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8个品种辣椒籽成分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个不同品种(定州新一代辣椒、朝天椒、益都椒、四平头辣椒、红安6号线椒、红龙13号金塔椒、新疆甜椒、印度TEJA辣椒)辣椒籽的主要成分、营养成分和抗氧化物质进行分析,为辣椒籽高值化的综合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辣椒籽主要含有膳食纤维、蛋白质和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40.10%~51.27%、17.30%~19.83%和11.53%~16.70%;辣椒籽中还含有16种氨基酸(15.16%~18.64%)、9种矿物质元素,其中钾含量达到7 790~11 566.67 mg/kg;不饱和脂肪酸占辣椒籽脂肪酸80%以上,其中亚油酸质量分数为7.04%~9.72%,占总脂肪酸72.20%~74.26%;VE、VC、酚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含量分别为1.27~8.01、0.24~2.36 mg/100 g、11.43~20.22 mg GAE/g、2.36~12.58 mg RE/g,辣椒碱类物质含量为0.07~5.21 mg/100 g。其中,新疆甜椒籽膳食纤维和VE含量最高,益都辣椒籽蛋白质、油脂和黄酮含量最高,印度TEJA辣椒籽具有较高的总酚和辣椒碱类物质。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在比较酸酯化和碱酯化预处理方法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湖南、广东、江西、云南、广西、海南6个地区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种类、相对含量和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油酸、芥酸、二十三碳酸和二十四碳烯酸外,酸酯化和碱酯化法处理后检测出的其他脂肪酸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酸酯化法更适合茶油脂肪酸检测。茶油中肉豆蔻酸、十七酸、亚麻酸、花生酸、芥酸和二十四碳烯酸的最高含量均来自于湖南茶油样品,分别为0.10%、0.11%、0.20%、0.09%、0.17%和0.07%;棕榈烯酸含量最高的是广东茶油样品,为0.12%;棕榈酸含量最高的是广西茶油样品,为12.97%;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样品产自江西,达15.58%;硬脂酸和油酸含量最高的样品均源自于海南,分别为3.74%和73.70%。油茶籽油在不同的产地其营养特性各不相同,广东和江西茶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5.33%和15.67%;云南茶油脂肪酸总不饱和程度最高,达85.74%;湖南和海南茶油稳定性较好,易于保存。该研究为了解我国油茶各主产区的茶油营养价值差异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美藤果及其果油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对美藤果及其果油中主要营养成分和风险成分(塑化 剂及多环芳烃)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对美藤果油的主要质量指标和特征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 地的8 个美藤果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为0.543~1.695 mg/kg、多环芳烃含量为111.65~282.21 μg/kg; 2 个美藤果样品的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44.70%和48.00%,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31.50%和29.46%;4 个美藤 果油样品中甾醇、VE含量分别为190.16~225.51 mg/100 g和177.99~208.14 mg/100 g;10 个美藤果油样品中塑 化剂含量为0.94~130.97 mg/kg、多环芳烃含量为207.92~1 139.47 μg/kg;4 个美藤果油样品酸价、过氧化值、 碘值、皂化值、磷脂质量分数分别为0.45~2.70 mg KOH/100 g、0.57~3.05 mmol/kg、189.98~193.39 g/100 g、 189.71~195.10 mg KOH/g及0.00%~0.10%;美藤果油主要由6 种脂肪酸组成,其中亚麻酸质量分数最高,占总脂 肪酸的44.28%~46.45%,亚油酸质量分数次之,占37.88%~40.19%,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92%以上。总的 来看,美藤果油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但不同的美藤果油样品中塑化剂及多环芳烃含量情况差异很大,个别油样中 塑化剂含量明显超出国标限量,因而油脂加工厂应加强对美藤果油生产中塑化剂的风险监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地区20?个芝麻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ic acid esters,PAEs)组分含量的检测分析,以及芝麻中PAEs在制油过程向毛油中迁移规律研究,明确芝麻油生产中原料和制油工艺对芝麻油PAEs风险的影响,以便准确制定PAEs风险防范和控制技术,确保并提升芝麻油的品质安全。结果表明,20?个芝麻样品均不同程度检出PAEs,国标限量控制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i(2-ethtlhexyl) phthalate,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isononyl ortho-phthalate,DINP)的检出率为100%,3 种组分和8 种塑化剂总含量(Σ8PAEs)分别为0.040~0.337、0.085~1.971、0.343~0.806?mg/kg和0.209~2.828?mg/kg,平均值分别为?0.137、0.560、0.559?mg/kg和1.165?mg/kg。对照国标DBP≤0.3?mg/kg、DEHP≤1.5?mg/kg、DINP≤9.0?mg/kg的限量指标,DEHP超标率为5%,DBP超标率为10%。芝麻原料中的PAEs随着制油过程向毛油中迁移富集,DBP、DEHP、DINP和Σ8PAEs在压榨毛油中的含量分别是芝麻中的1.16、1.03、1.11?倍和1.07?倍,在浸出毛油中的含量分别是芝麻中的1.49、1.27、1.24?倍和1.33?倍,脱皮芝麻毛油中PAEs含量比整籽芝麻毛油含量降低约20%,浸出毛油中PAEs含量约是压榨毛油1.2?倍。  相似文献   

5.
韩凯  李欣阳  赵相宇  羊镇涛  马跃  马婕  刘悦  回晶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2):163-170,177
为开发奇亚籽的营养价值,对黑、白两种奇亚籽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将其应用在饮料中。采用国标的方法测定基本营养成分,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分别测定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奇亚籽柠檬汁饮料工艺配方。结果表明:黑、白奇亚籽粗蛋白质、粗脂肪、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16.40%、28.32%、34.67%和29.10%、30.48%、26.65%;二者水分和灰分含量均低于10%。共检出16种氨基酸,黑、白奇亚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37和7.77 g/100 g,占氨基酸总量的32.92%、38.39%。以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为标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黑、白奇亚籽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82.82%和84.89%,其中omega-3占63.18%~68.37%,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饮料最佳工艺配方:浓缩柠檬汁添加量10%、麦芽糖醇添加量14%、结冷胶添加量0.15%、奇亚籽添加量3%和甜蜜素添加量0.02%。在此条件下,饮料感官评分为(88.5±0.71)分,可制得口感好、色泽明亮、体系稳定均一的奇亚籽柠檬汁饮料。综合分析奇亚籽作为一种新食品原料,其营养价值丰富,并通过优化饮料制作工艺,为其在饮料深加工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系统研究微波预处理对芝麻油风味、感官、营养和安全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微波产香技术在芝麻油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芝麻籽经不同功率(0、180、360、540、720 W和900 W)微波预处理6 min,再经液压压榨制得芝麻油。利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在芝麻油中鉴定出91 种香气活性物质。芝麻油的杂环类气味物质(吡嗪、吡咯、吡啶、噻唑、噻吩和呋喃)总含量与微波功率呈正相关,羰基类气味物质(醛、酮和酯类)总含量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芝麻油的烤芝麻味、坚果味、焦糊味、烟熏味和苦味感官强度逐渐增强,土腥味、木质味和生青味强度持续减弱。微波预处理芝麻籽的出油率(30.02%~31.93%)与功率呈正相关,显著高于生芝麻籽(24.89%)。微波预处理提高了芝麻粕的氮溶解指数(nitrogen solubility index,NSI)(由11.7%升至18.07%)和芝麻油中生育酚含量(由392.18 mg/kg增至462.92 mg/kg),且最高NSI和生育酚含量分别出现在540 W和700 W微波预处理后。芝麻油中芝麻酚(13.01~15.78 mg/100 g)、杂环胺(33.19~143.88 ng/g)和多环芳烃(0.40~9.03 ng/g)的含量与微波功率呈正相关,其中多环芳烃和杂环胺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量。综上所述,适度的微波预处理可以赋予芝麻油浓郁的香气,提高芝麻油的营养成分含量和氧化稳定性,同时提高芝麻粕蛋白的利用价值。因此,微波作为一种新型产香技术在芝麻油加工和芝麻粕蛋白的高值化利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收集12类不同品种食用向日葵葵籽为测试材料,测定不同样品千粒重、出仁率与含油量,在食用向日葵葵籽样品中滴加甲酯化剂进行气相色谱检测,依据标准品总峰面积确定食用向日葵葵籽出油率,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材料样品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分析结果显示:食用向日葵葵籽千粒重为43.37 g~205.87 g、出仁率为43.84%~75.59%;食用向日葵葵籽含油量33.08%~41.26%,出油率与含油量相比差距为1%左右。食用向日葵葵籽样品脂肪酸甲酯总离子图内出峰时间说明脂肪酸组成成分主要包括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以及亚油酸,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较高,基本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常见的4种豆子为原料,粉碎后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刀豆、花豆、大豆、红豆中的油脂,测定4种豆类植物种子中油脂的得率、理化性质、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除大豆外,其他3种豆类得油率较低,但是4种豆油在理化性质上都具有较好品质,符合食用植物油标准;在油脂成分上,4种豆油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较高,刀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达到了91.43%,但4种豆油中大豆油含量最高的成分是亚油酸,而其他3种豆油含量最高的成分却是油酸,刀豆油中棕榈油酸含量相当高,达到16.2%,且亚麻酸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收集了2014和2015年的油桐籽样本,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了单一年份、混合年份及单一年份不同含油率范围的油桐籽含油率近红外光谱(NIR)检测模型,并验证。结果显示单一年份模型对本年份样本有较好预测,而对另一单一年份样本的预测精度明显下降,而混合年份模型对各年份样本都有较好预测;同年份不同含油率范围样本所建模型,含油率范围大,则模型预测精度下降,但稳定性更好。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ARS)算法筛选出30个变量,并结合PLS对混合年份样本建模,既简化了模型,又提高了模型预测性能,验证集相关系数为0.929,均方根误差为1.765,相对标准偏差为3.31%。因此,建立油桐籽含油率NIR检测模型时,应收集不同年份、不同含油率范围样本,并结合特征波长,以建立预测精度更好、稳定可靠且适应范围广的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李聚源 《中国油脂》2003,28(6):43-44
对陕西线椒籽和新疆线椒籽采取溶剂萃取,制取线椒籽油。利用气相色谱法对线椒籽油进行了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线椒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7.7%;新疆线椒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9%,两者比目前常见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  相似文献   

11.
A study on the guar seeds (Cyamopsis tetragonoloba)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oisture content on the selected physical properties. Moisture contents of seeds were varied from 5.2% to 25.0%, dry basis (d.b.). Seed geometric parameters, such as average length, width, thickness, geometric-mean diameter, surface area, volume, increased but sphericity de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moisture content. The 1,000-seed mass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moisture content. Bulk density of guar seeds decreased linearly when moisture content was raised from 5.2% to 25.0% d.b. On the other hand, true density decreased till moisture content was increased up to 20%. Further increase in seed moisture resulted in increased true density, which has not been observed in other food grains. The porosity decreased till seed 15.3% moisture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further addition of moisture. Angle of repose, coefficients of static friction on three different surfaces (plywood, mild steel, and galvanized iron), and terminal velocity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seed moisture content.  相似文献   

12.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材料,与水进行模拟,在180 ℃条件下对马铃薯淀粉凝胶样品进行常压油炸,研究油炸样品中总油脂含量,以及各部分油脂含量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马铃薯淀粉凝胶体系油炸样品的总油脂含量、表面油脂含量和表面渗透油脂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油炸时间的延长,马铃薯淀粉凝胶体系油炸样品的总油脂含量和组织结构油脂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表面渗透油脂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表面渗透油脂含量在油炸样品总油脂含量中占据最大部分,其次是组织结构油脂含量,最少的是表面油脂含量。不同部分油脂含量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变化幅度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选取广西油茶重点产区河池、百色和梧州的主要油茶品种普通油茶、岑溪软枝油茶及大果红花油茶的种子为原料,石油醚为溶剂提取油茶种子的油脂及测定含油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油茶籽油试样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4个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油茶种子出仁率为53.29%~68.91%;干籽含油率为47.05%~59.51%;GC-MS共鉴定出14种脂肪酸,单不饱和酸含量为72.91%~80.11%,其中河池巴马软枝油茶籽油的单不饱和酸含量最高,为80.11%,主要成分是油酸;多不饱和酸含量为5.85%~9.14%,其中梧州岑溪软枝油茶籽油的多不饱和酸含量最高,为9.14%,主要成分是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3.62%~17.95%,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和硬脂酸;同时,广西油茶籽油中含有少量的9,10-环氧-十八碳烷酸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新收获的国产大豆在后熟期间油脂的粗脂肪含量、酸价、过氧化值和脂肪酸组成来探究后熟期间大豆籽粒中脂肪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后熟过程中,大豆的粗脂肪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度过后熟期则逐渐下降,粗脂肪含量从初始的19.25%升高至21.30%,在30 d达到最大值后缓慢下降;大豆酸价及过氧化值均为上升趋势,且大豆酸价及过氧化值均与大豆油脂肪酸的比值呈负相关;油酸和亚油酸的相对含量呈负相关,亚油酸和亚麻酸的相对含量呈正相关。通过研究发现后熟期间大豆籽粒脂肪含量有了显著升高,对于生产实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3 种芍药属植物种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探索3 种芍药属植物种子开发及综合利用前景。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及其他多种测试手段测定3 种芍药属植物种子的千粒质量、籽壳和籽仁含量、籽粕含量、籽油含量及组成、籽壳及籽饼粕中主要化学组成及含量。结果:凤丹籽、紫斑籽和芍药籽3 种芍药属植物种子千粒质量分别为280.16、263.64 g和187.68 g;3 种芍药属植物种子籽壳含量占种子质量31%以上,籽饼粕含量占种子质量37%以上;饼粕中均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单萜苷类化合物,籽壳中均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以及低聚茋类化合物。结论:芍药籽油组成和主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牡丹籽油非常近似,可开发为高级食用油;3 种芍药属植物种子籽壳和籽饼粕中均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油用牡丹籽饼粕和籽壳开发利用对于油用牡丹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将莲子浸泡于水中,放置不同时间(24、36h和48h)和温度(25℃和35℃)促进其发芽,以未发芽莲子为空白对照,比较发芽种子化学和功能特性的变化。种子发芽导致胚乳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P<0.05)显著增加,而灰分和水分含量则没有可观测到的显著变化,其他成分除了植酸显著增加(P<0.05)外,总酚、单宁和儿茶酚类物质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发芽莲胚乳粉的吸水能力、吸油能力、乳化活性以及起泡性增加,而蛋白质溶解性下降(P<0.05)。此外,发芽后莲心的总酚类化合物(P<0.05)、总黄酮和酚类生物碱(甲基莲心碱、莲心碱、异莲心碱)含量都显著增加。因此,萌发可以增加莲子胚乳的营养质量和功能性质,而降低其抗营养性质,同样发芽能提高莲心酚类生物碱的含量。研究说明莲子发芽是改善莲子和莲心的营养质量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比较不同添加量(0.00%、0.005%、0.10%、0.02%、0.04%和0.07%)迷迭香提物(Rosemary Extract,RE)的菜籽油在煎炸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值和共轭三烯值、极性组分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和对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s,TFAs)生成情况的影响,并以0.02%的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作为对照,考察迷迭香提物在煎炸过程中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煎炸14 h时,空白油样和添加0.005%、0.10%、0.02%、0.04%和0.07% RE、0.02% TBHQ的酸价从煎炸初始的0.08±0.01、0.09±0.01、0.12±0.01、0.11±0.01、0.11±0.01、0.12±0.01、0.09±0.02 mg/g分别上升至0.75±0.03、0.68±0.04、0.65±0.06、0.64±0.01、0.62±0.01、0.58±0.02、0.64±0.01 mg/g,p-茴香胺值从1.90±0.10分别上升至201.50±1.04、159.73±0.40、165.67±0.51、156.53±0.23、166.57±0.23、157.50±0.40、163.53±0.55,共轭二烯值从5.81±0.03分别上升至32.34±0.01、26.65±0.14、23.06±0.12、23.68±0.63、19.49±0.52、21.06±0.02、22.94±0.11,共轭三烯值从0.87±0.01分别上升至5.30±0.01、4.51±0.07、4.40±0.08、4.99±0.01、4.93±0.03、4.00±0.01、4.30±0.04,煎炸14 h时,空白组煎炸油和TBHQ组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分别为(30.80±0.44)%和(30.63±0.42)%,添加0.07% RE的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最低,为(26.47±0.21)%。与空白组相比,添加RE对于菜籽油在煎炸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降低有抑制作用。此外,添加0.07% RE对TFAs的抑制率达到17.39%,高于TBHQ的2.61%。研究表明迷迭香提物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在煎炸油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不同氧气含量和光照条件下薏仁米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脂肪酸值、过氧化值、丙二醛、脂肪酶活动度及电导率等指标的变化对薏仁米脂肪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酸值、过氧化值、丙二醛、电导率能灵敏体现薏仁米不同储藏时间、氧气含量和光照条件下的脂肪氧化。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到180 d时,虽然氧气含量低或未检出,脂肪酸值、过氧化值、丙二醛、电导率与初始值比增加了113.6%、103.62%、6.32%和18.91%,在一定的氧气含量下,各指标比氧气含量低或未检出样增加了14.86%、52.34%、52.92%和24.07%;在避光下,薏仁米储藏180d时脂肪酸值、过氧化值、丙二醛和电导率分别增加了84.85%、132.33%、31.34%和12.95%;受光照条件的影响,这四项指标比避光下分别增加了28.24%、38.72%、27.53%和5.09%。氧气含量低或未检出及避光下不能避免薏仁米储藏的脂肪氧化,氧气含量与光照强度加速薏仁米储藏中的脂肪氧化,在放脱氧剂的条件下,抽真空、充CO_2或N_2和避光能减缓薏仁米中脂肪氧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洋葱籽油脂肪酸,提取出的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后用GC/MS法分析和鉴定其组成。三种洋葱籽油中共分离鉴定出23种脂肪酸,主要成分均为亚油酸、油酸和十六烷酸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81.35%(白皮)、82.8%(红皮)和78.94%(黄皮)。结果表明,洋葱籽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且亚油酸含量很高,将其开发成为药食两用功能性调味品,当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仿栗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RSM)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仿栗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仿栗籽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以环己烷为提取溶剂、超声工作/间歇时间为3s/1s、超声功率540W、超声时间18min、提取温度60℃、液料比8.6:1(g/mL),在此工艺条件下,仿栗籽油提取率可达94.5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结果表明仿栗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达到70.13%,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分别为53.95%、16.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