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纳米氧化结粉体的共沸蒸馏法制备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非均相共沸蒸馏工艺成功地制备得到了纳米级氧化锆超细粉体.这种工艺能够非常有效地对水合氧化锆胶体进行脱水,防止粉体硬团聚的形成.采用这种工艺制备的氧化锆粉体常规烧结时能够在1250℃达到99.5%的致密化,晶粒尺寸约200nm;快速烧结条件下达到975%的致密化,晶粒尺寸约120nm.本文同时对该工艺防止硬团聚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为了应用分形理论确定纳米3Y-TZP粉体制备方法的优劣,采用共沸蒸馏法和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了纳米3Y-TZP粉体,利用TEM观察确定了粉体粒径尺寸和团聚体形貌,并运用分形理论分析了分形维数和粉体烧结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纳米粉体在颗粒尺寸相同的情况下,粉体分形维数越低,团聚体半径越小,烧结性能越好;对粉体TEM图像进行分形维数计算并与粉体红外光谱分析和烧结结果进行了比较,确定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纳米3Y-TZP粉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中国粉体技术》2005,(2):26-29
中国地质大学研制出超细高岭土;四川省宝兴县微纳粉体有限公司“超微细重质碳酸钙扩建项目”进展顺利;环保型建材产品——微晶石;我国加快创新开发珍珠岩换代产品;含锆原料在新型耐火材料领域应用广泛;活性滑石充填尼龙66等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新一代高效超细粉体收集器;硅灰石超细粉制备与提纯工艺研究;废轮胎裂解炭黑的超细粉碎和表面改性及在NR中的应用;二氧化钛的有机表面改性;低阶煤表面改性制备超净煤;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用硅油对电气石粉表面进行改性的工艺条件研究;针状硅酸盐的表面改性及其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研究;一种纳米氧化铁表面改性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超细粉体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超细粉体的制备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传统的方法制备超细粉体无法控制粉体的性能,而超声雾化在超细粉体粒径、粒径分布及形貌调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超细粉体制备的前沿技术。为此,对超声雾化制备超细粉体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超声雾化技术、工艺参数对粉体粒径、形貌的调控机制,分析了目前超声雾化制备超细粉体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应用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赵增迎  杨贤友  连胜江  张秀丽 《材料导报》2005,19(Z2):162-163,166
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纳米材料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军事及其它高新技术的各个方面.目前,在液相中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等纳米颗粒已经较为容易,但制备经过高温灼烧的超细粉体材料仍然存在着粉体粒度不够小、分散性能差、生产设备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等诸多缺点,特别是随着粉体粒径的减小,其分散性能越来越差.如何制备出分散性能好、粒径小、生产工艺简单的超细粉体材料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本试验采用液相凝胶法,以低成本的四氯化钛和氨气为原料,经过煅烧制备了纳米级别的二氧化钛微粉材料,产品粒径10nm左右,分散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超细粉体团聚作为粉体工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仅给粉体的制备和储存带来了困难,还可使粉体失去其本身的性质,如何控制粉体的团聚成为粉体技术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超细粉体团聚的原因及种类,并重点阐述了超细粉体的形成机理及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7.
砂磨粉碎制备SiC超细粉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砂磨粉碎是制备超细陶瓷粉体的有效途径之一,避免了传统球磨、酸洗工艺对环境的污染。本文采用砂磨粉碎工艺制备SiC超细粉体,研究了砂磨粉碎制备过程中料浆固含量、球料比和砂6磨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粉体尺寸和尺寸分布的影响,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将中位粒径为7.3um的高纯SiC粗粉砂磨粉碎18hr,得到了中位粒径为0.47um、粉体尺寸分布范围窄、氧含量小于1.5wt%的超细SiC粉体。  相似文献   

8.
砂磨粉碎制备SiC超细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磨粉碎是制备超细陶瓷粉体的有效途径之一 ,避免了传统球磨、酸洗工艺对环境的污染。本文采用砂磨粉碎工艺制备 Si C超细粉体 ,研究了砂磨粉碎制备过程中料浆固含量、球料比和砂磨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粉体尺寸和尺寸分布的影响 ,在一定工艺条件下 ,将中位粒径为 7.3μm的高纯 Si C粗粉砂磨粉碎 1 8hr,得到了中位粒径为 0 .4 7μm、粉体尺寸分布范围窄、氧含量小于1 .5wt%的超细 Si C粉体。  相似文献   

9.
(Sr,Pb)TiO3超微粉体的制备和性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Sr,Pb)TiO3超细粉体,分析了共学淀产物的热分解过程,确定了昌化温度和煅烧条件,同时,测量了粉示的晶粒尺寸,标定了材料的晶体结构,试验了粉体的烧结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以硫酸铜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采用微波辅助液相还原法制备了超细铜粉,研究了微波的引入对超细粉体制备的影响,通过XRD、激光粒度分析和TEM表征了粉体的结晶性能、粒度度以及粉体的形貌,研究表明,微波的引入可以明显加速晶化反应的进行,在较短时间内制得的铜纳米晶发育好于传统热处理方式制得的铜纳米晶。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计算超流氦蒸发焓,比较了Watson方程、WVK方程、FL方程、TS方程、H.W.Xiang方程以及Somayajulu方程的适用性,并对系统参数作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Watson方程、FL方程、6参数TS方程、H.W.Xiang方程和Somayajulu方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丙烯腈共聚物低温热解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和热重法研究了丙烯腈(AN)共聚物在空气中的低温(350℃以下)热解反应,讨论了热解温度、时间、共聚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衣糠酸(IA)对共聚物热解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升到160℃以上时,共聚物开始发生热解反应,在180℃~220℃之间,热解速率最大;在180℃时,AN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共聚物最初约有15min的诱导期。当头聚物中共聚单体NVP的质量分数小于11%时,随NVP浓度增加,热解速率加快;超过11%后,热解速率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13.
ABS树脂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引发剂,采用单螺杆挤出方法实现了ABS树脂接枝马来酸酐。经红外光谱,以及流变、动态力学和拉伸性能测试等对产物表征表明,马来酸酐接枝到ABS树脂上的量可控制在0.5%到2.5%,产物基本保持了ABS的物理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4.
ASTM显微组织的带状或方向性程度评定标准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STM E1268—2001标准对显微组织的带状或方向性程度的评定方法——定性和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5.
黄海龙  黄文虎  王聪  黄庆新  黄薇 《工程力学》2007,24(Z2):195-198
基于混合网格,运用N-S方程及k-ε湍流模型对均质超空泡流场求解。应用全空泡模型对在后体角度<通气角度α≤90o变化范围的通气超空泡进行模拟。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二者变化规律相一致,即仅改变通气角度其余仿真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超空泡长度随着通气角度的增加而减小,超空泡最大直径变化与其相反。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fatigue damage in metals can be detected and assessed by means of exoelectron emission. The surface of the fatigue specimen is scanned by a focused u.v. laser beam,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xoelectron emission identifies the localized regions where fatigue damage has accumulated. The onset of damage is detected after only 1% of the fatigue life, and the intensity of exoelectron emission is a measure of the severity of the damage and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fatigue life.  相似文献   

17.
18.
PLA单体--丙交酯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只有高分子量聚乳酸才能满足组织工程对其强度及其它性能的要求,而丙交酯是制备高分子量聚乳酸的重要原料,其纯度和成本的高低决定了高分子量聚乳酸的质量和价格,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提高丙交酯的产率,纯度,降低丙交酯的成本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一定的进展,文中综述了制备丙交酯的各种方法和工艺,并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制备丙交酯和高分子量聚乳酸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合成纤维素高级脂肪酸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纤维素高级脂肪酸酯作为一类新型的生物塑料,与传统材料相比,优点突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综述了纤维素酯化前提高纤维素可及度和反应性能的各种物理和化学的预处理技术及其发展,阐述了国外合成纤维素高级脂肪酸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用电子探针微分析方法测定了 Fe-Mn-Al 系富 Fe 角的五个等温截面,研究了碳对相界的影响。800℃时得到了α+γ+β三相区。碳能使γ相区扩大,高温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