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空间反演变换在电磁场数值计算中的应用,导出了反演变换中电势、电荷反演前后的关系及所满足的方程。将空间反演变换与有限元相结合,计算了几个实例,所得结果令人满意。由理论和实践说明,用空间反演法求解大场域及只求感兴趣区域的电磁场问题,计算量小、精度高,为用小机算大题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电磁场的计算,而且还可用于其他物理场(如应力场、温度场、流速场等)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讨论一类非匹配不确定的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跟踪问题。结合反演(Backstepping)设计方法和变结构控制,提出了反演变结构控制策略。对存在非匹配不确定性和未知干扰的系统,设计的反演变结构控制器实现鲁棒输出跟踪,闭环系统在有限时间进入滑动模态。仿真算例证实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各向同性弹性体力学中拉甫位移函数重新修正,并利用Hankel积分变换理论,在变换域内得到了横观各向同性地基的通解,从而求得单层地基的应力和位移解,运用矩阵传递方法和Hankel积分反演变换推导了层状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在轴对称荷载作用下的解析解,给出了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
层状横观各向同性地基轴对称问题的位移解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各向同性弹性体力学中拉甫位移函数重新修正,并利用Hankel积分变换理论,在变换域内得到了横观各向同性地基的通解,从而求得单层地基的应力和位移解,运用矩阵传递方法和Hankel积分反演变换推导了层状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在轴对称荷载作用下的解析解,给出了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砖混结构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常需要进行墙体拆除,代之以托换梁承担上部荷载。改造过程中常需要解决托换梁的选择,托换梁的设计,上部墙体和圈梁承载力的验算,竖向承重构件和基础的加固设计等问题。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托换梁的形式及各自优缺点,分析了钢梁-混凝土柱托换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包括托换梁的设计,竖向承重构件和基础的加固设计,总结墙体托换施工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横观各向同性弹性体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出发,对各向同性下的Love位移函数进行了重修正.采用位移解法,利用Hankel变换和反演变换以及Bessel函数理论,得到了材料特征值s1≠s2和s1=s2时横观各向同性地基Boussinesq问题的位移与应力解析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反演变换推导出来的圆环面与斜椭圆锥面相贯线投影的参数方程,完全满足计算机绘图的要求.在计算机绘图上,应用这一参数方程编程,除了赋值不同外,对绘圆环面与斜椭圆锥面、斜椭圆柱面、圆锥面、圆柱面相贯线的投影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通过牵引车的自动转向来提高牵引车牵引飞机行驶时飞机牵引系统的轨迹跟踪性能和操纵稳定性的基本原理.考虑到牵引车和飞机之间铰接角引起的非线性因素,建立了包含转向系统子模型在内的三自由度飞机牵引系统力学模型.针对飞机参数和运行状态的不确定性,设计基于反演变结构控制方法的牵引车转角控制器,并采用边界层法对控制器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9.
钢筋混凝土宽柱双梁框架结构体系是旧房托换改造的一种新理念,由楼面板开孔浇筑托换梁混凝土,形成了新梁旧板叠合结构。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梁板叠合构件受剪承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素混凝土浇筑孔个数对叠合构件整体性能的影响。模拟中采用三维实体建模,并从单元的选取、接触面的相互作用、材料本构的定义、荷载的施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地阐述。研究表明,有限元软件ABAQUS是分析叠合梁板构件受力性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随着孔洞个数的增加,叠合的梁板趋于一整体,协调变形,共同工作,承载力逐渐增大,梁板叠合构件发生剪压破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反激变换器在MOSFET开通时刻存在电流尖峰的事实,详细分析了变压器分布电容和箝位二极管结电容对电流尖峰的影响。最后在PSIM中建立了反激变换器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证实:由于变压器的分布电容与箝位二极管的结电容都会在MOSFET开通时刻进行充电,从而产生较大的充电电流,最终体现为MOSFET的开通电流尖峰。  相似文献   

11.
在地球物理常用的沃尔什函数法基础上,提出了声波测井曲线的沃尔什反演法;对反演过程的具体技术问题作了细致、深入的探索,总结出了逐点反演法和逐段反演法;并对临盘油田L2-3井的声波测井曲线进行了反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电阻率数据的解释仍以二维反演为主,而地下为三维结构的情况,研究起伏地形条件下三维源二维采集方式获取的多条测线测深数据的三维反演问题。正演算法采用三棱柱剖分的有限单元法,可以模拟起伏地形下的复杂模型;在求解大型线性方程组时采用了不完全乔利斯基分解回代技术,大大提高了三维多点电源的正演计算速度;在计算偏导数矩阵过程中,依据互换原理,只需有效组合正演时每个点电源所对应的节点电位便可得到偏导数矩阵,节约大量计算时间。其次三维反演算法采用加权正则化共轭梯度法,抑制了严重病态的非线性问题。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加权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算法既保证了反演稳定收敛,又能适合起伏地形反演,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托换是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移位过程中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框架柱包裹式托换节点的正交实验,研究了托换节点外挑部分与包柱部分的承载力与托换梁纵筋配筋情况的关系,确定了托换梁纵筋配筋特征值对框架柱托换结构受力机理、破坏形式的影响。试验表明:试件的破坏形态分为托换梁的受弯破坏和弯剪破坏,行走梁受弯破坏主要发生在跨高比较大且纵筋配筋较少的构件;托换梁纵筋配筋特征值对托换节点的开裂荷载影响不大,与屈服荷载和破坏荷载之间均呈线性关系;提出了框架柱托换节点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水汽在天气演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天气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在天气演变与气候变化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文中利用静力学延迟模型对河北省秦皇岛和石家庄两个测站的可降水量进行了反演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的两个测站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均值为2.4m,利用3种静力学延迟模型计算得到的可降水量及其在时间上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并且GPS/PWV和实际降雨呈现出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分析,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预应力钢筋代换的基本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成功地对绥电子工程中由俄罗斯莫斯科民设计院设计的6米预应力屋面板的预应力钢筋进行了代换,经试验和3年多的使用证明该我换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托换支护法"是近年来新兴的紧邻既有建筑物基坑开挖的一种基坑支护方法。其工作原理是根据建筑物的重量、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可能产生破坏的范围,以荷载传递和应力转移的原理为指导思想,通过托换桩直接限制临近建筑物的竖向变形,托换桩与水平构件土钉一起承担侧向土压力,从而达到减沉、抗倾的目的。以深基坑托换工程为研究对象,并采用FLAC有限差分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以此来研究分析托换支护法中托换桩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因素。通过FLAC3D的模拟分析可知:上部荷载的大小、托换桩的长度,开挖深度,托换桩嵌固深度是影响托换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临界模式(Boundary Conduction Mode,BCM)单级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APFC)反激变换器在全电压输入和可变负载条件下功率因数 (Power Factor,PF)值不稳定甚至严重下降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电压型BCM单级APFC反激变换器的环路基础上,提出可稳定PF值的反馈补偿网络,并通过一台30 W的电压型BCM单级APFC恒压输出反激变换器实验样机进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设计的反馈补偿网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徽州民居是徽州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具有典型且固定的空间形态,但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长年累月的使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随着明清时期楼居到地居生活习惯的变化,民居内部众多构件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演变。针对明清时期民居建筑中的柱构件,通过对其物理属性的测量汇总分析,探讨其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为徽州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双管反激变换器占空比的拓展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克服传统双管反激变换器占空比不能大于50%的缺点,同时又保持主开关管低电压应力的优点,提出了两种宽范围双管反激变换器.在传统双管反激结构的基础上去掉一个钳位二极管,并且对两个开关的关断时序进行合理控制,使得两个主开关管分别承受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详细分析了宽范围反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且从有效占空比的范围以及占空比对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的调节能力阐明了变换器的宽范围适应性.经输入电压为100~400 V,开关频率为108 kHz,功率为100 W的样机验证,这两种宽范围双管反激变换器的满载占空比范围为32%~68%,变换效率达89%,适用于宽范围高电压输入的场合.  相似文献   

20.
大地电磁(MT)法的二维反演算法种类较多,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取合适的二维反演方法仍是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对比典型理论地电模型与不同反演方法的应用效果,可为实际MT探测反演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本文对数据空间共轭梯度法(DCG)、非线性共轭梯度法(NLCG)以及有限内存拟牛顿法(L--BFGS)三种常用的MT二维反演算法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