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汽车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调制丙烯酸氨基漆和聚氨酯漆的方法及漆膜性能,结果表明 该漆具有施工固体分高、耐水性良好、综合性能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弹性体》2020,(2)
传统溶剂型涂料在制造、施工和成膜过程中有大量的有机溶剂挥发进入大气中,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高固体分涂料既节约了资源,又降低了污染,还能减少施工次数,提升涂装效率。重点介绍了高固体分丙烯酸聚氨酯涂料、高固体分哑光醇酸家具涂料、高固体分聚氨酯航空涂料、重卡轮毂用高固体份快干聚氨酯涂料、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双固化高固体分丙烯酸改性醇酸涂料、快干型高固体分环氧防腐底漆、高固含量水性丙烯酸氨基烤漆、高固体分含氟羟基丙烯酸酯树脂、阳离子型高固体分水性聚氨酯封闭底漆、高固体分星形羟基丙烯酸酯树脂等新型高固体分涂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玻璃涂料用有机硅羟基丙烯酸乳液、卷材涂料用高固体分聚酯树脂、磷酸酯单体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羟烷基酰胺(Primid)固化干混消光粉末涂料用户外聚酯树脂、木器涂料用多臂腰果酚基光固化树脂、疏水性SiO2改性含氟硅苯丙复合乳液、木焦油基环氧树脂、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分散体、反应型非离子水性环氧乳液、阴非离子型水性聚酯树脂等几种涂料成膜物的最新研究,说明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涂料成膜物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将不同用量的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苯乙烯、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共聚,合成有机硅改性含羟基丙烯酸树脂。红外光谱证实有机硅成功地引入到丙烯酸树脂中。用该有机硅改性树脂与N3390固化剂反应,制成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涂料,考察了有机硅含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研究了羟基种类、羟基含量、玻璃化转变温度( Tg)等因素对漆膜柔韧性、耐冲击性、耐腐蚀性、耐老化性能等影响。结果表明:合成得到了高固体分、低黏度的羟基丙烯酸树脂,且当羟基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HEMA)、羟基含量为 2.1%、树脂 Tg为 0℃时,漆膜性能最好。此时,制备的树脂的固体分为 80.1%、黏度为 3 490 mPa·s、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 816。  相似文献   

6.
北京圣达光化工研究所开发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是一种有机硅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溶剂型共聚物。该树脂具有附着力强、光泽度高、耐候性好、耐污染性优异等优点。主要用途:用作外墙涂料、马路划线漆的基料,还可在常温下与羟基丙烯酸树脂交联成优质的木器清漆。有机硅改性热塑性丙烯酸树脂  相似文献   

7.
《中国涂料》2016,(2):29-33
采用丁基缩水甘油醚对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合成了一种高固体分高韧性的水性丙烯酸树脂,并用其制备了卷材面漆。通过研究一系列对树脂及涂膜性能影响的因素,确立了合成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最佳配方:丁基缩水甘油醚用量为30%,催化剂用量为1%,羟基含量为3%。上述配方制得树脂为微黄透明溶液,固体分为41%,黏度仅为2 035m Pa·s,涂膜柔韧性突出。  相似文献   

8.
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叔碳酸缩水甘油酸改性合成高固体分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通过对引发剂,合成温度,链转移剂,玻璃化温度及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的接入方式的讨论,成功地合成了新型的高固体羟基丙烯酸树脂,并讨论了由它所配制的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抗酸雨性优良的丙烯酸高固体分汽车涂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叙述了硅氧烷封闭丙烯酸树脂中羟基和Si—H键和丙烯酸树脂中双键交联反应的原理,对用这两种新技术途径试制的抗酸雨性优良的丙烯酸高固体分汽车面漆性能作了评介。  相似文献   

10.
双组分高固体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改性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通过对引发剂、链转移剂、反应温度及叔碳酸缩水时油酯等因素的讨论,合成了新型的羟基丙烯酸树脂。以其为基料配制了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并讨论了该磁漆的配方设计和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单一和混合偶联剂表面改性的柠檬石膏对柠檬石膏/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度,熔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偶联剂表面改性的柠檬石膏使柠檬石膏/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较PP有不同程度提高,钛酸酯和铝酸酯偶联剂对柠檬石膏的表面改性具有较好效果。混合偶联剂表面改性的柠檬石膏使柠檬石膏/P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较单一偶联剂表面改性柠檬石膏填充PP的复合材料提高了34.7%,而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有一定下降。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结果显示柠檬石膏的加入可以提高聚丙烯的结晶度,对复合材料的熔点几乎没有影响;柠檬石膏的表面改性对复合材料中PP的结晶度和熔点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稀土偶联剂、铝酸酯和硬脂酸对CaCO3进行表面改性,测试其吸油值和黏度;表征了稀土偶联剂改性CaCO3抽提前后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测定了稀土偶联剂改性CaCO3共混PP的抗冲击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偶联剂对CaCO3具有较强的偶联作用,稀土偶联剂可在CaCO3表面形成较牢固的物理和化学配位,获得的稀土“壳-核”CaCO3可提高PP的抗冲击强度。当稀土偶联剂的质量分数为3%时,其增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分别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并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改性粉煤灰填充SBS(styrene-butadiene-styrene)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研究表明:在实验考察的用量范围内,两种偶联剂改性粉煤灰填充SBS复合材料的流动性均随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改性粉煤灰用量相同时,硅烷偶联剂改性粉煤灰填充SBS复合材料的熔融指数较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的小,流动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偶联剂改性填料对SMC树脂糊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不同种类的偶联剂对重质碳酸钙进行了化学改性,通过测试树脂糊的粘度,确定了钛酸酯、端胺基多元醇酯、硅烷偶联剂三种偶联剂对碳酸钙的最佳改性温度和用量,钛酸酯改性的最佳温度为90℃、最佳用量为2.0%;端胺基多元醇酯改性的最佳温度为90℃、最佳用量为1.5%;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最佳温度为110℃、最佳用量为2.0%。结果表明:偶联剂对碳酸钙具有较明显的改性效果。三种偶联剂相比,钛酸酯偶联剂对填料碳酸钙的改性效果最佳,其次为端胺基多元醇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刺的改性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5.
以n-BuLi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GDEE为结构调节剂、SnCl4为偶联剂,合成了线型和星形立构嵌段中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研究了硬段和乙烯基结构含量的控制方法,考察了偶联剂用量、偶联反应时间、偶联剂加入方式、硬段含量对偶联反应的影响。发现,随着硬段质量分数、硬段中乙烯基摩尔分数的增加,偶联效率逐渐减小;分批加入偶联剂有利于加宽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偶联效率随着偶联剂两批加料时间间隔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大分子偶联剂对PE/氢氧化铝阻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用小分子硅烷偶联剂及所合成的大分子偶联剂表面改性的氢氧化铝(ATH)对其填充的聚乙烯阻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拉伸之后的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大分子偶联剂对阻燃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比小分子偶联剂要好,同时大分子偶联剂还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纳米SiC的表面改性对CE/纳米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高分子偶联剂SCA-3和低分子偶联刑KH-560对纳米SiC进行表面改性,并分别制备了氰酸酯树脂(CE)/纳米SiC复合材料.考察了这两种偶联剂对CE/纳米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断面形貌,探讨了偶联剂的表面改性机理.结果表明,SCA-3比KH-560更能有效地改善CE的力学性能;相对纯CE而言,经SCA-3表面改性纳米SiC的质量分数为1%时,CE/纳米SiC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91.38%和32.84%.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s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 dop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icrowave properties of melt‐spun Nd‐Fe‐Co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All as‐milled powders, with or without silane coupling agent treatment, were characterized as flake‐like shape. However, it is found that with the addition of 0.25 mL coupling agent, the as‐milled Nd‐Fe‐Co powders can deagglomerate and become more uniform dispersion with smaller thickness. In contrast, the excessive addition of coupling agent led to somewhat higher thickness of the flakes and much more amount of coupling agent on the surface of powder. The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show that the Reflection loss will arrive ?27.1 dB at 4.2 GHz, for the addition of 0.25 mL coupling agent powders. The probably reasons for this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he morphology of the powders, uniform dispersion and the physical coating between the polymer and coupling agent. © 2009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09  相似文献   

19.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滑石粉进行表面处理,考察了偶联剂用量、偶联剂与滑石粉的共混工艺和共混时间对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滑石粉合金力学性能和维卡软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偶联剂用量为滑石粉的1%~2%时,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维卡软化温度略有下降;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共混滑石粉和钛酸酯偶联剂,可以保持甚至提高PVC/ABS/滑石粉合金的力学性能,并随着共混时间的增加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维卡软化温度先上升后下降。  相似文献   

20.
张成森  曾黎明  胡兵 《塑料工业》2006,34(12):23-25
介绍了用硅烷偶联剂(KH-550)与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空心玻璃微珠的方法;研究了处理剂用量与玻璃微珠加入量对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压缩强度及马丁耐热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KH-550和钛酸酯偶联剂质量分数分别为1%、0.8%时,其偶联改性的效果最好。随着玻璃微珠质量分数的增加,体系压缩强度呈降低的趋势,马丁耐热温度提高,其中KH-550偶联改性的效果优于经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