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供应链风险是影响供应链实践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采用故障树理论和模糊理论对供应链风险进行了分析,构造了供应链失效风险故障树,该故障树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三部分组成;分析了各个部分的失效原因,设计了正态模糊算子,阐述了供应链风险概率计算方法。针对一个供应链实例,采用上述方法对各个要素失效风险进行了定量计算,确定了供应链失效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2.
基于遗传算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虚拟企业风险规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虚拟企业是未来企业的潜在发展模式,虚拟企业的风险管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风 险规划是风险管理的重要阶段之一.本文针对虚拟企业缺少历史资料、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提 出了非线性整数规划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风险规划问题描述模型以及遗传算法与模糊综合 评价相结合的问题求解算法.实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够实现在一定风险费用 投入的情况下,通过优化组合风险处理措施,达到虚拟企业整体风险水平最低的目标,是虚拟企 业风险规划的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方法提取精度低与划分模糊的问题,提出基于极值理论的供应链采购风险度量方法。分析企业的采购流程特点,根据企业采购流程特点划分采购风险类型。并通过极值理论系数,提取企业供应链采购风险特征分布结果,完成基于极值理论的供应链采购风险度量。与传统风险度量方法相比,基于极值理论的风险度量精确度更高,能更详细并且准确地进行供应链采购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4.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软件项目风险评估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软件项目面临失败风险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软件风险评估模型,采用贝叶斯网络推理风险发生的概率,用模糊语言评估风险后果与损失的方法。实践证明,通过应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软件风险评估模型,加强了软件企业风险管理的意识,降低了失败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虚拟企业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杨永  蒋建华 《计算机仿真》2009,26(12):261-264
虚拟企业是21世纪企业的潜在发展模式,虚拟企业在帮助企业获得反应灵活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蕴涵了诸多的风险因素.在研究阐述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影响虚拟企业整体风险水平的各种因素,针对目前风险研究不足的现状,根据虚拟企业的特点,构造了虚拟企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虚拟企业风险评判方法,通过MATLAB神经网络工具对其进行仿真计算,并给出了一个实例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为虚拟企业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化的不断扩大,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国家、社会、企业各领域关注的问题。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由于风险的存在,因此,风险管理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的最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对信息系统动态风险管理模型、信息系统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的管理和基于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进行分析。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防止,从而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而为企业安全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7.
在随机需求条件下研究了由多个相互竞争的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市场组成,且零售商具有风险规避特性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通过对不同决策层级最优化行为的分析,分别得到各层级和整个供应链网络实现均衡的条件,并建立相关的变分不等式模型.运用拟牛顿算法对变分不等式进行求解,通过仿真分析了随机再制造率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对网络成员最优行为和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集的风险聚类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这些因素给社会决策、项目过程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和风险,因此有效的风险预测方法变得十分重要.根据风险项目的风险因素向量,利用模糊等价类的方法,对风险项目的历史数据进行模糊聚类,进而通过对新的风险项目和历史数据的模糊匹配实现了项目的风险聚类预测方法.分析和实践表明,该模型有效地解决了风险项目中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分类问题.该方法适合于政府决策、电子商务、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审判管理日趋精细化,法院对审判风险精准化评估的需求逐渐增多,其中,如何有效进行审判风险等级定量分析是精准化风险评估的核心问题。现有的机器学习、风险矩阵等方法由于存在历史数据有限、审判风险评估精度要求高等不足,难以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审判业务中。针对此问题,构建了基于模糊数相似度的审判风险评估模型,实现了多因素审判风险的定量评估。首先针对审判风险指标进行辨识,建立了基于AHP的多层级风险指标模型,以提升审判风险的分析粒度和评价客观性;然后,为了获取模糊风险测度,设计了基于混合输入的风险聚合模型,该模型应用流程信息来提高评估准确性,实现了审判风险指标的分类聚合;最后,构建了基于相似度算法的风险等级确定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排除人为因素和异常数据的干扰,实现了审判风险等级的精准度量。基于审判风险评估模型,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评估系统,该评估系统包括风险计算、风险管理和风险预警模块,通过在实际法院管理系统中进行集成和应用,该评估系统有效优化了目前局限于审限预警的审判风险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审判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以低碳产品销售为不确定市场环境为背景,以Stackelberg博弈理论为方法,以loss-averse为工具,构建了双第三方回收低碳风险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研究了制造商低碳减排能力、碳排放征税政策、销售商风险厌恶程度和废旧低碳产品回收市场竞争特性等因素的影响作用机理;揭示非合作博弈和协调运作下,订单数量、交易价格、低碳废旧产品回收价格等重要变量和节点企业收益、期望效用及整个链条收益的变化规律及隐含的经济意义与管理理念。设计正向渠道收益共享、逆向渠道风险共担契约,克服风险规避效应和双重边际效应的不利影响,实现低碳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协调;通过数值仿真研究和灵敏度分析,验证了低碳风险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的有效性及实用性,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开展低碳减排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由电商、受资金约束的农户以及龙头企业组成的农产品供应链,考虑农户破产风险和农产品的产出随机性,分别构建保险和风险分担模式下电商、农户和龙头企业的收益模型.分析每种模式下电商、农户和龙头企业的最优决策以及最优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风险分担模式下电商以及农户的收益始终大于保险模式;当风险分担因子超过一定值时,保...  相似文献   

12.
以多层网络理论为理论基础,将企业看成节点,企业间的关系看成连边,依据供应链金融真实的交易背景,建立供应链金融网络演化模型,试图为供应链金融提供新的研究方法。通过数学解析得到该供应链金融网络累积稳态平均度分布,利用计算机模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层网络建模得到的累积稳态平均度分布指数大于3,供应链金融网络呈无标度特性,供应链金融网络对供应链关系的依赖程度以及供应链金融网络新节点的连边数会改变网络的标度律大小,影响中枢节点的数量。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以及保理商等主体在参与应收账款保理时的最佳决策,在报童模型基础上,建立市场需求随机波动情景下供应链上游企业、下游企业和保理商期望收益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下游企业违约风险,并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可在保理情况下分别制定最优批发价格决策和最优订货数量决策,使得双方收益均超过不保理情况下的水平。当下游企业违约风险相对较小时,采取保理可以提高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各自的期望利润,同时降低批发价格,提高订货量。保理商选择的最优保理费率则随着下游企业违约风险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一般局域世界演化模型的基础上,文章使得企业节点的初始位置值呈现幂率分布,以体现节点企业的不同角色。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用位置值的大小和远近值来定义节点企业间位置吸引力的概念,并应用吸引力规则确定每一个新加入节点的局域世界。新节点与局域世界中的老节点之间采用节点度与节点强度的复合优先连接方式,弥补了优先连接仅仅依赖节点度值的缺陷,从而构建基于位置吸引力的加权复杂供应链网络局域世界演化模型。实验模拟了该复杂网络的生长、边的退出和节点的退出等动态演化过程,通过计算与统计整体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度和聚集系数等复杂供应链网络的重要参数发现:该复杂供应链网络的度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幂率分布形式,能够保证大多数节点的度较低和少数节点的度较高的重尾特征,同时具有较大的集聚系数和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的小世界特征。该研究工作为供应链企业在实践中构建供应链网络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更好地分析现实供应链网络的相关特性并识别重要节点以便对供应链网络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5.
依据通讯类电子产品供应链的特征总结了系统运作过程中出现概率较高的六类风险因素。以供应链中某品牌运营商向供货商提出生产计划订单为核心驱动,借助于Petri网这一具有良好可实现性的动态系统建模工具建立了通讯类电子产品供应链的Petri网主体简化模型。通过灵活设定所建模型的Simulink仿真运行参数,模拟运行过程中多种状态变化,对通讯类电子产品供应链进行了风险预测,仿真分析结果可为后续决策策略的选择提供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16.
Because the supply network of an enterprise should be flexible enough to capture and overcome market dynamics, one of the major concerns of global enterprises is to make their supply network reconfigurable. Although many strategies for flexible management of a supply network have been proposed, especially for mitigating supply network risks, it still remains unclear how to apply the strategies to a supply network and how to reconfigure the supply network.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flexibility strategies in a dynamic global market environment on the structure of supply network, and proposes a method of reconfiguring the supply network of an enterprise to cope with its flexibility strategies. A reconfigurable supply network model is proposed, and flexibility strategies are classified, and critical indices of strategies are defined. In the proposed model, each business actor is defined as a network node and each node has its own goal. A node optimizes its goal to reduce and overcome the risk of market environments. The result of optimiz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supply network structure is reconfigured dynamically.  相似文献   

17.
战时后勤物流中心直接服务于前线部队,其“配送能力”和“敌袭风险”是配送决策的关键因素;但其服务流程繁琐,不确定性大,是典型的复杂离散事件动态系统,难以全面、准确、直观进行描述。采用系统仿真方法,依据实际作业流程,对普通排队Petri网进行扩展,构建带有风险因素的排队Petri网物流中心模型;通过仿真实验,研究不同模型参数对物流中心能力影响,发现瓶颈原因,并得出配送能力与风险评估值,综合决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能力评估,瓶颈原因发现,风险评估和综合决策上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scribes a distributed dynamic model of enterprise systems via a network of elements which are abstractions of biological membranes. Membran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ctive sites controlling the flow of substances correspond to local feedback laws in the elements of the supply chain of the enterprise. Flow conservation and chemical reactions of substances across the membrane are abstracted to represent component flow interaction in the supply chain. The model characteristics are illustrated with a simulation example. This model methodology is completely encodable. It provides a blueprint for highly automated model generation of enterprise systems, and for on-line generation of continuous repair implementations of planning, scheduling and execution applications. The proposed embedded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allow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divers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because a given criterion is approximated by a generic criterion via the penalty method. The control system also satisfies network element constraints and inter-element synchronization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