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研究了淬火温度对2.25Cr-1Mo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25Cr-1Mo钢在临界区低温度淬火时,组织保持原始的分布形态,马氏体呈条带状分布;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组织逐渐均匀化,由条带状逐渐转变成等轴状;同时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其硬度和强度增加,冲击功下降。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察Q345qD钢板冲击性能不合格试样内部组织形貌及断口特征,并回溯该钢种的冶金过程参数,得出了造成该钢种冲击韧性不合格的直接原因是钢板内部严重的带状组织,基本原因是冶金过程质量控制不良,同时轧制过程的稳定性也存在一定影响。通过相应优化措施,使该钢种的-20℃冲击韧性合格率从90%以下提高到100%,且冲击吸收功均值提高了40J以上。  相似文献   

3.
通过拉伸和冲击试验以及OM和SEM的组织观察,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3.5Ni低温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5Ni钢正火(Normalizing)态及正火+回火(Normalizing+tempering)态的组织均为铁素体基体加珠光体。冲击韧性随正火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正火温度为860℃时,低温韧性最佳;回火后3.5Ni钢塑性和低温韧性明显提高。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带状组织减弱,冲击功增加,当回火温度达到两相区的650℃时,冲击功降低,最佳的回火温度为590~630℃。  相似文献   

4.
李智博  张贺宗 《钢铁研究》2004,32(6):11-13,36
对精炼船用钢和非精炼船用钢的化学成分、夹杂物、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对比。非精炼船用钢硫、磷量高 ,夹杂和带状组织严重 ,冲击功低 ,易脆裂 ;而精炼船用钢纯净度高 ,硫、磷含量低 ,冲击功高 ,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昆钢B级板厚度及取样位置与冲击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冲击试验中发现昆钢一组B级板3个试样的冲击值波动很大,尤其较厚的板更为明显。对冲击值波动大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的结果表明,钢材内部存在带状组织是造成冲击值波动大的重要原因,而位置效应的影响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6.
针对16MnR容器板横向冲击韧性要求较高,而我公司目前生产过程中冲击功富余量不大,且时有不合格现象,对容板现行工艺、产品质量作了分析研究,指出了夹杂物、带状组织、晶粒度等可能的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40Cr圆钢个别炉号冲击功不合问题,通过分析钢种成分、金相组织,并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查,得出A类夹杂物是造成圆钢冲击功不合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有效措施,40Cr圆钢冲击功不合问题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JW钢板中的带状组织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宋伟  张秀芬 《钢铁》1997,32(7):54-58
研究了JW钢板中的带状组织的本质及其对拉伸和冲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冷和空冷时带状组织的形成是由连铸时镍、铬、锰、硅、碳等合金元素枝晶偏板呈带状分布所致。带状组织中分布着MnS和硅酸盐等非金属夹杂物条带。拉伸或缺口试样冲击时,裂纹从非金属夹杂物处萌生,在控冷或空冷的高温回火组织中,裂纹多沿粒状组织基体MF界面扩展。带状组织导致各向异异性和纵向分层裂纹,这对纵向缺口试样冲击具有显著的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含钛微合金钢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低温冲击韧性波动的现象,从化学成分、冲击试样断口形貌、金相组织及夹杂物等方面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含钛微合金钢板的低温冲击功波动大主要与钢板有害元素含量、内部组织、夹杂物尺寸大小和分布等因素有关。为此对钢的化学成分进行优化调整,适当降低碳质量分数,严格控制磷、氮、氢等有害元素质量分数以及加热工艺参数细化组织,适当加快轧后的冷速可有效改善带状组织,提升钢板的低温冲击性能,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0.
刘丹  杨勇 《宽厚板》2014,20(5):10-13
舞钢研制的18 mm厚罐车用P460NL1钢板经过正火处理后,冲击功保持在50~60 J,富余量较小。冲击断口分析表明,冲击功富余量不高是由于局部断口分层缺陷造成硬相组织集中分布所引起的。钢板经过正火和短时回火处理后,硬相组织分解,软硬相分配合理,冲击功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未再结晶区大压下后加速冷却工艺对钢板带状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钢板在轧制过程中易产生带状组织,而带状组织的形成降低了钢板的横向冲击性能,为了了解带状组织的形成原因,在实验基础上研究了两种成分钢的控制轧制和加速冷却工艺。结果表明:在采用未再结晶区大变形的控制轧制工艺时,必须采用加速冷却工艺来减小或消除带状组织。另外,采用Nb,Ti微合金化也是消除带状组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向华  秦军  刘奉家 《宽厚板》2014,(4):43-46
针对12~18 mm厚度Q345E低合金结构钢板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钢板中心偏析、带状组织是低温冲击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成分优化以及生产工艺改进,改善了Q345E钢板的低温冲击韧性,同时产品合格率也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热轧钛微合金化高强钢低温冲击韧性差的问题,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等设备并结合热力学及动力学计算,从冲击断口的形貌、TiN第二相、金相组织方面进了原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造成试验钢低温冲击韧性差的主要原因为钢中存在大颗粒TiN第二相,钢中珠光体带状组织严重及尺寸分布不均以及两者中大颗粒TiN的影响作用更...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金相显微镜研究了正火冷却工艺对18CrNiMo7-6齿轮钢带状组织的影响.采用显微硬度计、SEM、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以及金相显微镜研究了不同程度带状组织对淬回火后试验钢显微硬度的均匀性、成分偏析程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930℃奥氏体化保温后,采用强风冷却方式快速冷却到610℃,再炉冷到400℃,最后空冷至室温,可以将带状组织降低到1.5级.但若采用连续快速冷却的方式,则会导致大量贝氏体组织的生成;不同带状组织试验钢经850℃淬火、180℃回火热处理后,显微硬度极差值在30~35 HB 之间,硬度分布均匀性及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和冷却温度对热轧态SA-210Gr.C钢中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的形成规律。为了保证奥氏体向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转变,试样经快速冷却至一定温度,然后采取空冷的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快速冷却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带状组织的形成,但是需要控制冷却速率以及冷却温度。虽然试样经过快速冷却处理后会形成一定量的魏氏组织,但是其冲击性能并没有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也镜和能谱仪等研究了钎具用钢22Si2MnCrNi2MoA动态连续冷却相变规律和退火工艺优化,分析了冷却速度对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和相变组织的影响,探讨了22Si2MnCrNi2MoA钢带状组织成因及改善措施.22Si2MnCrNi2MoA钢具有较高的淬透性,在形变后空冷即可得到贝氏体+马氏体组织.在所选取的温度和时间范围内,710℃退火保温5 h为最优的退火工艺,等温退火并不能改善钢中带状组织的成分不均.带状组织的形成是由于化学元素Si、Mn、Cr、Ni和Mo的偏聚引起的,提高横截面内变形均匀程度对于改善棒材组织均匀性是有利的,但冶金过程成分偏析均质控制才是减轻或消除带状组织成分不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扫描电镜形貌观察配合能谱仪成分分析及组织评级方法,经过分析,得到层状断口的微观形貌、组织和成分特征。结果表明,层状断口与板材的带状组织有关,带状组织有铁素体和珠光体条带,另外还包括贝氏体、粗大的链状碳化物等异常组织。相邻带状组织因其力学性能上的差异,致使拉伸过程中形变不能协调,塑性差的组织条带因其形变滞后,早期发生断裂,出现微裂纹,裂纹沿着两组织界面扩展,逐渐发展成为层状形态。  相似文献   

18.
高强高韧性厚规格E36船板生产工艺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灿明  张长宏  赵德文  周平 《山东冶金》2010,32(1):38-40,43
采用小炉真空冶炼150kgE36坯料,锻造后在实验室进行了热轧模拟试验和正火处理。检测结果表明,TMCP工艺下(二阶段轧制,轧后水冷速度在5~10℃/s),随成品厚度增加,强度、断后伸长率、冲击功降低,60、70mm钢板中心处的冲击功低于标准要求,且晶粒粗大,并存在轻微带状组织;经过910℃±20℃正火处理工艺,钢板内部混晶组织得到了改善,强度略有降低,断后伸长率和冲击值明显提高。因此,钢板厚度〈40mm时可以采用TMCP工艺进行生产,而厚度〉40mm则需要进行热处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产品X42管线钢与330CL车轮钢冷弯性能不合的原因进行了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X42管线钢不合试样的带状组织严重而夹杂物级别较低,带状组织可能是导致冷弯不合的主因;330CL车轮钢不合试样的夹杂物级别较高,而带状不甚明显,夹杂物可能是导致冷弯裂纹的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