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制备了一种单组分室温硫化表面可修饰性有机硅密封材料。在通用的酮肟型有机硅密封材料组分中,添加自制的含有氰基、仲胺基的硅烷改性剂,可明显改善油溶性醇酸漆和聚氨酯漆对有机硅密封材料的可涂覆性及储存稳定性。添加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同时在水溶性丙烯酸乳胶漆中添加适量的硅丙乳胶,可显著改善水性丙烯酸乳胶漆对有机硅密封材料的表面可修饰性。表面可修饰性有机硅密封材料可用作普通有机硅密封胶的底涂。 相似文献
3.
4.
汽车底盘系统使用的有机硅材料通常为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RTV)有机硅密封胶和双组分加成型有机硅基热界面材料。介绍了脱醇型单组分有机硅密封胶的RTV和紫外光(UV)固化反应机理,以及双组分加成型有机硅基热界面材料的传统固化和UV固化反应机理,指出使UV固化型有机硅密封胶、有机硅基热界面材料产品达到传统固化产品的性能是今后研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6.
聚醚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有机硅乳液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含氢硅油(PHMS)、烯丙基聚醚(PE)为原料,氯铂酸-异丙醇为催化剂制备聚醚改性有机硅(PMS)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其对不同黏度二甲基硅油(PDMS)的乳化性能;并利用红外光谱、全自动界面张力仪等对其进行表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合成的较佳条件为:m(PE)/m(PHMS)=1、90℃反应5h、催化剂用量(Pt)2.0×10-3%,该条件下PHMS的反应转化率高达93.5%.PM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8.5×10-6mol/L,表面张力γCMC为29.5mN/m,对二甲基硅油具有优良的乳化作用.所制有机硅乳液(SAF)对十二烷基磺酸钠起泡体系具有良好的消抑泡性能,且在10~90℃温度范围、酸碱条件下,均可持续保持消抑泡活性. 相似文献
7.
8.
9.
10.
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由于具有良好的光学和化学性能,以及加工简单、价格便宜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微流控芯片研究领域.但PDMS的高疏水性以及它对如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具有较强的表面吸附特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目前,基本上都是通过修饰的方法来改善PDMS表面亲水性能.按照PDMS经处理后恢复疏水性的时间长短,将PDMS表面修饰的方法分为暂时性修饰方法和永久性修饰方法;也可以按照对PDMS处理的原理分为物理修饰方法、化学修饰方法以及将两者相结合使用的方法.总之,各种方法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实际处理时,仍要考虑到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概述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针对PDMS表面修饰的方法,包括它们的基本原理、修饰效果以及相关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支链型乙烯基硅油改性的端乙烯基硅油为灌封硅橡胶的基础胶,并分别以沉淀法和气相法白炭黑进行补强,研究了不同用量和品种白炭黑补强对灌封材料的黏度、力学性能、粘接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401-1500/411-4800=100/15时,灌封材料黏度适中并且力学性能较好;沉淀法白炭黑加入量在20phr~25phr时,灌封材料具有较好的工艺性能,拉伸强度最大值达到2.27MPa,剪切强度最大值达到4.64MPa,电绝缘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13.
低模量室温硫化有机硅密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不同低模量高延伸率室温硫化有机硅密封材料,并考察了扩链剂类型和用量、固化温度和时间对材料性能和交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酰胺型扩链剂效果明显;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硫化对力学性能不利.30℃硫化7天交联度可达到80%以上,各种力学性能均可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15.
含支链型端乙烯基硅油室温固化灌封硅橡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粘度为1500mPa·s(401-1500)、7000mPa·s(401-7000)的直链型和粘度为4800mPa·s(411-4800)的支链型端乙烯基硅油复配体系作为灌封硅橡胶的基础胶,筛选出较好的基础胶配比,并以沉淀法和气相法白炭黑进行补强,研究了不同用量和品种的白炭黑补强对灌封材料粘度、力学性能、粘接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础胶配比为m(401-1500):m(401-7000):m(411-4800)=100:20:15时,灌封胶粘度适中且固化后力学性能较好;当沉淀法白炭黑用量为25phr时,胶料粘度为48500mPa·s,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2.27MPa,剪切强度达到3MPa以上,电学性能优良,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用KH-550对氧化石墨进行改性, 再对其进行还原, 获得功能化石墨烯(FG), 未经干燥的FG经超声处理后可以稳定分散在质量比9∶1的丙酮/水混合液中; 在高速搅拌和超声分散条件下, 将FG分散液分散到室温硫化(RTV)硅橡胶中, 固化后得到纳米FG(nano-FG)/RTV硅橡胶复合材料。采用FTIR、TEM、SEM、XRD和DSC分析了FG及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 KH-550连接到石墨烯片层表面上, 使其片层起皱、折叠, 部分发生了剥离, 层间距增大到3.46 ; FG经过超声处理后剥离成透明至半透明的片层; nano-FG/RTV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断面结构为褶皱结构, 不同于纯硅橡胶, 也未出现微观相分离; 与硅橡胶相比, 复合材料的Tg、Tm和结晶度均有所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nano-FG对RTV硅橡胶具有明显的补强效果, 当nano-FG质量分数为0.5 %时, nano-FG/RTV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纯RTV硅橡胶提高了一倍多, 达到了0.43 MPa; 断裂伸长率也提高了52%, 达到了265%。 相似文献
17.
选用实验室自制的碳包覆纳米铜颗粒(Cu@C)为导热填料,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体,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碳包覆纳米铜颗粒/室温硫化(Cu@C/RTV)硅橡胶导热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BET法、热导率测试仪、热重分析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及邵氏硬度计等方法和手段,完成Cu@C纳米颗粒填料的微观形貌分析和比表面积测定,并研究了Cu@C填料在低填充量下(30%)(质量分数,下同)对于Cu@C/RTV硅橡胶导复合材料热导率、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C纳米颗粒为球形、包覆型核壳结构,平均粒径在50 nm左右,其比表面积为69.66 m2/g。Cu@C/RTV硅橡胶导热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Cu@C纳米颗粒填充量的增加而增大;填充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可达2.41 W/m K;加入Cu@C纳米颗粒填料能够将RTV硅橡胶的热分解起始温度提高到422℃,并延缓其最终分解温度至625℃;随着Cu@C/RTV硅橡胶导热复合材料中Cu@C纳米颗粒填充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下降趋势,而100%定伸应力和硬度则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聚氨酯改性有机硅含氟涂层表面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涂层表面与液体的润滑性能,探讨了表面结构对表面能的影响。发现基料与填料复合制成的涂层,表面粗糙会极大地影响涂层的表面能各分量,基料和填料复相构成的表面,使表面能各分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加和。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原位填充白炭黑法增强甲基丙烯酸(酯)改性RTV胶粘剂,选用IR、SEM等分析方法对增强改性RTV胶粘剂的结构、分散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部分白炭黑与甲基丙烯酸(酯)改性硅橡胶形成共聚物,白炭黑分散非常均匀。将增强改性RTV胶粘剂粘接JOB9003炸药时,剪切强度明显提高,达到3.5MPa,白炭黑含量在1%~2.5%时补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