倒入炸好的原料,颠翻出锅。熘菜具有香脆、鲜嫩、滑软等特点。一般在第二步溜炒时宜用旺火,快速翻炒出锅。常见的菜肴有“焦熘肉片”、“醋熘白菜”。  相似文献   

14.
《中外食品工业》2006,(6):10-10
贝太: 2006年3月杂志的“当月美食”栏目有错.第一道腐乳空心菜应该是用白腐乳炒的。一般南乳用作焖肉、做点心等。只要是腐乳都可以佐饭、调味和蘸汁等.但炒通心菜就一定用白腐乳。文中彩图上的菜也显示是用白腐乳炒的,为什么文字表达又不一样呢?必须纠正一下,否则很难吃!  相似文献   

15.
邹静 《烹调知识》2006,(8):52-52
1.应在烹制将毕时放盐的菜 烹制爆肉片、回锅肉、炒白菜、炒蒜薹、炒芹菜时,在旺火、热锅油温高时将菜下锅,并以菜下锅就有“啪”的响声为好,全部煸炒透时适量放盐,炒出来的菜肴嫩而不老,养分损失较少。  相似文献   

16.
赵国 《四川烹饪》2010,(7):82-83
随炒,指的是把原料腌渍、码味和上浆后.在大火、少油量的热锅里快速翻炒的一种技法.该技法一锅成菜,不换锅,不过油.成菜收汁亮油,嫩滑爽口.需要强调的是.随炒技法既不同于一次性加热致熟的"生炒".又不同于二次加热致熟的"滑炒".而是介于"生炒"与"滑炒"之间的一种技法.今天.我就来把自己在随炒技法方面的经验给大家说说.  相似文献   

17.
沙茶酱是一种复合型调味品,它具有大蒜、洋葱、花生的复合香味,虾米和生抽的复合鲜味,以及轻微的甜辣味,营养丰富,色泽淡褐,呈糊酱状。沙茶酱用在烹调中,可直接作蘸料,也可用来调制馅料,还可与其它调味料配合调制成冷菜味汁和热菜味汁,适宜于炒、爆、熘、焗、烧、焖、蒸、煨、涮、灼等烹调方法。不过,像炸、煎、烤等需要较高温度成菜的烹调方法就不适合使用沙茶酱了(调入馅料除外)。  相似文献   

18.
姥海鸿 《四川烹饪》2006,(10):31-31
编辑老师:请问江苏名菜“炒软兜”是怎样制作的? 鳝鱼人馔,在江苏菜里边有很多,如炖生敲、大烧马鞍桥、响油鳝糊、生炒蝴蝶片、锅贴长鱼、炒软兜等。其中的炒软兜始于清朝咸丰年间,是以熟鳝鱼炒制而成的。因旧法汆鳝鱼时通常会先用布兜扎起来,然后才放人配有葱、姜、盐、醋的汤锅里汆熟,故名软兜.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炒软兜成菜后.由于鱼肉太软嫩,往往得用汤匙接着方能品尝,加之长鱼两端下垂.有如小孩胸前的兜带.故名.  相似文献   

19.
西红柿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按其生长期的长短,又可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个品种。西红柿肉厚汁多,酸中带甜,尤其适合炒、拌、腌等烹调方式。  相似文献   

20.
融合出新菜     
近几年,捞汁菜(又名捞拌莱)在凉菜家族里似乎成了一张王牌,而每年进入夏季,捞汁菜品更是卖得火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