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目前我国原油降凝剂应用现状、研究成果和应用的种类,综述了降凝剂的工作机理,并对今后研究提出了建议:加强降凝剂机理研究,开发适用范围更大的新型降凝剂,研究低温降凝剂,降凝剂研究应与输油工艺紧结合等。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降凝剂的作用机理和种类。对目前常用的3种降凝剂对基础油的降凝效果进行了对比,考察了这3种降凝剂在车辆齿轮油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聚烯烃类降凝剂A在车辆齿轮油中的降凝效果优于聚酯类降凝剂B和降凝剂C,且降凝剂A对油品的表观黏度影响较后两者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目前我国原油降凝剂应用现状、研究成果和应用的种类,综述了降凝剂的工作机理,并对今后研究提出了建议:加强降凝剂机理研究,开发适用范围更大的新型降凝剂,研究低温降凝剂,降凝剂研究应与输油工艺紧结合等。  相似文献   

4.
国产降凝剂的发展及应用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国产降凝剂的发展情况目前 ,国产的降凝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1)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这种降凝剂是由乙烯和醋酸乙烯共聚而成。其中含VA40 - 5 0的产品对原油降凝效果最佳。我国在初期引进和研究的降凝剂多属此类 ,如F2 1降凝剂。(2 )三元共聚物。这种降凝剂是一种新型高分子降凝剂 ,它是由乙烯、醋酸乙烯和乙烯醇氧烷基聚醚聚合而成 ,如WHP即属此类。(3 )丙烯酸酯聚合物。这种降凝剂是由丙烯酸与高碳醇酯化后聚合而成 ,如GY系列降凝剂就属此类。2 几种国产降凝剂的应用(1)WHP降凝剂。WHP降凝剂是由石油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柴油降凝剂的发展历程及作用机理,并分别列举了二元、三元、四元共聚物柴油降凝剂及生物柴油降凝剂的研究情况,最后,指出了对目前国内降凝剂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降凝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氮气保护下,以摩尔比为9∶5∶1的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为单体,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在80℃下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降凝剂A);在甲苯溶剂中,120℃下分别用脂肪醇/脂肪胺对降凝剂A进行醇解/胺解,合成了降凝剂B/降凝剂C。考察了降凝剂A用于大庆原油降凝时所需的最佳引发剂用量;在大庆原油中分别加入0.5%(w)的降凝剂A,B,C,考察了不同降凝剂对大庆原油的降凝和降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降凝剂A的最佳引发剂用量为1.0%(基于总单体质量);降凝剂C在降凝和降黏方面都优于降凝剂A和降凝剂B,使用降凝剂C时大庆原油倾点降幅最高达14℃、黏度最大降幅为56.78%;脂肪醇/脂肪胺的碳数影响降凝剂对原油的降凝和降黏效果。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国外原油降凝剂的发展过程,详细综述了国外降凝剂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效果.从化学结构和化学类型上,指出国外降凝剂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具有梳状或鱼骨分子结构的二元和三元共聚物.分析了国外降凝剂的合成路线和化学结构,总结出4种降凝剂的改性方法,为我国降凝剂的合成与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原油降凝剂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概述了1967年以来世界各国原油降凝剂的研究发展概况,包括主要原油降凝剂类型、原油降凝剂降凝机理、某些原油降凝剂的制备方法和现场应用情况,其中包括我国在原油降凝剂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的部分情况。  相似文献   

9.
高含蜡柴油用PCH降凝剂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国内外降凝剂发展概况,分析了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生产的柴油对目前国内外降凝剂感受性差的主要原因,选择PCH降凝剂作为高含蜡柴油降凝剂。实验及工业应用表明,PCH降凝剂能有效地降低该厂柴油的冷滤点,当加入量为0.05%,调合柴油的冷滤点下降4℃,满足了油品的使用标准;并使柴油收率提高2%,经济效益明显。PCH降凝剂与现行国内外降凝剂产品相比,具有独特效果,对高含蜡柴油具有极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含蜡原油添加纳米和GY-2降凝剂的静态和动态稳定性进行研究,获得的新型纳米降凝剂在降凝、降黏及时效稳定性等方面优于目前管道使用的GY-2降凝剂;将新型纳米降凝剂进行现场试验,并与GY-2降凝剂进行对比,获得纳米降凝剂对含蜡长庆原油的降凝、降黏效果良好,经过二次热处理后油品物性稳定,经复杂热历史和剪切历史后纳米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各项指标均优于GY-2降凝剂,且具有5℃的节能空间;获得不同加剂量增加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二次加热温度及原油长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总结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断裂活动与盆地形成、构造演化、沉积发育、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以“断裂是控制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和分布的根本原因”为基本观点的“断裂控烃理论”。“理论”共三部分,即断裂控烃的论据、断裂控烃的主要观点、断裂控烃的科学依据。最后以松辽盆地为例说明断裂对天然气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具体的设计项目,介绍了离心压缩机房的平面布置、配管布置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使用CAESARⅡ计算离心压缩机管嘴受力。通过合理的设备平面布置、选择适当管道支吊架形式、位置和合理管道布置,满足设备的受力要求,满足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检、维修要求。  相似文献   

13.
Handwashing is relied upon in numerous fields as a primary means to prevent transmission of harmful pathogens. While handwashing is a key step in disease prevention, the factors controlling its effectiveness are not always well understood, and there are extensive variations in the methodology used to assess each of these factor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can impact handwashing effectiveness as well as the methods and results of studies evaluating each of these factors related to handwashing. Numerous methods are available to inoculate hands as well as to recover microorganisms from hands, and for a given method, experimental variables can be changed between researchers. These variations amongst methods as well as variations in report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can make it difficult to compare studies as well as challenging to accurately interpret the results between studies. Standardization of methods and reporting requirements are necessary to allow for comparison of studies so that more accurate conclusions about the handwashing process can be made. Therefore, the need for 1)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standardized handwashing test methods and 2) the formation of guidelines on the minimal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publication of handwashing experiments are consider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ASP驱油体系各组分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研究ASP驱油体系各组分对原油乳状液的影响,有助于改善ASP驱油体系,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以NaOH为碱组奇,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石油磺酸盐为表面活性剂组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为聚合物组分,考察了ASP驱油体系中的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以及无机盐等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实验原油,NaOH的质量分数为0.40%,石油磺酸盐的质量分数为0.02%,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质量分数为0.03%时,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较好。针对不同特性的原油,可按照ASP驱油体系各组分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来调整各组分的比例,从而达到最佳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及岩心观察、测井、录井与试油等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彬长区块延长组生 储盖组合及油气富集特征。 结果表明:研究区以长 7 油层组底部张家滩页岩为主力烃源岩,以长 8 - 长 6 油层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重力流砂体为储层,以长 9 -长 4+5 油层组间隔发育的半深湖- 深湖相暗色泥岩及页岩为盖层,构成了 4 套生储盖组合:长 7 生-长 91 储-长 9 上部盖(Ⅰ)、长 7 生-长 81 储-长 7 盖(Ⅱ)、长 7 生-长 72 储-长 7 上部盖(Ⅲ)和长 7 生-长 63 储-长 6 1+2 -长 4+5 盖(Ⅵ)。 根据 源-储配置关系及生储盖层叠置样式将生储盖组合划分为连续型(Ⅱ和Ⅲ)和间断型(Ⅰ和Ⅵ)共 2 类 4 套,其中连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张家滩页岩与有利储层展布和断层-裂缝系统发育程度; 间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油源断裂、源-储距离和有利储层展布。 连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 充注与保存条件均较好,比间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6.
以花椒叶提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原料制备了花椒叶沐浴液;测试了花椒叶沐浴液产品的性能及理化指标,并对产品的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将花椒叶提取物用于沐浴液,基本不影响沐浴液产品的理化指标和性能,具有明显的止痒效果,能改善沐浴液的用后感,对治疗皮疹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水杨酸和甲醇为原料催化合成水杨酸甲酯的实验中,考察了对甲苯磺酸、浓硫酸和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4-二甲氨基毗啶(DMAP)等在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DCC/DMAP的催化活性高,是较好的酯化反应催化剂,适用于催化合成水杨酸甲酯。还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合成水杨酸甲酯产率的影响。以DCC/DMAP为催化剂,甲醇与水杨酸摩尔比为1.2:1,在20℃下反应4h,水杨酸甲酯的收率可达到80.2%。  相似文献   

18.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地貌形成机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板块运动、水动力条件入手,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地貌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该区孔洞缝发育最有利的地带是溶蚀沟陡岸、凹岸及地势较高的缓坡带,其次是地势较高的残丘群,再其次是洼地周边地带、溶蚀洼地及斜坡带。指出本区古岩溶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以板块运动为动力,以隆起为背景,以断裂和水力条件,时间是关键,脚洞是大的孔洞发育带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二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高吸水性丙烯酸钠-N,N-双羟乙基丙烯酰胺交联共聚物。研究了共聚单体用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诸因素对共聚物吸水率、吸醇率、吸盐率的影响,及共聚物的吸水速度和保水率。制得的共聚物吸去离子水可达1484g/g,吸0.9%NaCl溶液可达687g/g,吸50%醇溶液可达705g/g。  相似文献   

20.
系统重构分析为一些难于用数学解析形式描述的问题、一些定性的质的关系与结构关系不断迅速变化的复杂异质系统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基础。系统重构分析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因素分析、方案评估和专家意见。由于受选区地质条件、地理环境、资源潜力等自然因素和政策法规、投资环境、市场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油气选区前景评价工作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多,单一指标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偶然性和不稳定性。应用系统重构分析,构建了油气选区前景评价系统模型,初步解决了评价研究中数据序列缺乏、非线性很强的分析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