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矿物组成及显微结构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岩,矿相分析可知:有利烧结矿强度的物相为熔融形磁铁矿和板状铁酸钙,有利还原性的物相为赤铁矿和针状铁酸钙,不利低温还原粉化度的物相为骸晶状菱形赤铁矿和致密型残存赤铁矿。提出了为提高烧结矿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烧结矿矿物组成与结构对其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烧结矿的强度主要是由其矿物组成及显微结构所决定的。要想提高烧结矿的强度,改善其粒度组成就必须先从烧结矿的矿物组成与结构入手。  相似文献   

3.
钒钛烧结矿液相组成复杂,存在生产率低、转鼓强度差、还原粉化严重等现象。针对承钢钒钛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十分严重的问题,从钒钛烧结矿的矿物组成和矿相显微两方面研究其粉化的机理,对抑制粉化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摘要:由于近年来低品位铁矿石的使用量增加,导致烧结过程中SiO2含量升高。SiO2是烧结矿中主要的脉石成分,其含量的变化与烧结矿最终质量密切相关。运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和SEM-EDS方法研究了SiO2对CaO-Fe2O3熔体结晶矿物组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CaO-Fe2O3-SiO2熔体结晶产物中CaFe2O4(CF)含量减少而富铁铁酸钙(SFC)含量增加,CaFe2O4和SFC分别以块状和板条状析出,SFC的晶体结构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从Ca36Fe144O25-2向SFCA-I转变;当SiO2的质量分数超过3.0%时,椭圆状的Ca2SiO4(C2S)从熔体中结晶,其含量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另有大量圆点状玻璃相分布于铁酸钙基体表面。  相似文献   

5.
烧结矿FeO影响因素的研究和生产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尹德  李秋梅 《烧结球团》1999,24(3):31-33
针对烧结矿FeO含量升高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介绍了太钢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赵霞  李铁军  潘文 《钢铁》2013,48(2):18-22
 利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烧结矿与CO气体的气-固还原反应特征,重点考察了反应的不同阶段烧结矿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变化以及还原过程烧结矿孔隙率的变化。研究发现:由于烧结矿内矿物组成的改变,随着还原度的增加,烧结矿还原速率逐渐减缓。还原前期主要发生赤铁矿→磁铁矿和铁酸钙→磁铁矿的转变,并且赤铁矿的还原速率要高于铁酸钙。当还原度达到70%时,烧结矿内的赤铁矿、铁酸钙和磁铁矿全部被还原为浮士体和金属铁;根据还原过程烧结矿内部结构和孔隙率的变化,发现还原过程中试样的孔隙率由原来的12.43%增加至5344%,其中大部分的增加量集中在反应的前期。另外,发现存在微气孔的区域更有利于烧结矿的还原。  相似文献   

7.
杨楠  郭兴敏 《钢铁钒钛》2019,40(2):132-136
通过在CaO-Fe_2O_3熔体中添加Al_2O_3,研究了不同Al_2O_3含量对CaO-Fe_2O_3熔体结晶矿物组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_2O_3含量的增加,CaO-Fe_2O_3-Al_2O_3熔体结晶产物中铁酸一钙含量减少。当Al_2O_3含量达到3%时,铁酸二钙与富铁铁酸钙从熔体中结晶,二者含量随Al_2O_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Al_2O_3含量的增加富铁铁酸钙的显微结构向细条状转变。同时,熔体黏度随着Al_2O_3含量增加而增加,当Al_2O_3含量超过5%时,熔体内铁酸钙结晶受到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攀钢烧结工序为满足炼铁需要,为提高钒钛烧结矿FeO稳定率所采取的措施和生产效果以及目前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利用矿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对济钢烧结矿的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测定与分析,表明济钢烧结矿的矿物组成主要包括磁铁矿、赤铁矿、铁酸钙、硅酸钙和少量的玻璃质。其显微结构以熔蚀结构及针状交织结构为主,这种结构对于烧结矿强度和还原性的提高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
石灰活性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石灰活性对烧结矿中铁酸钙的结晶形态、烧结矿品位、强度和成品率等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表征了不同活性度石灰的形貌,用矿相分析、化学分析及ISO转鼓等手段表征了烧结矿。结果表明,石灰活性对烧结矿中铁酸钙的结晶形态及铁酸钙数量有影响,活性度高的石灰有利于细针状和针状铁酸钙的形成。增加石灰活性可提高烧结矿品位、烧结机垂直烧结速度和烧结矿成品率。  相似文献   

11.
本钢炼铁厂360m^2烧结机,年产烧结矿350万t,主要供给3号、5号高炉。因此,提高烧结矿产量和烧结矿强度成为主要任务。在保证烧结矿强度的同时,降低烧结矿FeO含量,为实现高炉增铁降焦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简要分析总结了影响烧结矿中FeO成分的因素,以及为此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何木光 《中国冶金》2014,25(7):32-35
通过单因素试验,找出影响烧结矿FeO含量的因素为:混合料固定碳、烧结矿SiO2、烧结矿碱度、烧结矿TiO2、返矿配比、烧结料层厚度、混合料水分;其中混合料固定碳是显著影响因素,表现为强相关性。采用混合料固定碳计算公式,利用Excel电子表格建立生产应用现场模型,确定了烧结矿FeO与混合料的固定碳控制中心值,依据烧结物料结构与烧结矿成分变化,进行及时适当微调混合料的固定碳控制值,实现烧结矿FeO的稳定控制。攀钢钒炼铁厂从2006年起推广采用控制混合料固定碳含量来控制烧结矿FeO含量的方法后,烧结矿FeO稳定率比推广前提高了5.61%;同时,烧结矿固体燃耗、转鼓指数、烧结机利用系数等指标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4.
钒钛烧结矿适宜FeO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勤  何庆莉 《云南冶金》2000,29(6):19-23
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分析讨论了FeO含量对攀钢钒钛烧结矿产、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FeO含量的适宜值。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烧结工艺参数与烧结矿FeO含量的定量关系及烧结矿FeO含量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FeO含量对烧结矿产量和质量指标的影响看,烧结矿FeO含量在8.08%-9.70%范围内较适宜;从FeO含量对冶金性能指标的影响看,烧结矿FeO含量在7.18%~8.08%范围内较适宜。综合分析结果,鞍钢烧结矿FeO含量应控制在8.00%左右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分析影响烧结矿中FeO含量的因素,详细地介绍了为此而采取的措施以及在生产实践中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蒋大军 《钢铁》2006,41(9):13-17
针对FeO含量控制复杂与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开发了神经网路预报系统.采用改进后的4层前向神经网络,进行多因素输入建模,输出采用主因线性相关与次因非线性相关叠加,预报现场烧结矿FeO含量.网络结构设计精度高、泛化能力强.训练方差为0.01508846,用训练样本集测试FeO含量输出,检验的绝对平均误差为0.135 665,命中率为97.78%.采用训练后网络预报,绝对平均误差为0.189 226,命中率为91.14%.  相似文献   

18.
FeO对钒钛烧结矿产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攀钢目前的烧结生产情况,在实验室进行了FeO对钒钛烧结矿产、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烧结矿FeO含量4.34%-8.44%的范围内,随着FeO含量增加,烧结矿转鼓强度和成品率提高,产量上升,冶金性能改善;当烧结矿FeO含量>9.37%后,烧结矿的产质量均呈下降趋势.从目前攀钢的生产条件来看,钒钛烧结矿FeO含量的控制范围以7.24%~8.44%为宜.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FeO含量对烧结矿冷强度和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RDI+3.15的影响。降低烧结矿中的FeO含量有利于提高烧结矿还原性,但是过低的FeO含量会降低RDI+3.15。研究发现,降低料层厚度和混合料水分、提高配碳量和焦粉粒度均能提高烧结矿中FeO含量;另外,降低R、提高SiO2含量也可以提高FeO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