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主要应用于低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文中在超临界热力条件下对超临界水氧化过程进行模拟,力求实现能量的自补偿过程。通过应用Aspen P lus模拟软件建立模型对SCWO过程进行模拟,采用布雷顿封闭循环(CBC)系统来实现SCWO的能量自补偿过程。计算结果表明:SCWO能量自补偿过程损失的能量要远小于产生的能量(QR-QH>p),超临界水氧化CBC系统的能量自补偿过程是可以实现的,此过程环己烷的能量平衡点为2.4%。  相似文献   

2.
《化工环保》Vo1.24,No.2,2004,83~85临界水氧化(SCWO)是一种新兴的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由于SCWO为均相反应,可大大提高传质及反应速率,能在很短时间内将难降解的有机物氧化成CO2、N2和H2O等无毒的小分子化合物,因而,用体积小、结构简单的反应装置即能达到彻底氧化去除有机物的目的;另外,由于有机物在超临界  相似文献   

3.
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降解废水中的T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双君  刘玉存 《火炸药学报》2007,30(3):34-36,61
利用超临界水氧化(SCWO)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对废水中TNT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TNT.反应温度、停留时间是影响TNT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的增加,TNT的降解率显著增大.在反应温度为550℃、压力24MPa、反应时间120s的条件下,废水中TNT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9.9%.通过色谱-质谱(GC-MS)联用对超临界水氧化降解TNT的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间产物主要有三硝基苯、甲苯、硝基苯酚、萘、芴、菲、蒽、邻苯二甲酸正丁酯和庚烷、十二烷、十四烷等直链饱和烷烃,证实SCWO降解TNT的同时,发生了偶合、水解、异构化等副反应.探讨了TNT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1 概述 超临界水氧化(SCWO)法是一种新兴的废物处理技术,具有节能、高效、适用性强等特点。SCWO是对湿式氧化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技术的改进,是近年来兴起的绿色水处理技术。超临界水(T〉647.5K,P〉22.05Mpa)具有常态水所没有的特性,其溶解性强,扩散系数大,传质速度快,可作为超临界水氧化有毒有害有机物的反应介质,有机物、空气或氧气和水在25MPa和673K以上的温度可完全互溶,体系呈均相混合状态,在较短的反应停留时间内,99.99%以上的有机物可被迅速氧化成CO2、N2、H2O和其他小分子物质,该法用于有毒有害、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的处理尤其有效,氧化产物清洁且无需后续处理,符合全封闭处理要求,在较低的有机物含量下,可实现自热,启动运行后无需外界供热,因反应物混合均匀且反应温度高,反应速度大幅加快,故水的停留时间较短,所需反应器体积小,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5.
易怀昌  王华接  陆超华 《广东化工》2010,37(2):105-107,95
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水作为反应介质,来破坏有机物质的一种新型氧化技术。文章主要介绍了超临界水的特性和超临界水氧化法的原理以及其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6.
城市污泥超临界水氧化及反应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间歇式反应器中城市污泥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SCWO).实验表明:污泥COD去除率可达到99.98%以上,随反应时间增加、温度升高,污泥COD去除率显著增大;压力对过程无显著的影响;氧化剂过量倍数小于一定程度时,对污泥的去除率影响显著,超过此值时则几乎没有影响.应用SCWO能快速实现污泥的减量减容和无害化处理,脱水污泥完全氧化后的残余固体质量仅为脱水污泥的8%;在450℃,经过95 s的反应时间后,反应液的化学需氧量即可小于40 mg·L-1.此外,藉反应介质焓值的变化探索了污泥SCWO的反应热,获得了反应过程中能量平衡时,污泥的最大含水率和最小有机物质量含量的方程.结果表明:污泥中有机物完全氧化释放的反应热为21319.15kJ·kg-1,在400℃、26 MPa条件下,当污泥中有机物质量含量超过3.0%时,SCWO反应即能实现能量的平衡--自热.  相似文献   

7.
含乙醇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等温平推流反应器中乙醇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SCWO),反应温度475~550 ℃、压力22~30 MPa、停留时间0.6~63.7 s、氧气与乙醇摩尔浓度比4.56~9.09.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别是反应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随停留时间增大、温度升高,乙醇去除率增大,压力和氧气浓度变化对过程无显著影响.以幂指数方程描述乙醇SCWO动力学,乙醇和氧气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和0,计算值和实验值相差基本在10%以内.超临界条件下分别以过氧化氢和氧气为氧化剂时乙醇的氧化反应无明显差别,亚临界条件下过氧化氢氧化速率大于氧气.基于对此现象的分析,作者推测:无论以过氧化氢或氧气作为氧化剂,在超临界水中,它们之间可以通过一系列自由基反应迅速达到平衡,且各物种的平衡分布与初始分布无关,体系的主要氧化过程在平衡分布下进行.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具有反应速率快、处理效果好、不形成二次污染和去除效率高等优点。介绍了超临界水的特性和氧化反应机理,综述了SCWO在处理火炸药生产废水中的应用,并针对其存在的设备腐蚀、反应器堵塞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盐酸硫胺生产残釜液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临界水氧化中试装置对盐酸硫胺生产中排放的高浓度残釜液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80℃、反应压力为26MPa、氧化反应时间为300 s时,其COD去除率达到99.93%.处理后的排水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同时对残釜液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排放热流体的热值进行了计算,其值为1 867.81 kJ/ks,并对该热流体热能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双氧水超临界氧化对氨基苯酚模拟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连续流管式反应器中,以H2O2为氧化剂,在温度480~550℃、压力32~38 MPa及H2O2过量100%~270%的条件下,用超临界水氧化(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简称SCWO)对含对氨基苯酚的模拟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SCWO法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含氮有机物对氨基苯酚. 升高温度、升高压力和延长停留时间使COD去除率显著提高. 在550℃, 38 MPa, H2O2过量190%和停留时间229 s时,COD去除率高达98.5%. 在此条件下,SCWO总动力学对COD是2.13级,反应的活化能为29.3 kJ/mol.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甘肃省坪定金矿含金、砷高、金部分地赋存于脉石、脉石为碱性、属于难选难冶矿的特点,提出了氨水脱砷-石灰加压氧化-氰化新工艺.当原矿含金8.7g/t及13.0%砷时,砷可脱除95%,金可浸出85%.技术及经济指标预计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甘肃坪定金矿含金、砷高,脉石碱度高,砷矿物中雌黄、雄黄高的特点,研究了硫氨脱砷-铜氨催化氧化-氰化新工艺,采用了三种新技术,即稀氨水溶解雌黄、雄黄湿法转化为雌黄以及在氨水中氧化时用铜离子作催化剂.本研究为小型实验,结果为其后进行的3kg级扩试所证实。  相似文献   

13.
高海拔地区难处理金精矿的细菌氧化预处理及氰化浸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海拔地区某难处理金精矿含砷高的特点,采用细菌氧化预处理工艺,考察在一定工艺条件下,Fe, S, As脱除率及金的氰化浸出率,并对金精矿及氧化渣、氰化渣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Fe, S, As脱除率均达85%以上,金氰化浸出率为88.09%,说明对该类矿物采用细菌氧化预处理工艺具有可行性. 机理分析表明,细菌氧化金精矿是通过直接与间接协同作用机理;氧化酸液中和主要是将液相中砷以化学性质稳定的砷酸铁沉淀除去,将重金属离子等以氢氧化物沉淀去除.  相似文献   

14.
从多个矿坑、煤堆废水中富集中度嗜热浸矿菌,并在搅拌反应器中经过两年的长期驯化,获得能耐受高矿浆浓度和具有抗砷性的浸矿混合菌. 对浸矿混合菌进行耐高矿浆浓度的驯化,保持矿浆浓度为200 g/L,改变两种金矿的配比,提高驯化体系中砷含量,进行耐砷性驯化. 用驯化的浸矿混合菌对难处理金矿进行生物氧化预处理,矿浆浓度为200 g/L,砷含量为8 g/L,14 d时菌体浓度最大,达2′109 mL-1,22 d时砷浸出率为59.93%. 采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浸矿14和22 d时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发现存在Sulfobacillus sp., Acidithiobacillus caldus, Ferroplasma thermophilum和Pseudomonas sp..  相似文献   

15.
金精矿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金粉尘是一种有价值的二次金资源。在矿物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含金粉尘氰化脱除有害元素和提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粉尘属于难处理金矿石,砷、碳、铁对提金的不利影响是导致提金率低的主要原因。当NaOH浓度为6 moL/L时,对砷和碳的去除率分别为99.7%和60.6%;金浸提率为58.9%,仅比直接氰化提高了4.60%;在H2SO4质量分数为15%时,铁、砷和碳的去除率分别为33.7%、80.4%和12.6%,金的萃取率达到80.4%;在650℃、0.2 m3/h气流速率下焙烧4 h后,砷和碳的去除率分别为54.7%和95.0%,金的提金率达到84.5%。结果表明,碳对金从尘埃中浸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铁和砷。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中有关设备腐蚀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废物和废水处理技术。该技术是基于水的温度和压力均超过超临界值(673.3 K和22.12 MPa)时,水的物理性质发生迅速变化而得到的。此时超临界水拥有很强的溶解能力,是氧化分解难溶物质的一种理想均相介质。虽然目前该技术有很大的前景,但是腐蚀问题严重的阻碍了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本文在对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研究基础上着重对水溶液有关参数进行分析,希望通过调节有关参数来减小设备的腐蚀。其次,对超临界水氧化中耐腐蚀性的材料进行分析,以便研发出不同介质中的抗腐蚀性较好的设备。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加压氧化法预处理含砷金矿,由于加入木质素磺酸钠作表面活性剂,从而成功地用石灰乳液作为碱性物料预氧化含砷难冶金矿,获得金的氰化浸出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刘政  龚权君  白郁山  刘丹  刘巧梅 《应用化工》2013,(12):2225-2228
以天冬氨酸为营养辅助因子,研究其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及胞外多聚物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最大菌体量提高17%,生长周期缩短了15 h;培养至23 h时,Fe2+氧化速率比对照高66.67%,环境pH提前15 h达到最低点,并降低8.72%。培养25 h后,胞外多聚物中蛋白质含量增加21.95%,多糖含量增加9.19%。添加天冬氨酸可有效促进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缩短生长周期;其可能的机理为其促进了氧化亚铁硫杆菌胞外多聚物中蛋白组分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对高浓度含砷、铊的黄金冶炼酸性废水进行了氧化-二段混凝沉淀-絮凝处理研究,考察了氧化剂、混凝剂用量和pH值对去除效果的影响。最佳工艺参数为:30%H2O21.5 g/L、FeSO4·7H2O 4.5 g/L、FeCl33.75 mg/L、PAM 15.625 mg/L,pH=6~7。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砷浓度从298 mg/L降至0.013 2 mg/L,铊浓度从9μg/L降至0.021 9μg/L。处理后废水中砷浓度可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铊浓度可达到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20.
Precious metals are generally recovered from their ores by cyanide leaching. When the gold or silver are locked up in the mineral matrix, they remain unrecovered and the ore is classified as refractory to cyanidation. Ozonization in acidic media of an arsenopyritic-pyritic highly refractory gold concentrate (110 g Au/t) as a treatment prior to cyanidation was evaluated. While the conventional cyanidation of this concentrate recovers only 9% of the gold, a pretreatment with ozone before the cyanidation increases the gold recovery to 23%. The rest of the gold is in solid solution with the matrix. Even if this increase in gold extraction is not large enough to economically process this specific concentrate,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gold locked up in pyrite or arsenopyrite could be recovered by ozonating the ore before cyanid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