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机载通信系统中,将各个通信设备视为独立节点,通过CAN总线进行信息交换,有利于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与实时性,减少电气连线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AN2.0B的应用层协议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协议中报文格式的分配、大数据量的分段传输以及节点间的通信方式.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应用层协议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单一加密技术无法满足特定场合的安全性要求以及部队武器装备数据的涉密性质,提出了一种基于国密SM2椭圆曲线公钥加密算法与SM4分组加密算法的混合加密方案。与传统单一加密方案对比,该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方案扩散性最高可达到87.2%,安全性高,且加密解密耗时相比其他方案增加了19%。对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方案在安全性和时间复杂度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穿戴式辅助维修终端系统KD-PMA,其模块分为维修数据层,维修应用层和人机交互层3层.系统硬件包括头盔、背负单元及手持部分.该系统是集成元线局域网接口、条码扫描接口、视音频压缩传输、显示驱动、嵌入式操作系统、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用户认证与通信加密等功能的瘦客户PMA体系.  相似文献   

4.
CAN总线网络报文标识符编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N总线网络通信报文的标识符是报文接收过滤和总线仲裁的主要依据.报文标识符编码是应用层协议和应用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应用层协议标识符设计各有特点,提出一种标识符编码设计,可用于车载控制系统应用领域自定义协议,也可经过简单的映射支持几种常用的应用层协议.  相似文献   

5.
郭玉英  朱正为 《兵工自动化》2005,24(6):51-52,61
基于DVB的CA系统通过同密/多密等技术构建.在发送端以控制字产生伪随机序列,用公共加扰算法对音视频节目数据流加扰,并通过IDEA算法对加扰所用的控制字加密.在接收端用事先获得的已加密控制字解密并恢复原控制字,然后对收到节目信息解扰出正常节目.  相似文献   

6.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由物理、数据链路、网络、传输和应用五层组成.物理层节能,可通过降低节点发射功率实现.数据链路层中的媒体接入控制是该层的主导地位,其节能可基于CSMA和TDMA/FDMA的媒体接入协议考虑.网络层可利用数据聚合来提高能量和带宽的利用率,同时需精细资源管理.传输层和应用层则可分别通过简化传输协议和各应用功能达到节能.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对装定系统反应速度快和抵抗外界电磁波干扰的要求,提出了将具有高安全性的独特码应用于无源射频装定系统中的方法。利用独特码性质,提出独特码产生算法。设计并搭建射频装定系统,利用独特码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对该系统完成了通信距离、通信时间、抗干扰性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经独特码加密后的数据可以安全传输,有效提高了装定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
瞿霞 《四川兵工学报》2009,30(8):113-116
一种利用随机抖动对曾经JPEG压缩而后又保存为非压缩格式的图像进行前期处理,以消除JPEG压缩的兼容性痕迹,然后再对这类图像进行大容量隐写的方案.实验表明,该算法对曾经JPEG压缩而后又保存为非压缩格式的一类图像进行前期处理再利用其他隐写调制方法进行隐秘数据嵌入,可以成功对抗JPEG兼容性分析,且相对同类图像隐写算法,此算法简单,且嵌入容量大量提高.  相似文献   

9.
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系统,基于信息存储、通信信道、计算机病毒及电磁辐射等安全性分析.系统由网络操作、通信加密、路由器、防火墙、监测预警等系统组成.其加密包括节点、链路及端-端等加密.同时需在指挥自动化网络整体安全计划中加入其它防止威胁的措施,并加强人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一种区分路由频次的移动无线自组织网络混合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旭  何浩雄  彭进霖  宋顾杨  邵小桃 《兵工学报》2016,37(12):2308-2316
随着移动无线自组织网络在编队通信、应急通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呈现路由使用频次不同的现象,对此现有按需路由协议和主动路由协议固定不变的路由维护策略无法高效适用。面向路由使用频次不同的应用场景,基于按需距离矢量(AODV)路由协议,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按需策略和主动策略相结合的混合式路由算法,即通过源节点对每条路由使用频次的评估,将路由划分为高频次路由和低频次路由。对于高频次路由,运用主动策略维护;对于低频次路由,则运用按需策略维护。通过定性分析和仿真验证得出,相比AODV协议,该算法将数据包的端到端平均传输时延降低约20%.  相似文献   

11.
薛蔡 《兵工自动化》2003,22(6):40-42
网络管理系统由网管站、管理代理、管理信息数据库和网络管理协议构成.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包括管理信息结构(SMI)、管理信息库(MIB)和SNMP三部分.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系统由3Com Transcend NCS应用软件和SunNetManager通用网络管理平台构建.其底层为SmartAgent管理代理软件、中间层是针对Windows等和SNMP的通用网络管理平台SunNetManager,最上层运行网管站的Transcend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12.
基于MSP430的嵌入式Web微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MSP430F149的嵌入式Web微系统,将简化TCP/IP嵌入微控制器,借助CS8900A的I/O SPACE模式实现局域网和因特网的数据传输,并通过IE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CPU仿真调试由JTAG接口实现.其协议子集:链路层含IEEE802.3和ARP应答,网络层含IP和ICMP中的PING应答,传输层为TCP,应用层为HTTP.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战术数据链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应用背景,针对传统轮询协议存在的功能单一和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优先传输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优先级的轮询接入控制协议(PPACP)。该协议可以根据系统中站点的优先级别,设定优先级别最高的站点为网控站,其余站点为从属站。仿真结果表明,PPACP能够改善传统轮询协议存在不足,较好地适应战术数据链中对于最为紧急的作战报文的优先传输要求。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对PPACP进行设计,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该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赵辉  邓正伟  宋婵 《兵工自动化》2007,26(10):52-54
基于局域网的即时通讯系统,采用C/S模式,其局域网通信协议格式可采用用户登陆或、离线以及保持在线的的协议格式以及聊天信息的协议格式.系统服务端和客户端均使用Udpserver控件完成端口监控和信息发送.当通信双方达成通信共识后,音频数据以流的方式发送到另外一端并播放.视频数据传输方式与音频数据传输方式相同.服务器端可采用ACCESS或MS SQL SERVER记录系统日志.界面则采用RAIZE4.0和VCLSKIN3.86.  相似文献   

15.
网络编码理论因其在提高网络数据吞吐量及数据传输可靠性等方面的显著优势而成为网络研究者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主要对网络编码的原理,网络编码在光组播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光网络抗毁性中应用研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重点介绍了网络编码在光层组播中的算法和1+Ⅳ保护算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车辆总线测试设备仅能完成单一种类网络数据链路层传输性能测试,无法满足串行总线测试通用性需求的问题,在分析 CAN、1553B、MIC总线传输协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通用装甲车辆串行总线性能测试方法,并通过对 CAN 和1553B 性能测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物理层采样数据与软件译码方法可以实现对现有车辆串行总线性能测试通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为解决我军二代装备在状态感知、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偏低的问题,设计一套基于ARM+4G+传感器架构 的车载远程监控系统。以非总线装备车辆作为研究对象,介绍系统硬件各模块的功能及实现流程,对车载终端装备 信息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服务器端远程监控平台进行设计,完成系统总体搭建,并对系统进行实际测试。测 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装备信息非接触采集与远程实时传输。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导弹信息传输速度和处理综合信息的能力,设计一种基于改进型RM算法的弹上综合信息系统任务调度系统。从周期性任务、非周期性任务和瞬时过载3个方面对传统RM调度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利用测试验证系统进行了调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M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弹上综合信息系统调度需要。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型卫星IP网络,为深入研究国内外卫星网络协议体系及相关技术,按照分层设计的思想,重点从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阐述卫星IP网络协议体系研究进展情况,准确把握卫星IP网络协议体系发展方向,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天地一体化IP网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由物理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层及应用层组成.其核心部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采用本地数据库与远程分布数据库相结合、多级数据库级联的方式,通过网络或移动存储设备实现各级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交换.其体系结构以B/S结构为主,融合C/S结构,实现的关键技术涉及数据分片技术和分布式数据库同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