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12)
以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缘由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内涵式建设的界定为切入点,重点剖析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内涵式建设的外化要素和内化因素,梳理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内涵式建设的理论基础,在独立学院教师专业化内涵式建设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0)
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高校教师专业化和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这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与特征、面临的困境与对策,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策略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24)
教师专业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专业化进行了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发展,对于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有其特有的含义,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比较普遍的,阻碍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当前应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如果职业院校的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71-75
教师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是确保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充分发挥文化培育优秀教师的重要作用,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先进文化的陶冶。突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建设,注重大学组织文化特性,以现代大学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9)
现如今,社会及家长对教师道德品质及学生道德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整个社会及学校形成了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热潮。但是,层出不穷的德育教师道德败坏事件、学生道德品质低劣事件让家长和学校反思学校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为此,从德育教师专业化判断标准、实施过程二个方面论述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非必要性,并另寻新的途径、新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2)
<正>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无论是教师入职前的培养还是职中的进修、职后的培训,围绕的重点都是教师的专业化。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如此,它也需要经过复杂的教育和心理变化过程,在教学中促成专业化发展。1.概述专业化发展策略简言之就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显然,从内涵上看,这一策略不仅仅要贯穿于教师职前的培养与职中的进修(在职教育)以及职后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2)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教师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专业化、教师职业专业化,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4)
当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着诸如教师合法权益得不到满足,削弱工作积极性,教师缺乏全面系统的培训,降低工作感染力和教师专业化素养水平较低,弱化工作实效性等问题,应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组织专业培训活动,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和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提高教师工作水平等方面寻求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法策略,提高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7)
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让孩子能就近入学,关键问题是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思想认识是关键,加强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不断反思,形成个性化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6)
我国现有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以校本培训为主,然而面对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新技术、新使命、新要求,传统模式面临着忽视教师技术革新、轻视专业化发展中的"隐性知识"、缺乏对信息化的反思性实践、区域间信息化水平不平衡以及缺少教师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等诸多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根据实践社团(Communities of Practice,简称为COP)中的联合参与、共同愿景和共享资源理念,结合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经验,认为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应该打破时空限制,建立教师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异质性教师进行异步性反思性实践对话的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