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7)
在高职院校中,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可以确保课程实效性,还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开展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将职业素质教育逐步渗透进教学内容,并且使其特征体现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这一途径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效果,为国家与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在本文中,分析了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探究了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8)
高职院校是国家培养和储备人才的重要场所,作为综合素质重要内容的思政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以及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在当下社会背景下,将思想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相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思政教育与个性化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分析了思政教育与个性化教育融合需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几点实现思政教育与个性化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旨在通过本文的分析,明确个性化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为两者的有效融合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1)
针对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深入探讨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总结行之有效的融合方法,以此来达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高职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方式之一。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专业性强,与实践紧密结合,因此,思政教育需要与专业课程紧密融合,通过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本文以“建筑施工工艺”课程为例,探讨思政教育如何有效融入高职专业课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同时,分析思政教育融入课程的难点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5)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流。作为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在高职思政教育中职业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析高职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融合的必要性,探究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思政教育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7):142-14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高职辅导员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目前我国高职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当中的工作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是从高职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时倾听的运用来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出一些更好的倾听方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1)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职业素养视角下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并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加强院校的思政教育建设、修复人才培养系统及确认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四项完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措施,以期为高职教师开展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入职业素养理念,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7)
高职院校的理工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着大量可融入的思政教育元素,以工程法律法规课程为例,充分挖掘可被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及立德树人理念,探求道桥专业的思政课堂与课程思政协同并行切入点,实现专业课的实践教学适时适量地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之间进行结合,达到功能互补,协同并行。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8)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诸多的信息化教学技术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并且在教育领域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种大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信息化改革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而有效地建立起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对于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职思政课教学信息化改革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做了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4)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思政教育始终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平台,思政教育的创新需要从课堂入手,重视提升学生的思想品格和理想追求,尤其需要重视思政教育与德育的融合,文章首先对高职院校德育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思政教育和德育融合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