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同创新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构建评价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京津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相关数据代入系统协调度模型,求得三地该产业创新系统与创新环境系统的协同度.实证结果显示北京产业创新系统与创新环境系统的协同度最高,河北的协同度在三地中最低.基于实证结果分析两...  相似文献   

2.
研究地区制造业产业共生模式对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产业协同共生视角,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邯郸市和唐山市2002年、2007年的制造业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两地产业共生模式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实证结果分析得到两地产业共生发展情景,进一步总结提出了制造业产业共生模式表现出来的特征,为地市级区域如何优化产业协同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冀中南经济区虽然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但产业协同并不尽如人意.通过分析冀中南经济区各地市的主导产业和产业协同现状,提出了加强冀中南经济区产业协同,需要发挥石家庄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快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业的协同、加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协同、促进冀中南经济区专业化协同方向发展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要实现两江新区的发展目标,应借鉴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经验,注重发挥战略引领作用.两江新区须实施产业空间载体带动战略,打造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发展栽体,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打造合作型产业发展载体空间,培育增长极的核心功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设立西部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知识产权发展中心"服务平台,走引进吸收再创新之路;实施服务主导战略,创新开发理念和开发模式;实施投融资战略,组建西部开发银行,打造基础性投融资平台,加快金融创新,增强投融资能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加强区域协作,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格局;实施宜居战略,注重人居环境,倡导健康、和谐居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内涵的界定,从创新投入能力、协同支撑能力、创新产出能力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择2011—2013年合芜蚌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数据作为分析对象,运用多维面板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能力,从构建重大创新载体、建立行政协同框架、促进科技金融合作、营造创新共生环境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业融合蕴涵着新产业的诞生,是一个新产业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融合式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势。从产业融合的内涵、动因、测度拓展到融合效应、模式和体系构建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发现融合式创新对我国产业融合具有驱动作用,制造业中融合式创新的表现形式具有协同化、体系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承担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任,其持续高速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创新模式,现有研究多从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提出对策,但往往忽视数字化工具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本文借助数字化手段,尝试以产学研数字化协同创新研发模式为研究对象,建立装备制造业产学研数字化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式,并对模型结果进行模拟和仿真,分析有限理性下各参数变化以及在结果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水平能力、政府支持力度以及装备制造业转型程度等因素通过提升企业利润的方式对产学研数字化协同创新具有提高创新效能的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促进数字化产学研融合发展角度提出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双主体培养体系构建是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基础,也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根据M学院专业群校企合作基础,结合区域经济制造业特点,面向环保机械产业链,通过职教集团搭建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平台,建立双主体运行机制,实施了"双元协同、项目引领、育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了高水平"双师型"的教学创新团队,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产业贡献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建立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产业优势与不足、发现技术创新问题以及提高创新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将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为创新投入与产出和创新效率两部分.通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投入与创新效率存在相当大的不一致性,缺乏自主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效率低下是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区域协同战略的实施,区域的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以2012-2017年30个区域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借助空间计量工具,充分考虑各经济变量的空间相关性,定量研究产业集聚的空间效应、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并对影响创新产出的变量进行空间效应分解。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水平等因素均对区域创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展开首先要确定技术创新战略的问题,研究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技术创新战略。利用SWOT分析方法,结合技术创新战略制定的原则与产业生命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影响,综合使用熵值法、专家打分法、SPACE坐标法和TOPSIS法,建立了四维的SPACE—TOPSIS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模型,以西安纺织产业集群内企业为调研对象,分析了集群内企业的领先创新、跟随创新和模仿创新3种战略,得出了企业应选择模仿创新战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互动关联理论,分析重庆市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创新机制缺失原因,从政府层面提出了培育重庆市信息产业集群推动重庆市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策略:将产业政策转变为产业集群区域创新政策,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推进重庆市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创新能力是我国汽车产业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以及影响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环境因素 ,认为我国汽车产业惟有实行技术创新的合作 (融入 )战略、平台战略和集群战略 ,才能有效利用国际、国内及地区的创新资源 ,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河北省家用纺织品产业集群存在着的企业规模小、位置分散、产品档次低、发展环境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河北省家用纺织品产业集群良性化发展的具体思路和相关对策,包括提高河北省家用纺织品产业聚集度,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培育区域品牌,带动集群发展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河北省家用纺织品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国外区域创新对我国中部发展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综述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湖北、湖南、河南、安微和江西中部五省作为区域创新研究对象的理论和实际依据 ;提出了中部五省区域创新的优劣势及战略意义 ;着重研究了美国、日本、欧盟区域创新的实践经验 ,以对我国中部五省制定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和政策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技术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实力的重要产业之一。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相对落后,差距较大。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中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集群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时会同时受到集群生命周期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将两者的生命周期集成起来考虑,构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指标体系,运用AHP与TOPSIS相结合构建了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模型,最后通过算例,比较分析了处在成熟期阶段的集群内的成熟期企业的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3种技术创新战略,得到此时企业应该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产业集群能够产生产品结构、品牌、知识溢出、技术创新等经济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陕西汽车产业集群态势已初步形成。基于陕西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实环境,陕西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可选择路径有:营造良好产业政策环境;发挥新能源技术优势;建立产学研互动机制;健全配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加工贸易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已经形成.面对广大中西部省份的激烈竞争,湖北省要立足自身优势,大力承接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积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当地劳务人员就业观念,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马歇尔式集群和轮轴式集群两类集群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差异,认为相对于马歇尔式集群,轮轴式产业集群中企业更有利于降低技术创新成本,提高技术创新收益并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旨在对地方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有借鉴意义:为促进集群发展和技术升级,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实施不同的集群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