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娜  王珍珍 《轻工设计》2012,(22):117-117
以沉积物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目前已有的几类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包括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次生相富集系数法、SEM/AVS值法。分析了各方法的适用条件,指出根据研究目的和污染特性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可以为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西轻工业》2013,(3):15-17
本研究于2010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11月(秋季)分别对湛江湾海域官渡养殖区(S1)、南油养殖区(S2)、特呈岛养殖区(S3)和东头山岛养殖区(S4)的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且对养殖区进行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如下:四个养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较低,除特呈岛养殖区Cr的含量属于第二类沉积物质量标准外,其他养殖区的Cr和另外五种重金属含量均达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根据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评价,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的综合效应不具有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水产品养殖和消费大国,重金属污染是水产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经河流排放到水域水体中,并且在水底的沉积物中沉积,造成养殖环境污染。而后经过食物链富集到生物体内,对水生生物本体和食用受污染水产品的人类都会引起健康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水域水体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并对污染严重的Cd、As、Pb三种重金属的毒性进行了概括,最后总结了现今对水产品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和研究现状。通过本文所引用文献分析,对比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中的污染程度较大,多具有中等生态风险,故对水产品重金属污染影响较大。重金属对人体和水产品均有很强的毒性作用,根据众多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水产品重金属超标的情况仍较普遍,单因子污染指数和风险熵指数绝大多数小于1,无潜在健康风险,但依然存在高复合性污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矿产资源的开发可能导致水体环境遭受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又可从环境中迁移进入生物体,从而造成安全威胁。通过对7种重金属在水体、沉积物、浮游生物和鳙鱼中的污染情况和迁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含量均低于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标准限量值;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排序为CdZnPbCuCrAsHg,综合污染分级已达到了重度污染程度;浮游生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排序为ZnCuPbCrAsHgCd;鳙鱼中的含量排序为ZnCuPbCrAsHgCd,所有重金属的含量均低于中国国家和行业标准限量;浮游生物中重金属主要取决于水体,同时受到沉积物的影响。Cd和Pb更倾向于从环境中迁移进入鳙鱼,而Zn和Hg更倾向于从食物链中迁移进入鳙鱼。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最优最劣和熵值法的肉制品中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模型,该方法首先从毒性、含量2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然后用最优最劣法评价各类肉制品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用熵值法对各地区肉制品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以某省5个城市4类肉制品重金属检测数据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对4类肉制品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发现,按内梅罗指数法和超标率两种评价方法计算的结果分别为熟肉干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和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熟肉干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而用文中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的结果为酱卤肉制品>腌腊肉制品>熟肉干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对5市肉制品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排序发现,按内梅罗指数法和超标率两种评价方法进行计算的结果均为A市>C市>B市>E市>D市,与文中方法的排序结果一致。对比方法和文中综合评价方法排序结果既有联系又有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对比方法考虑因素单一,而文中所提模型能较全面客观反映重金属污染情况,并可以有效突出不同地区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南宁市典型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期受南宁市典型工业区排放重金属污染的区域内土壤为对象,研究工业区周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对各采样点土壤的重金属元素Hg、Cr、Pb、Cd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算出了各样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超标率和超标倍数,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来评价土壤污染程度,对南宁市工业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沉积物是河流和湖泊污染物的重要载体,对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分析可以了解水体的污染程度,污染物的扩散范围并对污染物来源进行追述,在水体环境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现行常用的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分析了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并对如何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污染问题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安全问题。开展重金属污染监测研究是粮食污染防控和治理的基础,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献,借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分析特点,总结了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重点,包括重金属污染采样方案、评价指标、污染源分析,迁移规律、污染风险地图,并就我国粮食中重金属污染监测研究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蚌埠市水稻籽粒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蚌埠市水稻籽粒重金属质量比进行测试,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及健康风险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和健康风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蚌埠市水稻籽粒中重金属Pb、Cu、Zn、Cr、Cd、As和Hg质量比的平均值分别为0.2073、4.5061、22.7308、0.2104、0.3057、0.0802、0.0096mg·kg-1。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蚌埠市水稻籽粒中重金属Cd、Pb为轻污染,其他5种元素均为清洁水平。综合污染指数范围为0.23~1.84,平均值为1.18,表明水稻籽粒中重金属污染总体情况为轻污染程度。健康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蚌埠市水稻籽粒中重金属的摄入对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Cd对成人和儿童健康风险都较高,As、Cu、Zn、Cr等对儿童健康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鄂西北稀土矿区粮食作物与蔬菜中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其健康风险。方法 对当地居民日常食用、本地种植的6种粮食及20种蔬菜进行采样,用微波消解ICP—MS对样本中具有代表性的重金属 Cr、Pb、Hg、Cd及类金属As的含量进行测定,选用靶标危害系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评价了不同作物的重金属污染风险。结果 研究区粮食中大米、小麦、花生以及蔬菜中菠菜、苋菜、红薯叶等叶菜类蔬菜及茄子、小葱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粮食作物的重金属污染多为单一铬污染,蔬菜的污染类型多为复合型重金属污染。结论 健康风险评价表明食用该地区种植的大米、苋菜、红薯叶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可能性极大;食用该地区种植的小麦、油麦菜、菠菜产生重金属危害的可能性较大;过量食用当地种植的花生、茄子、小葱、萝卜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的有效性是进行重金属污染研究的关键内容,也是进行危险性评估的重要基础。对土壤重金属的有效性进行风险评估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由于重金属有效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有效态重金属的转化机理十分复杂,因此其分析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研究意义。本文详细论述和总结了各种重金属有效性评估方法 :包括总量法、化学提取法、淋洗法等物理化学评估法,植物指示法、微生物指示法等生物学评价法,以及陆地生物配体模型等模型综合评价法。同时,介绍了各种评估方法在重金属有效性评估中的应用,评述各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并比较了其各自在有效性评估中的优缺点,探讨了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具有直接的影响,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三峡库区水环境中的重金属所具备的化学特性较为繁杂,直接关系到生态效应。目前,这也是水利、环境与生态领域着重研究的课题。由于金属主要是通过沉淀或者共沉淀的形式向底质进行迁移,导致大部分金属都会集中在底质的沉积物中。文章结合现阶段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实际情况,依据其污染特征,展开详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4年4月在完成国家“863”项目的实验结果,分析了示范区内沉积物的机械组成、沉积物中重金属汞的各相分布、有机质含量分布及其相关性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的机械组成与重金属汞的含量高低密切相关;重金属汞在酸可溶相含量最高,有机相次之,然后是水可溶相,而可交换相最低;沉积物中总汞含量、有机汞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典型菜田蔬菜重金属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河北省蔬菜重金属风险现状。方法采集河北省主要典型菜田的12种蔬菜194个样品,并测定蔬菜可食部位中铜、锌、镉、铅、铬、汞、砷7种元素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该地区蔬菜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估,并运用靶标危害系数法(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评估重金属污染对于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根据国家食品卫生限量标准,仅有5%的西红柿铅超标存在潜在风险,其余蔬菜均在限量范围内。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结果均显示所有蔬菜污染指数均小于0.7,均为优良。不同种类的蔬菜重金属污染顺序为:叶菜类果实类根菜类。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评价的结果表明所有蔬菜的THQ的值均小于1,对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不明显,其中叶菜类蔬菜的THQ较高。结论总体来看,河北省蔬菜重金属污染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样品经评价后结果均为优良。叶菜类蔬菜对于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于果菜类和根菜类,综合污染指数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5.
农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区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基于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探索应用指示克里格方法进行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区的多级划分的可行性。方法对研究区内均匀选取的463个土壤采样点的5种重金属元素Pb、Cd、As、Cr和Hg,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研究区的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依据评价结果设定阈值参数,运用指示克里格方法绘制有明显污染趋势的各土壤重金属元素(Cd和Hg)在各级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标准值下的污染风险区和各级区域综合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标准值下的污染风险区,实现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区的多级划分。结果验证结果的误判率介于0.45%~26.94%之间,为可接受范围。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可用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区划分,为土壤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蚌埠市场食用鱼重金属含量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蚌埠市场食用鱼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害系数法对其污染程度及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蚌埠市场鱼类Pb、Cu、Zn、Cr、Cd、Hg和As的平均含量依次为0.098、1.133、10.365、0.470、0.045、0.106、0.029mg·kg-1,均低于食品卫生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在鲶鱼、鲤鱼和鲫鱼中为开始受到污染,Pb在鲶鱼中为开始受到污染,Hg在鲢鱼中为开始受到污染,As在鳊鱼中为开始受到污染,其他各重金属元素在鱼类中均为清洁水平。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除了鲶鱼重金属元素为较清洁外,其他5种鱼类均为清洁水平。单一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指数均小于1,对人群健康风险不明显。鱼类的重金属复合健康风险指数均小于1,蚌埠市场食用鱼类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品质, 将直接影响人们的饮食健康和社会发展稳定。本文着重分析重金属间的交互作用对作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产量、营养品质以及氨基酸类代谢、糖类代谢、有机酸类代谢、次生代谢、能量代谢和其他代谢的影响。针对作物生长过程,不仅论述单个重金属元素对作物生长品质和代谢组学产生的影响,还分析了重金属间交互作用对作物对作物品质和代谢组学的影响。通过研究重金属交互作用污染对作物的毒害机理,有针对性的提出重金属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为科学制定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对策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对筛选和培育耐重金属的作物具有更深层次的研究意义。探讨了重金属交互作用下作物中氨基酸类代谢、糖类代谢、有机酸类代谢、次生代谢、能量代谢和其他代谢物质的变化特征,对下一步研究作物重金属的承受力及适应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酿酒原料产地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快速测定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和纳溪区的587个土壤样品的Pb、Zn、Cr、Sr、Rb、Mn、Ti、As、Ni浓度,并分别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Pb、Zn、Cr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两个区域土壤As、Ni含量低于仪器检出限,Pb、Zn、Sr、Rb、Mn低于背景值,Cr、Ti高于背景值。土壤整体无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未受到As、Ni、Pb、Zn污染,受到Cr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壤问题暂时不会影响酿酒企业的健康发展,但应采取措施减少土壤Cr含量。两种方法均可用于泸州地区酿酒原料产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地质累积指数法适用于某一种重金属污染评价,内梅罗指数法适用于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评价。  相似文献   

19.
郑州主干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郑州主干道的沉积物中Cu、Pb、Cd、Mn、Zn、Ni六种重金属的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生活区范围内道路沉积物中Cd、Zn、Cu、Pb含量分别为0.496mg/kg、209.1mg/kg、156.8mg/kg、41.37mg/kg,分别为A层土壤算术平均值的29.70、3.48、7.96、2.11倍;而商业区内,它们的算术平均值则为0.495mg/kg、299.0mg/kg、78.82mg/kg、65.43mg/kg,分别为A层土壤算术平均值的29.64、4.98、4.00、3.34倍。使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它们的污染水平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存在有Cd、Zn、Cu、Pb的污染,其中Cd污染属于强污染,商业区和生活区分别有超过70%的样点受到中等及中等以上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20.
以泸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陆域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以及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对泸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陆域7种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进行评价.成果表明:研究区范围内G05号、S02号、S04号、W08号、W05号点位周围相关区域为Cd元素轻微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