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6):1-4
根据国内对武术运动员比赛心理的研究进行一次梳理,为运动员做好比赛心理调节及教练员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现有武术运动员,包括武术套路及武术散打运动员比赛心理的文献,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得出影响运动员比赛的几大心理因素:过度兴奋、紧张、焦虑等。针对运动员比赛的心理,应给予运动员训练及赛前合理的心理干预,比如在训练中培养积极的心态、培养正确的心理定位、培养运动员建立合理的自我调节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8)
一个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比赛成绩的优劣。心理素质对于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好的运动员无论是在什么比赛中都能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技战术水平,有时还能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这就需要我们教练员在赛前、赛中、赛后合理的技术安排和正确的心理指导,让他们在平时训练中就养成不畏惧强手,勇于和强手拼搏,敢于去战胜他们比赛中的对手。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8)
<正>1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分类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一般以运动情绪为代表,可分为战斗准备型、赛前热症型和赛前冷症型三种类型。(1)战斗准备型:是一种理想的运动竞赛型、积极性的情绪,而且强度适宜。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的各种生理和心里指标适合比赛要求,能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和潜力,比赛表现为轻松、省力、效果好,是适合创佳绩的心理状态。但这种情绪不是自发和天生的,是经过严格心理训练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羽毛球运动员充分各项技战术水平的保证,在平时的训练中,只有科学地、系统地、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对运动员进行专项的身体素质练习,才能增强身体各个器官的机能,保证运动员在高强度,激烈的对抗比赛中娴熟的运用技术,发挥自己身体素质的优势,减少运动伤害,在比赛中战胜对手。由此可见,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4)
<正>牛前胃弛缓疾病俗称宿草不转,主要是由于中前胃包括瘤胃、网胃和瓣胃等兴奋和收缩力下降导致的前胃内容物排出受到影响所引起的前胃运动和消化机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在牛养殖产业中,牛前胃弛缓疾病的发病十分常见,在牛饲养过程中长期食用大量粗硬难以消化的饲料,过量使用浓厚、劣质、发霉变质的饲草饲料,运动不足,微生物和矿物质缺乏都会导致牛前胃弛缓疾病的发生,有时还会激发其他疾病,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5)
频繁的竞赛日程使得赛前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的地位越加突出。在这一形势下,如何使优秀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在多季的比赛中始终保持最佳水平成为了广大教练员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从赛前训练的安排入手,探讨了短跑、跨栏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安排。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2)
前胃弛缓是舍饲奶牛前胃机能絮乱而表现出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的一种疾病。病的特征是食欲降低,瘤胃收缩力减弱,收缩次数异常的一种全身机能絮乱的一种综合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4)
摔跤运动员的科学选材与提高摔跤运动水平密切相关。根据摔跤运动员的特点,在选材时应从摔跤运动员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神经类型,心理素质,思想品质,遗传因素等几方面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2)
<正>兵乓球运动的蓬勃发展要求兵乓球运动员必须具备加强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应当具备较高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对于乒乓球运动来说,青少年属于后备人才,他们的训练状况、专项身体素质将直接影响乒乓球运动的整体水平。要想在训练与比赛中使得身体机能保持良好的状态,为技术训练任务以及比赛既定目标的顺利完成创造有利的条件,如何对乒乓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进行提高已经越来越受关注,这也是广大教练急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8)
观2013年浙江省中学生篮球联赛,人盯人、全场紧逼、区域紧逼等防守战术运用得越来越多,防线拉得较长,给篮球突破技术发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持球突破成为摆脱防守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训练及比赛中经常出现一些技术及运用方面的各种问题。因此,对持球突破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目前,不少运动员在比赛中动作不规范,突破时机选择不好,运用不合理,大大减弱了攻击力。本文将对突破的运用及突破中要注意的问题提几点浅见,以供运动员和教练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