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现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新发展,促进高等学校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加强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教学建设,全面适应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部决定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正式立项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经过近两年的工作,新世纪教改工程的项目研究与实践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刊将从这一期开始,建立“新世纪教改工程”专栏,陆续刊登这一方面的文章,供读者学习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国家教委在组织开展“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的同时,决定组织实施“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国家教委在发布改革计划的通知中着重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特别是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很多基础学科领域的理论体系有了重大发展与变化,也使工业领域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与此同时,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却在几十年内变化不大,相当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陈旧,工程实践训练有较大削弱。所有这些,都迫切要求加快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期望经过若干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国工科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小组的委员们率先开展国外无机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这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也是十分艰苦和细致的工作,对于指导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参考价值。本刊为此特辟专栏“国外教材比较研究”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半个多世纪以来,化学科学突飞猛进,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从描述为主到实验与理论并重的发展阶段,正朝向分子水平的全面进军;同时化学与其它众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成为当今社会发展高科技领域的强大支柱。面向21世纪,社会对未来工程人材的知识、能力、素质都有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如何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已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由国家教委组织实施的“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已经正式起动,我校为此专门组织了课题组,分三条线(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构思工科化学系列课程的改革。现就理论教学改革的探索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现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新发展,促进高等学校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加强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教学建设,全面适应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部决定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正式立项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经过近两年的工作,新世纪教改工程的项目研究与实践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刊将从这一期开始,建立“新世纪教改工程”专栏,陆续刊登这一方面的文章,供读者学习和讨论。本期内容主要围绕项目“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新体系的实践、完善和推广”组织。  相似文献   

5.
在世纪之交,原国家教委制定和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工科本科专业目录的研究和修订是该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适应“通才教育”,向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按大类培养方向发展。作为学校的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面对新形势提出的新挑战,通过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学习讨论,根据我校目前状况和自身的条件,在面向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石油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战略指导思想,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才能确立21世纪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制定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用正确的指导思想来制定培养目标和规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涉及面很广,包括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等等。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目标是学校对所培养人才质量要求的综合规定,它是学校的教育目标,学校的全部工作都是围绕着实施培养目标而进行的,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它可以有不同的层次、类型以适合不同的需要。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制定是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向。 我国跨世纪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应有三个依据,一是依据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二是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三是依据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和现状。  相似文献   

8.
化工原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需求与差距 近年来,国家教委关于实施“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计划”的通知,为教学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对照化工原理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笔者认为,目前化工原理教学现状距离国家教委的要求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不但是生产力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高等工程教育实施工程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改革工程教育结构与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重要依据。再过10年,人类将跨入21世纪。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呈现怎样的特点?将取得怎样的成就?我们的高等工程教育应如何依据这种发展,建立科学的专业结构与人才知识结构,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着力研究的战略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正以潮涌之势在全球展开。“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国家教委组织的《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是高瞻远瞩的举措,我们必须跟踪化工高等教育改革的国际趋势,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高等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变传统的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变共性教育为因材施教,对培养目标实行多元化、动态化管理,以建立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新体制,培养出大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高素质的跨世纪化工高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1.
石油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更确切地说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在21世纪的教育中能处于领先地位,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不足,和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研究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是当务之急并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西南石油学院化学工程系承担的《石油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GJ60104-4)是国家教委于1996年6月批准的《石油行业类主干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GJ9601)的子项目。该项目在罗平亚院士的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12.
面向21世纪《化学反应工程》教材的框架设计和内容选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一、教材的特色《化学反应工程》教材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所确定的重点教材之一。根据余国琮院士主持的“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方案要求,该系列教材均须达到培养基础厚、专业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化工专业人才,加强实践环节,较大幅度减少课时,强调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于是我在编写这本教材时作了如下的框架设计和内容选择:1.本书与过去的化学反应工程类教材相比,扩大了教材的专业面,扩充到同时面向高分子化工、生物化工和电化学工业生…  相似文献   

13.
《面向21世纪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的研究课题,是华东理工大学于1998年9月立项的校级重点研究课题。该课题既是以天津大学为牵头单位、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7校为主持单位和参加单位,由天津大学余国琮院士主持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化工类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有机组成,又具有学校的鲜明特色与“亮”点。余国琮院士主持的研究课题,形成了“面向21世纪化工类人才培养方案”: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课题,更侧重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亦即“培养方案”的贯彻实施中涉及的一系列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的深层次问题,具有优势互补的特色。本刊本期选载了部分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4.
1.前言 关于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平稳、健康且有较大力度的体制改革时期,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体制改革是关键,体制改革的成功为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改革是核心,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倾注大量的精力加以研究。 人类即将跨入辉煌的21世纪,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就化学工程而言,我们应该如何把经过探索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带入21世纪?我们应该如何把一个教学质量更高、办学水平更高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带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15.
在本世纪的最后几年,高等教育界都在思考着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给予研讨高等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注人了新血液;国家教委启动的“211工程”,给予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兴起以有力的推动与促进。面向21世纪,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新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适应于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必然形成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重点。它既涉及到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的转变,也涉及到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认真研讨,反复思考,力求形成科学的决策,更好地发动与组织全校师生员工投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实践,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面临世纪之交,高等教育界都在关注着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问题,都在进行“跨世纪的思考”。面向21世纪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挑战,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与完善,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新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适应于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必然形成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重点。它既涉及到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的转变,也涉及到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认真研讨,反复思考,力求形成科学的决策,更好地部署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之间交叉渗透趋向综合,社会经济发生急剧的变革,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积极投入改革定能培养出适应这种迅猛发展和急剧变化的高素质、有竞争力、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其中包括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国家教委不失时机地抓高等教育的全方位改革,及时推出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计划,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化工类)就是其中的一项。在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策划和进行过程中,我们走访了本校大部分化工类专业(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环境化工……)的专家和学者,就基础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座谈。深刻感受到工科化学系列课程的改革,日益受到广大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工科化学系列课程的改革在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然科学课程中的素质教育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课程结构改革和课程教育的渗透等已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经调查研究,现就上述问题谈一些我们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更确切地说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在21世纪的教育中能处于领先地位,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研究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是当务之急并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原国家教委1996年6月批准立项的《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组,由天津大学牵头,会同主持单位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以及参加单位大连理王大学、四川联合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余国琮院士的领导下,以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示为指针,认真学习我国关于教育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广泛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了国内外化工高等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举行了5次研讨会,形成了《面向21世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这个方案以传统教育思想的改革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卓越计划”是我国实施的高等工程教育重大改革项目,本文以临沂大学制药专业“卓越计划”为例,介绍“卓越计划”实施原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做法,以期对地方院校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机遇与挑战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的建设是继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之后,国家教委在工程教育方面组织的重大改革和建设项目,也是继国家教委实施“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立项计划之后的又一重大的教学改革举措。我校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九个化学教学基地建设单位之一,这是国家教委对我校化学系列课程改革、实验室建设、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研究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的肯定,这也是世纪之交给北京化工大学,尤其是应用化学系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既感到自豪,又感到压力很大。我们将把化学基地的建设作为培养高质量化工人才的新起点和深化全校教学改革的新动力,抓住机遇,全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