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通过五个配筋砌块深梁的试验,研究托梁高跨比对其承载力的影响。并与相同参数的墙梁进行对比,证明配筋砌块深梁的托梁高度可以不受《规范》最小高跨比的限制,从而增加了多层、中高层建筑的底层净高。  相似文献   

2.
葛杰  白洁  杨燕  田伟 《建筑材料学报》2020,23(2):414-420
进行了5片3D打印配筋砌体墙和3片普通砌块配筋砌体墙的轴压、偏压试验,分析了3D打印配筋砌体墙在不同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并与普通砌块配筋砌体墙进行对比;研究了3D打印配筋砌体墙的受力与变形性能、破坏过程与破坏形态,为3D打印配筋砌体墙替代普通砌块配筋砌体墙的可行性提供理论计算基础和设计依据.结果表明:3D打印配筋砌体墙整体性较好,承载力较高,可达到同等受力条件下普通砌块配筋砌体墙的2倍左右.  相似文献   

3.
对10个配筋砌块砌体柱进行了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试验研究,了解了该类柱子的受力与变形性能、破坏过程与形态等特征,考察了偏心距、芯柱纵向钢筋等因素对承载力的影响,并对截面应变和芯柱钢筋应力进行了加载全过程记录。借助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分析方法,推导了配筋砌块砌体柱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公式,该方法在形式上与普通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保持了一致性,但在纵向弯曲对承载力的影响上又借鉴了砌体结构的表达式,试验结果证明这一方法是得当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ANSYS软件,对构造柱与混凝土砌块组合墙体进行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不同因素如构造柱间距、纵向钢筋配筋率、层高及砌体弹性模量等,对构造柱荷载分配系数与组合墙体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设置构造柱砌块组合墙的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配筋砌块墙体在平面外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及承载能力,在实验室对16个墙片试件进行了平面外偏心受压试验研究,并将各试件承载力试验值与《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的简化方法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规范”给出的简化计算方法偏于保守;利用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的计算理论,提出了配筋砌块墙体平面外偏心荷载作用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用混凝土砌块砌筑墙梁的组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墙梁中托梁与墙中的“组合作用”进行了论述,并对国家现行规范中的计算方法提出探讨和建议,同时介绍了配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墙梁的初步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6个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配筋砌体抗弯墙片(包括2个Z形墙片)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它在抗弯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分析了影响配筋砌体抗弯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混凝土砌块配筋砌体墙片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并将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对4片不同形式拉结筋的配筋砌块砌体夹芯墙进行平面内低周反复水平加载试验和外叶墙平面外静力加载试验,研究配筋砌体复合节能墙体的外叶墙与内叶墙协同工作性能及外叶墙平面外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配筋砌块砌体夹芯墙的内、外叶墙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在设计的四种形式的拉结筋中,"Z"字形拉结筋的作用明显较弱,可在多层建筑中使用,但在高层建筑中建议不采用此种形式的拉结筋;另外三种形式的拉结筋在高层建筑中均可使用,但考虑到施工方便建议采用方框型拉结筋;拉结筋对外叶墙的平面外承载力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在7、8度罕遇地震下外叶墙也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及南方地区20层高建筑的抗风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9.
给出 8个框支墙梁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 ,讨论其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变形性能和滞回延性、抗震性能与组合作用。在试验基础上提出墙梁墙体受剪承载力公式 ,通过有限元分析给出框支墙梁托梁和框支柱内力和承载力计算公式 ,均与试验符合良好。基于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 ,提出框支墙梁抗震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给出6个承重多孔砖砌体框支墙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讨论了墙体高跨比、框架梁与柱的线刚度比及框架梁纵向钢筋配筋率对框支墙梁受力性能与承载力的影响.基于4条假定对框支墙梁进行塑性极限分析,给出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考虑托梁高跨比、墙体高跨比、底部框架柱的截面高度与其长度之比、墙体洞口位置诸因素,采用正交试件设计,对单跨带洞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墙梁中洞口对托梁内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而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单跨带洞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墙梁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托梁内力系数.  相似文献   

12.
张锡治  刘岳阳  窦玉斌  于泳  陈强  安佰平 《工业建筑》2022,(2):59+168+60-66+74
通过5榀全尺寸承重保温一体化预制墙板竖向轴压试验,研究了洞口、高厚比及加载方式对轴压作用下墙板的破坏模态、承载力、裂缝发展等受压性能的影响,分析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混凝土框格的整体协同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集中荷载作用下,肋柱局部发生受压破坏,墙板中肋柱、肋梁和砌块整体协同受力性能较好;均布荷载作用下,在试验高厚比范围内,墙板平面外侧向位移均小于6 mm,无面外失稳破坏,随着墙体高厚比增加承载力有所减小,洞口的存在可改变墙板的破坏模态;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混凝土框格相互约束形成受力整体,肋柱承担主要荷载;给出承重保温一体化预制墙板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式,算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配筋砌块砌体短肢剪力墙抗剪性能及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片T形截面墙片在恒定竖向荷载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墙片发生剪切破坏时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受力性能、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发生剪切破坏时,配筋砌块短肢砌体剪力墙与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具有相似的破坏形态.又根据国内已有59片符合配筋砌块短肢砌体剪力墙基本要求的抗剪承载力试验数据,同时考虑了灌孔砌体强度、剪跨比、竖向压力、水平钢筋等影响因素,推导出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的配筋砌块短肢砌体剪力墙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双跨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墙梁中托梁内力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墙梁跨长比、托梁高跨比、墙体高跨比诸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双跨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墙梁有限元计算结果的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其托梁内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显著性分析,并考察了墙体洞口位置对托梁内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得到了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托梁内力系数。  相似文献   

15.
砌体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37~3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7.墙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墙梁考虑增和梁组合工作时,墙和托梁尤如拱的压杆和拉杆.因此洞口的位置十分重要,洞口若打断拱的传力机构则会大大影响其承载力,当洞口不打断拱的传力机构则不影响承载力.所以靠支座的洞口影响承载力较大,一般不允许洞口边在支座上.以前述计算简图为准,现分述无洞口和有洞口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如下.在使用荷载Q_2作用下,托梁和墙共同工作.按前述方法确定墙的计算高度后,对无洞口墙梁取截面I—I研究其截面的平衡如图4所示.外荷载Q_2对截面1—I的最大弯矩设为M_2(当Q_2为均布荷载时,最大弯矩在跨中M_2=(Q_2l~2)/2).试验研究表明托梁的上层和下层钢筋将达到流限,其合力设为N_(bt),受压区则在墙体内其合力也为N_(bt).一般说来托梁的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3组共9片混凝土空心小砌块配筋砌体墙片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在轴心及偏心荷载作用下墙片的破坏形态和受力性能,并把试验结果与新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提出的设计公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加强型钢拱梁及其改进结构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型钢拱梁是根据结构在承受竖向荷载时的内力及变形图,在钢拱梁平面内增加适当的撑杆和加强型索,以改善其受力性能、提高刚度和承载力的新型结构体系.通过有限元软件AN SY S分析了加强型钢拱梁在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以及不同初始加强型时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并依据钢拱梁在全跨和半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征对加强型钢拱梁进行了改进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能较大地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而改进后的加强型钢拱梁对于抵抗半跨荷载的刚度和承载力又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王秀丽  陈志祥 《建筑科学》2007,23(3):1-5,14
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本文计算分析了在钢拱梁轴线平面内增加适当的撑杆和预应力索而形成的新型加强型钢拱梁结构的受力性能,并且分析了改变加强型钢拱梁两侧撑杆的相对长度对改善结构受力性能所起到的优化作用,显示了两个加强型钢拱梁在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两加强型钢拱梁的刚度和承载力与普通大跨度钢拱梁相比均有很大的提高,改变两侧撑杆相对长度的加强型钢拱梁与原加强型钢拱梁相比受力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配筋砌体,有类似钢筋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和应用范围,是我国节能、节土、利废政策的新型墙材。但是,采用砌块建筑易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平面外受力设计和计算一直被忽视,严重影响砌块的推广应用。本文以山西省某地下车库外墙设计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计算为案例,说明此问题。案例为双排砌块、两顺一丁砌筑,计算分梁下和非梁下两部分进行,并对底部支座截面和墙中弯矩最大截面进行承载力和变形计算,均能满足规范相关要求;还进行偏心配筋设计尝试,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