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4)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各高校都在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可以使高校培养出更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高校应当构建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均衡得到提高。高校应通过拓展人才培养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培养应用和创新能力。高校应当通过不断的探索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2)
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正相关,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必然要落实到推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上来。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主要是通过组织对资源、技术等的聚集,为教师教学成长提供服务,实现对教学能力发展的规模效益。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加快传统高校教学组织的转型以及挖掘新型教师教学发展组织的潜力,显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高等院校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最重要手段。高校教师对教学的投入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校教育的质量。文章阐述和分析了国内外土木工程专业高校教师在本科教学中的投入现状,提出了改进我国高校教师本科教学投入的政策措施和思想保障,为促进高校教师投入本科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8)
在信息化爆炸的时代,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如何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成为当今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学的中心工作,是衡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本文主要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展开更深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4)
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不强,是影响我国大学发展的难题。高校应激发创新的动力与潜能,升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同时应谨记课程教学"人文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让自己主导的课堂焕发生命的灵光,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9)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代大学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具备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成为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复杂性以及社会对于个性化人才的需求也使得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现出重要地位。如何转变高校教学思想,更新高校教学理念,充分利用高校教学资源来引导高职学生走向自主学习,需要高校教师展开深入的研究。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工作经验,分析了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的原因,并从转变学习观念、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策略、利用学习资源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发展经济、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我国培养出的大学生虽然品质优良、基础知识扎实,但大多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可以通过对以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的总结,进一步阐述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论基础及意义,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些方法和途径,为今后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一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
我国高校国贸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实践教学效果差、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针对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确立岗位群;构建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大力培养双语教师,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9)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改革创新培养的模式、途径和方法,建立适应社会市场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确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流程,创新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校发展目标的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满足新形势下用人单位对生物专业毕业生的要求,针对高校生物课程教学现状,就生物学课程体系建设、授课方法、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改革生物学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