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家庭中使用塑料袋包装食品是司空见惯的事。在商店、超市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摆放的使用塑料器皿装的食品比比皆是。大家都知道用来包装和盛放食品的塑料应该是无毒的,但是人们常会忽视这样一个问题,随手抄起一个塑料袋就用来盛装食品,殊不知这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2.
《塑料包装》2009,19(2):56-56
人们常常随手抄起一个塑料袋就用来盛装食品,殊不知这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害的。例如聚氯乙烯塑料是有毒的。聚氯乙烯树脂虽然无毒,但在制造塑料过程中,加入的增塑剂具有毒性,填加的稳定剂也有毒性。所以包装食品时,必须使用专门的食品包装袋,绝不可乱用,在使用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刘北辰 《中国包装》2008,28(1):100-100
人们常常随手抄起一个塑料袋就用来盛装食品,殊不知这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害的。例如聚氯乙烯塑料是有毒的。聚氯乙烯树脂虽然无毒,但在制造塑料过程中,加入的增塑剂具有毒性,填加的稳定剂也有毒性。所以包装食品时,必须使用专门的食品包装袋,绝不可乱用,在使用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家庭中使用塑料袋包装食品是司空见惯的事。在商店、超市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摆放的使用塑料器皿装的食品比比皆是。大家都知道用来包装和盛放食品的塑料应该是无毒的,但是人们常会忽视这样一个问题,随手抄起一个塑料袋就用来盛装食品,殊不知这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害的。例如聚氯乙烯塑料是有毒的。聚氯乙烯树脂虽然无毒,但在制造塑料过程中,加入了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都具有毒性,填加的稳定剂主要是硬脂酸铅,也有毒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家放庭中使用塑料袋包装食品是司空见惯的事.在商店,超市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摆放的使用塑料器皿装的食品比比皆是.大家都知道用来包装和盛放食品,殊不知这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害的.例如聚氯乙烯塑料是有毒的.聚氯乙烯树脂虽然无毒,但在制造塑料过程中,加入了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酸都具有毒性,填加的稳定剂主要是硬脂酸铅,也有毒性,这种铅盐极易析出,一旦进入人体就会造成积蓄性中毒,所以包装食品时,必须使用专门的食品包装袋,绝不可乱用,在使用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景文 《中国包装》2006,26(4):93-93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塑料袋包装食品是司空见惯的事,在商店、超市琳琅满目的货架上,使用塑料器皿装的食品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7.
刘北辰 《中国包装》2000,20(5):63-63
在日常生活中 ,在我们每个家庭中 ,用塑料袋、塑料容器等盛放食品已司空见惯 ;在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货架上 ,摆放的用塑料包装的食品比比皆是。大家都知道用来包装和盛放食品的塑料应是无毒的。可有时人们不重视这个问题 ,随手抄起个塑料袋就用来装食品 ,殊不知这样做对身体是有害的。因为有些塑料 ,如聚氯乙烯塑料是有毒的。聚氯乙烯树脂虽然无毒 ,但在制造塑料过程中加入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都有毒性 ;添加的稳定剂主要是硬脂酸铅也有毒性。再加上铅盐极易析出 ,一旦进入人体就会有集蓄作用 ,时间长了使人中毒 ,所…  相似文献   

8.
《质量探索》2007,(10):42-42
生活中,人们对塑料食品包装袋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忧,有些人甚至担心塑料"有毒"。业内专家认为:用塑料袋包装熟食、点心等直接食用的食物时,最好不要用有颜色的塑料袋。因为用于塑料袋染色的颜料渗透性和挥发性较强,遇油、遇热时容易渗出,如果是有机染料,其中还会含有芳烃,对健康有一定影响。另外,不少有色塑料袋是用回收塑料制造的,由于回收塑料中杂质较多.厂家不得不在其中添加颜料加以掩盖。专家认为,现在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区分塑料食品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在街头小摊出售的塑料袋千万不要用于食品包装,此外,塑料袋如果有特殊气味,也不能用来装食物。  相似文献   

9.
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塑料袋或塑料容器盛放食品司空见惯,商品中琳琅满目的货架上,用塑料包装的食品也比比皆是。大家都知道用来包装或盛放食品的塑料应是无毒的,可是有的人为了方便,随手抄起个塑料袋就装食品,殊不知这样做是有害的。因为有些塑料在制造过程中填加了有毒的填加剂。如使用广泛的聚氯乙烯塑料,其本身聚氯乙烯树脂虽然无毒,填加的增塑剂邻本二甲酸二丁酯、邻本二甲酸二辛脂等都有毒性,填加的稳定剂主要是硬脂酸铝是一种有机酸铝具有毒性,而且易析出,一旦通过食品进入人体就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所以用塑料制品包装盛放…  相似文献   

10.
《中国防伪报道》2005,(5):60-60
目前,使用塑料袋做包装的商品越来越多。食品、洗衣粉、化肥等都使用塑料袋包装。我们在市场上买来的蔬菜、水果也都用塑料手提袋盛装。食品的塑料包装袋应是无毒的,其材料化学名称叫聚乙烯或聚丙烯。它的强度较低,不能承受80℃以上的高温,有一定的透气性,因此,不宜装茶叶、饮料等。洗衣粉、化肥等塑料包装袋一般是有毒的,其材料多是聚氯乙烯。它多用于制雨衣、台布、床单、农用薄膜等。由于这种材料制成的塑料袋不仅结实而且价格相对便宜,因此许多商贩用这类塑料袋代替食品袋,但是这种塑料由于加入了增塑剂、稳定剂等辅助材料,强度增高,含…  相似文献   

11.
原料有毒 回炉染毒 印刷沾毒 所有盛装食品的塑料制品,都应采用无毒塑料,即用聚乙烯为原料加工制作。 但目前不少劣质、有毒塑料袋常常浑水摸鱼混迹市场,由于它们的外表跟普通无毒塑料袋相同,普通消费者较难区分。特别是一些集贸市场上用来装各种农副产品的黑色  相似文献   

12.
文君 《中国包装》2007,27(3):84-85
一、有毒包装污染食品 1.再生塑料袋充斥市场 再生塑料大都是由垃圾回收料、甚至是医用输液针管等废弃物品合成的,再加上制作流程中环境卫生的不合格,它制成的塑料袋是极不卫生的,存在大量的有毒病菌。人们常常要用到它,久而久之,危害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13.
《广东包装》2008,(2):I0059
商场、超市里的食品,大多是用塑料制品包装的。塑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目前,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的39种食品用塑料制品中,抽查合格率较低的主要是快餐盒.塑料袋等几类产品。鉴别塑料食品包装是否合格,首先要看产品是否有“QS”标志,还要看是否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和地址。此外,还有一些窍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包装》2009,(3):115-115
2007年底,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关于开展食品用塑料袋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无证查处工作的公告》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食品包装袋、塑料奶瓶、保鲜膜、一次性塑料餐具、饮料瓶等39类产品需在包装或产品上加贴QS标志,并标注“食品用”字样。同时,“限塑令”补充意见明确规定,2008年10月1日起手撕袋(连卷袋)上必须打上“食品用”和“QS”等标识。据国家统计局临汾调查队,对市区主要大型超市及食品店调查发现,食品包装不安全现象依然严峻,须加强规范。  相似文献   

15.
政策法规     
《广东包装》2006,(5):7-8
出口食品要小心“包装门”;出口食品包装产品要备案;我国制定首项食品复合包装国家标准;进口食品化妆品应加贴中标签;早餐塑料袋必须标QS;月饼明年无QS标志不能卖;上海食协等六大协会最新出台《月饼适度包装暂行办法》;[编按]  相似文献   

16.
包装袋──食品污染的隐形杀手包装食品尤其是直接入口食品中,一定要用由聚乙烯制成的无毒塑料食品袋,这种袋子手感较硬、光滑,揉擦时有脆响,质轻;而应避免使用由聚氯乙烯制的塑料袋,这种袋中含大量有毒物质,对人体有一定影响。然而,据观察,不少商场统一印制的塑...  相似文献   

17.
《塑料包装》2009,19(6):20-20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消费者对塑料软包装应用知识了解甚少,往往不能正确使用,这对人身体的健康和生命存在潜在危害。 PE(聚乙烯)薄膜和方便袋不宜盛放或长时间盛放含植物油的食物,尤其是不能盛放热的食品或加热食品,如用其包装植物油油炸食品、热豆浆和盛放剩菜,是非常不科学的,包装和覆盖后进微波炉里加热更是有害。  相似文献   

18.
食品,尤其是熟食和可直接入口的食品,国家《食品卫生法》对其包装都有严格规定。按照有关规定,装食品的塑料包装袋,必须是无毒、无味、透明和可降解的。否则,会对食品造成二次污染。人们如果长期使用有毒和不可降解的塑料袋盛装食品,除了会产生呕吐、腹泻外,严重的还会导致铅中毒,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9.
《新材料产业》2010,(3):94-94
1月28日,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在北京首度发布了2010年中国食品包装行业“十大隐忧产品”。其中包括:一次性塑料餐饮具、食品用塑料袋、置物盘、食品包装材料及添加剂、纸杯、太空杯与婴儿奶瓶、PVC保鲜膜、PVC热收缩膜、奶制品包装袋、商品过度包装等。  相似文献   

20.
刘飞 《包装世界》2009,(2):27-27
塑料包装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全盛时期开始走向衰落.特别是在食品包装领域,塑料袋(盒)的包装,已频频受到卫生界的抨击。为此.在欧美,首先在美国、丹麦等国家出现了纸制品、丝绸制品替代塑料来包装食品,特别是上档次的食品包装,织有图案而精心制作的绸袋、绸盒,不仅新颖美观,还富有艺术性。美国第一家推出的丝绸水果袋,是用半透明的薄丝绸制成,袋上绣制着水果或古色古香的图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