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本体的元需求模型与元需求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大型信息系统需求的复杂性,从需求的元级概念出发,提出了元需求概念,分析定义了元需求的构成要素、要素间关系及特征;用模型的方法来表示元需求,构建元需求模型,并形式化地表示模型。引进本体概念,将元需求模型看做是一个本体,用本体网络语言表示元需求模型;借鉴本体构建方法,基于Protégé工具构建了元需求集。元需求模型及元需求集实现了需求获取与分析,为基于元需求的需求获取及分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九五"甩图板"CAD应用示范工程之后,在企业技术管理方面也逐渐产生了新的需求,先后有对电子图文档管理的需求(EDH),对工艺编制及工艺管理的需求(CAPP),对设计BOH管理及报表、设计过程管理、更改过程管理的需求(PDH),后来逐步形成了设计和工艺一体化应用的需求及技术部门实现多BOH管理的需求,以及对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CMMI模型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过程的目标和内容,研究和分析了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过程的具体应用及关键技术,结合CMMI模型要求提出了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实施方法用以指导项目组进行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4.
软件项目需求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件需求是软件设计及实现的基础,对于整个软件项目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介绍需求管理的必要性和复杂性之后,阐述了需求管理的目标和原则、需求变更管理和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地确定用户需求偏好及其优先程度以适应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最大限度 提升用户满意度,提出一种改进的产品用户需求配置方法。将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融入Kano 模 型中对用户需求进行归属分类,根据用户需求对满意度提升的贡献程度进行筛选,计算需求 满意度及重要度评价因子,建立产品用户需求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中通过采用模糊最优最劣法(FBWM)构造一致性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引入可能度概念实 现去模糊化,得到用户需求初始权重,并将需求评价因子作为初始权重的修正因子,将修正 后的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用户需求综合权重,以此为依据实现产品需求配置。以某企 业眼镜产品设计开发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眼镜及其他产品设计开发提供了用户 需求配置策略。  相似文献   

6.
软件需求工程-方法及工具评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文中从需求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出发,简单介绍了需求工程生命周期和需求规范等概念;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现有的有代表笥的需求工程开发方法和工具,对其中一些重要的方法及工具作了分类和评述,并指出了需求工程方法和工具开发与实际领域相脱离等不足之处;最后探讨了需求工程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web服务的发展,软件开发趋于更加快速与高效,其子领域需求工程的方法选取也变得越来越关键。面向对象的需求工程方法以建立对象模型及明确对象交互关系的方式来定义和沟通需求,对象之间相互独立,结构描述清晰,因此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及可维护性。本文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给出了一种全过程需求工程方法--OOWP,该方法在宏观上给出了从需求定义到需求迭代的整体流程,微观上以对象及对象间关系的分析建模为主旨,是一种可操作性强、科学性高的需求方法。本文也通过一个实例,电信运营商开放平台的系统需求分析来说明了OOWP方法的实际运用过程。  相似文献   

8.
敏捷建模(AM)是适应需求变化、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的新型建模思想,而RUP是Rational公司提出的一个通用的软件开发过程框架。本文分析了当前RUP实践的缺点及敏捷建模实践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敏捷化统一过程(AM-RUP),并提出了一种AM-RUP的需求建模过程——“总体概要需求获取,按需求优先级进行计划,小增量迭代式简单需求建模”。以社会保险系统的开发为背景,探索了基于AM-RUP的需求建模过程及技术。  相似文献   

9.
需求分析和用例建模是软件需求工程研究的热点,通过讨论二者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得到如何使用用例分析技术为捕获的软件需求建立简洁明了的逻辑模型的一般方法。首先介绍用例、软件需求、需求建模等基本概念,然后探讨软件用例建模的一般过程,最后结合实例给出了使用用例进行需求建模的实现方法及采用用例建模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0.
针对需求工程中非功能需求概念非常模糊甚至相互矛盾、非功能需求与其他非功能需求及功能需求之间的关系繁复而难以分析和建模、非功能需求与设计阶段制品之间的追踪关系模糊而不易记录和维护等问题,分析了与非功能需求相关的概念在需求分析阶段和体系结构设计阶段的表现形式,给出了一个结构化的非功能需求定义;规范了不同类型需求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建立了一个跨越分析和设计阶段的概念性非功能需求追踪管理框架,规范了需求分析和体系结构设计阶段与非功能需求相关的概念和制品之间的关系。提出的结构化定义以及概念性追踪管理框架明确地刻画了非功能需求概念的外延,为简化需求模型以及进一步研制系统化、实用化的非功能需求建模及追踪管理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在核电仪控系统领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正确定义核电仪控系统安全软件需求是核电厂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通过对软件需求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实现软件需求的正确定义。首先,从软件需求的来源入手。来源包括运行工况、产品性能、服务堆型等。然后,结合国内外标准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要求和实际案例,分别从软件应用功能、软硬件约束、性能要求、自监督、软件失效五个方面,分析软件需求需要关注的重点及难点。最后,利用软件验证与确认(V&V)的方法进行软件需求确认,形成核电仪控系统安全软件需求的分析及研究的闭环。在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系统地明确了软件需求,也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了软件需求的正确、有效。该研究为后续的软件设计及软件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顾客需求及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新时期顾客需求管理领域的先验性知识,对领域先验知识本体需求下的数据挖掘改进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究,并在后续文章写作中研究了挖掘算法的选择及设置约束条件等,以期能为新时期顾客需求数据挖掘有效性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顾客需求知识的共享.  相似文献   

13.
管理信息系统需求管理工具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需求过程的特点,针对现有的软件需求管理工具对此处理的局限性,结合国内从事软件开发的组织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需求生命周期模型RLMAMIS,并利用该模型研究并实现了一个面向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管理工具RM.net。详细阐述了这个需求管理工具所支持的软件需求分析过程及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由于对地观测的应用目标不同,各业务部门对遥感数据的需求存在差异。为了在多星协同任务规划中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提出的任务需求,构建了对地观测任务需求模型,整合了观测要素对于传感器的观测时限、空间分辨率和光谱需求,并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AHP)评估了卫星资源对于任务需求的适宜度;进而,提出了以任务需求适宜度及任务优先级为优化子目标的约束满足模型,通过遗传禁忌混合算法实现了时空谱一体化的多星对地协同观测。以“一路”重点区域南海及周边地区为试验区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取得的目标函数平均值及任务需求适宜度平均值较大,能够对成像点目标分配适宜观测的卫星资源。通过对比三种算法,本算法的运行时间较短,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5.
面向特定产品形态原型的多样化设计目标,提出用户需求细分表及产品形态群化的概念,并对两个概念进行定义和表达。以用户需求细分表为模板获取用户需求细分信息,以KANO模型为依据判定用户需求细分信息类型及相应权重,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用户需求细分信息群组化,即基本型需求群组、期望型需求群组和兴奋型需求群组。依据用户需求细分信息群组,定义产品形态群化的3种概念模型,并给出产品形态群化的流程模型。最后以电热水壶为例验证方法和流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需求工程过程中,引入组织学和社会学的思想和抽象概念,将软件系统视为一个组织或者社会,对软件系统进行描述、分析、建模。在需求过程中引入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将系统分解为成员、角色、环境、组织,用层次化的组织结构对系统的关键要素:成员、角色、交互、规则、目标、环境自上而下分解为层次子系统,将子系统关键要素映射为需求过程中具体的需求活动,用具体的需求活动及需求任务实现子系统功能,同时,对子系统及具体的需求任务进行聚集,得到系统全局组织结构,实现软件系统整体功能,为需求工程过程提出一种新的、自然的建模方法和形式描述框架。  相似文献   

17.
可信软件非功能需求的量化评估是可信软件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依据构件中非功能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设计结构矩阵及矩阵变换、运算的方法,提出了非功能需求贡献值的概念,建立了构件和非功能需求关系的相关阵列及具有统一标准和评判尺度的可信软件非功能需求度量模型,并结合该模型构建了一种用来判断软件非功能需求是否符合软件开发者和用户预期的评估决策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本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需求工程过程中,引入组织学和社会学的思想和抽象概念,将软件系统视为一个组织或者社会,对软件系统进行描述、分析、建模。在需求过程中引入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将系统分解为成员、角色、环境、组织,用层次化的组织结构对系统的关键要素:成员、角色、交互、规则、目标、环境自上而下分解为层次子系统,将子系统关键要素映射为需求过程中具体的需求活动,用具体的需求活动及需求任务实现子系统功能,同时,对子系统及具体的需求任务进行聚集,得到系统全局组织结构,实现软件系统整体功能,为需求工程过程提出一种新的、自然的建模方法和形式描述框架。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用例的软件需求建模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需求建模和用例技术是软件需求工程研究的热点,文中旨在通过讨论二者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得到如何使用用例分析技术为捕获的软件需求建立简洁明了的逻辑模型的一般方法。文章首先介绍了用例、软件需求、需求建模等基本概念,然后探讨了软件需求建模的一般过程,最后结合实际案例给出了使用用例进行需求建模的实现方法。整个过程侧重于需求的获取、用例分析和建模的实现,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用于描述软件需求的用例规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通过对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分析,提出老年人情感需求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并根据其需求特点,分析了现有产品的问题和老年人产品设计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