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专家制成了一种以钼材料为主的新型坩锅。这种坩锅的表面有扩散的钽和铌 (含钽 2 .6%、含铌 1 .4% ) ,将它用于溶炼玻璃 ,对玻璃有良好的湿润性 ,在高温条件下 ,对玻璃的氮氧化物反应性极低 ,而且非常耐用钼制新型坩埚@李惠萍  相似文献   

2.
难熔金属以其一系列特性而成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材料。钨﹑钼﹑钽﹑铌的电热特性使其在电器﹑电子﹑玻璃行业中的应用方兴未艾,它们优异的高温特性和耐腐蚀性使其在冶金﹑化工﹑航空﹑航天﹑军工及机器制造等行业广泛应用。世界各国对钨、钼、钽、铌及其合金的生产十分重视,相继研制了几十种牌号的合金产品。其中,80%~90%的钨、钼应用于半导体、电子和硬质合金行业;70%~80%的钽用于制造钽电容器;铌电容器替代铝电容器大大增加了铌的用量。锆被誉为“原子时代的第一金属”,是发展核动力潜艇不可替代的材料,80%的锆材用作核动力反应堆的燃料…  相似文献   

3.
<正> 据悉,用钽坩埚和钼坩埚冶炼的稀土产品含钽量和含钼量高达1000×10~(-6),不仅降低稀土产品的品位,而且坩埚的使用寿命仅30~80炉次。近几年来,国内有关单位试制了钨坩埚,所冶炼的稀土产品含钨量仅为100×10~(-6),满足了外商的要求,而且坩埚的使用寿命高达400~500炉次,可连续使用5  相似文献   

4.
日本专家为了提高钛铝合金的高温强度和改善其室温延展性 ,在钛铝合金中添加铌和钽 ,以研究这两种元素对钛铝等温锻造材高温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一、单独添加铌和钽 ,不影响合金的等温锻造性 ;二、单独添加铌 ,能使 80 0℃左右的高温强度提高 ,但不一定能改善室温延展性 ;三、同时添加铌和钽 ,与单独添加铌相比 ,对提高高温强度和改善室温延展性有明显的效果。研究时 ,单独添加铌的量为最大 10 %;同时添加铌和钽 ,铌的添加量为最大 5 %,钽的添加量为最大3%。采用氧化钙坩埚进行真空感应熔炼 ,制备等温锻造用材料。铌和钽对钛铝等温锻…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助熔剂碳酸锂、氧化剂过氧化钡、铌铁混匀,置于挂壁有四硼酸锂保护层的铂金坩埚中,分段加热预氧化,然后经高温熔融制备铌铁玻璃,采用X荧光光谱仪分析铌铁熔片中元素铌、铁、硅、磷、钽、铝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检测铌铁中主次元素含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能够满足日常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高玉德  邹霓 《中国钨业》2011,26(4):24-26
介绍应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浮重结合,粗粒重选,细粒浮选的钽铌钨矿综合回收工艺。采用新型高效螯合捕收剂苯甲羟肟酸与辅助捕收剂FW组合浮选细粒级钽铌钨矿,微细摇床处理浮选精矿,显著提高了细粒级钽铌钨矿回收率。当原矿含Ta2O5 0.015 9%,WO3 0.387%时,试验取得品位Ta2O5 1.058%、WO3 42.01%,回收率Ta2O5 48.27%、WO3 78.03%的钽铌钨混合精矿。  相似文献   

7.
准确分析铌钽精矿中铌、钽含量,对选冶及新材料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以氢氧化钠作为熔剂,使用银坩埚,通过碱熔方式消解样品(熔融温度为720℃,熔融时间为20min),再酸溶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铌钽精矿中铌、钽。对样品常见的消解方式、内标元素和分析线对的选择、共存元素的影响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确定钴作为铌的内标元素,铬作为钽的内标元素,分析谱线及内标线为Nb 309.4nm-Co 345.3nm、Ta 240.0nm-Cr 284.3nm。铝、硅、钾、钠、钙、镁、铜、铅、锌、硫酸根、锰、磷、铬、钡、钴、砷、镍、锶、铍、钪、锡等不会对铌、钽的测定产生干扰。方法中铌和钽的检出限分别为0.007%和0.011%。按照实验方法测定4个铌钽精矿实际样品中铌和钽,并以多家实验室的测定平均值作为推荐值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铌和钽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均小于0.6%,相对误差处于±5%之间。  相似文献   

8.
以钨渣为二次资源,研究开发合理的回收工艺,将其中的钨、钽、铌、铁、锰加以回收利用,生产出市场需求的氧化铁和碳酸锰,钨、钽、铌得到富集后重新返回其冶炼过程加以利用。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从钨渣中回收的钨富集物含WO3 61.41%,钨回收率71.36%;钽铌富集物含(Ta2O5+Nb2O5) 7.94%,钽铌回收率70.69%;氧化铁含Fe2O3 90.49%,铁回收率84.75%;碳酸锰含Mn 43.68%,锰回收率83.25%。该工艺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细粒低品位钽铌稀土矿,试验研究了"磁选-重选"联合工艺。当给矿含(Ta+Nb)2O50.032%、REO0.092%时,全流程试验可获得含(Ta+Nb)2O53.444%、REO 12.851%的钽铌稀土精矿,回收率(Ta+Nb)2O544.13%、REO 57.27%。试验数据证明,该工艺显著提高了钽铌稀土精矿品位及回收率。  相似文献   

10.
评述了二十年来高纯稀有难熔金属领域钨、钼、钽、铌工业的分析进展,包括分光光度分析、原子吸收/发射光谱分析、质谱分析、中子活化分析和电化学分析等。引用文献50篇。通过对文献的多角度分析,反映了高纯钨、钼、钽、铌分析领域的行业布局,指出质谱分析等多元素同时痕量分析是高纯钨、钼、钽、铌工业分析的发展主流,但分光光度分析等单元素分析方法仍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1.
综合分析在富Sm合金的熔炼和分析检测研究中,其相应的原材料,环境和坩埚对其组织结构和分析结果的影响。共比较了2种类型的原材料和4种常用的坩埚,包括氧化铝坩埚,氮化硼坩埚,钼坩埚和钽坩埚。实验中一致采用将样品或者装有样品的坩埚密封于钽坩埚中进行熔炼。综合比较发现,使用将样品密封于合适大小的钽坩埚中进行随后的熔炼和分析是有限实验条件下最适宜的方法,可有效地避免Sm的挥发、氧化,并可尽量减少坩埚对合金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江西某钽铌多金属矿含钽0.004%、含铌0.008%、含锂0.71%、含锡0.065%,含钾3.52%、含钠4.01%,其矿物种类繁多,组成复杂,钽铌主要赋存于含铁、锰较高的钽铌铁矿中,锂主要以铁锂云母形式存在,目的矿物与长石矿共生致密,多呈包裹、连生、交代状,属典型钠长石化低品位难选钽铌锂矿.根据该矿石性质,采用“预先磁选--磁性产品回收钽铌、锂--非磁性产品回收锡、长石“工艺方案,可获得含钽17.51%、钽回收率48.15%,含铌16.52%、铌回收率22.72%的钽铌精矿;含锂3.61%、锂回收率56.54%的锂精矿;含锡26.89%,锡回收率37.32%的锡精矿.同时,所产长石精矿中,粗长石精矿含铁0.06%,烧成白度大于67度,细长石精矿含铁0.09%,烧成白度59.6度,试验指标较好,同时实现该选矿工艺无尾化.  相似文献   

13.
与大多数杂质的气化温度比较,钽和铌的熔点很高,因此,提取的金属可在高温下进行再提纯。但是在提纯时必须注意的是,钽和铌与除惰性气体以外的所有气体均具有很大的亲和力。因此,一切高温处理须在真空或纯惰性气体下进行。对高温下不能或很难去除的杂质,例如钨、钼、锆和铪以及铌中的钽和钽中的铌必须在加工钽、铌化合物时,即还原前就  相似文献   

14.
江西横峰特大型钽铌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江西横峰特大型钽铌矿,通过光学显微镜、人工重砂、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电子探针分析,确定了该矿主要矿物的组成及含量,详细研究了钽铌铁矿类矿物的化学成分、粒度和嵌布特征,以及钽、铌等元素的赋存状态.该矿含钽、铌的矿物种类复杂多样,钽铌铁矿的粒度为一般在0.044 ~0.300 mm之间.钽铌铁矿类矿物有两种嵌布形式,粒间分...  相似文献   

15.
钽铁和铌铁矿中钽和铌含量直接关系到矿物资源的品位,铀和钍由于具有放射性,其含量也受到重点关注,但现有检测方法过程复杂,耗时较长。采用四硼酸锂和偏硼酸锂等质量比组成的混合熔剂,选择1∶20超低稀释比,以硝酸钡为氧化剂,采用高纯氧化物熔融制备人工参考样品,以铪和钼元素分别作为钽和铌的内标元素,铀和钍测定时不用内标,建立了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WDXRF)测定钽铁和铌铁矿中钽、铌、铀和钍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钽、铌、铀和钍各元素氧化物的检出限分别达到0.016%、0.006%、0.003%和0.004%,对应氧化物参考样品校准曲线线性范围较宽,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9 9、0.999 9、0.999 1、0.999 3。选用实验方法测定钽铁和铌铁矿样品进行精密度试验,各元素对应氧化物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如下:五氧化二钽为0.062%~0.38%,五氧化二铌为0.046%~0.18%,八氧化三铀为0.26%~0.52%,二氧化铪为0.27%~1.1%。分别采用实验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钽铁和铌铁矿样品进行测定以进行方法比对,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概况Survey铌和钽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0-3%和2×10-4%。在自然界中铌、钽和钛、铁、稀土等元素经常共生,致使铌钽矿物成分十分复杂,种类繁多,最重要的矿物有钽铌酸盐和钛钽铌酸盐两大类。  相似文献   

17.
ICP-AES法测定稀土金属中的钛、钼、钨、铌和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爱端  杜梅  刘晓杰 《稀土》2005,26(1):57-59
针对试样特点拟定了加大称样量以减轻偏析,以浓硝酸溶解样品破坏碳化物,加入氢氟酸助溶,分离稀土基体同时络合钛、钼、钨、铌和钽的方法,无须基底匹配,采用工作曲线法成功地测定了金属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钇中的钛、钼、钨、铌和钽量,测定范围:0.0050%~0.50%。  相似文献   

18.
从废钨渣中酸法回收钽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从废钨渣中酸法回收铌钽的新工艺,采用稀酸脱硅-浓酸脱铁、锰-HF酸浸出-蒸发浓缩工艺,可处理氧化钽和氧化铌含量分别为0.14%和0.59%的钨渣。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处理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可得到含氧化钽8.0 g/L和氧化铌35.4 g/L的HF酸溶液,该溶液可直接用于工业生产,钽和铌的回收率达到80%以上。该工艺既可实现钨渣中钽、铌、硅等资源的回收利用,又可减轻大量钨渣堆存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含钽铌废渣中钽铌资源的综合回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含钽铌废渣中综合回收钽、铌的新工艺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低碱分解-水浸、稀酸预处理、氢氟酸转型浸出的湿法冶金工艺路线,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其中低碱分解-水浸工艺条件为:碱渣质量比0.6∶1.0、反应温度800℃、反应时间1 h,添加剂Na Cl添加量为渣量的12%,水浸温度90℃,液固比6∶1,时间0.5 h。低碱分解过程中钽和铌的转化率分别为92.3%和98.2%。稀酸预处理后大部分杂质被脱除,钽、铌相对于原渣富集近5倍。转型浸出工艺条件为:硫酸用量为渣量的0.8倍,氢氟酸用量为渣量的0.6倍,反应温度为90℃,液固比为5∶1,反应时间为4 h,钽和铌的浸出率分别为99.80%和99.86%,终渣中钽和铌含量分别降至0.03%和0.01%。在最优条件下可得到含Ta2O59.50 g·L-1和Nb2O52.86 g·L-1的酸浸出液,可直接与现行工业生产中的钽铌萃取分离工艺衔接。全流程钽和铌回收率分别可达98.37%和99.15%。该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条件温和,生产成本较低,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一种处理炼锡炉渣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相交流工频等离子体冶炼含钽铌的炼锡炉渣,获得钽铌铁合金;再将钽铌铁合金经焙烧、酸煮、除钨、脱硅、水洗、烘干等工序,得到(Ta+Nb)2O5品位达43.4%的中间产品。此工艺能简化从炼锡炉渣中提取钽铌的工序,提高钽铌品位和直收率,减少“三废”,利于环境治理,为更好地利用含钽铌的炼锡炉渣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