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8)
<正>1.引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这就是"同课异构"的教研理念。它的魅力在于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近期,笔者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其中一项内容是参与"同课异构"课堂,作为其中一位上课教师,亲身体验了"同课异构"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真实感受到了这种模式的带来的"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2)
<正>联片教研是将本地的学校分片组成学科教研组,定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的一种校本教研形式,它是解决因学校规模小不便于开展教研活动的一种有效途径。开展联片教研不仅可以使教师走出校门,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一起同备一课书、同讲一节课、同评一节课,共同探讨教学,解决具体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2014年秋,我校针对规模小,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少,开展教研活动难的实际,因地制宜地组织构建了联片教研网络,扎实开展了联片教研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研效果。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9):47-48
高中数学"同课异构"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其实施途径及评价方式的多元性,因此探寻多角度、多方位的实施途径及评价模式,才能更好地践行新课标提倡的"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理念。在高中数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保障"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不可能由单个教师独立完成,一定要在备课组、教研组等集体中实施,借助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在不断"磨课"中完善教学设计和提升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27)
"校际联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每位授课老师都有扎实的基本功,业务素质高,能很好地控制课堂,展现出了不同学校老师与众不同的教学特色,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享受喜悦。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语文教育衍生出一种名叫"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无数前辈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能力可以有效帮助所有语文教师拓展教学思路、教学理念,进而达成集思广益、扬长避短的教学效果。为此,文章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为例,对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7)
开展校本教研能有效了解和掌握我校教师课堂趋势和主要特征,形成了"观课议课"校本研修的长效机制,此活动可培养教师促进其专业发展,弥补了传统教研活动的缺陷和不足,创新了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36)
<正>在我国,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师在研究中得以收获,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我校的英语校本教研中活动中,教师的集体备课,评课,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因此,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间的同伴互助的有效性,使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得以落实。1.英语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同伴互助流于形式在英语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之间缺乏合作精神,这样彼此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相互保留,就使得英语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如何达成核心素养、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高中地理廖廷武名师工作室就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下的新授课主题教学模式构建及实施进行了开题论证研究,并拟依托"城乡研训联盟"和安定区高中地理廖廷武名师工作室"同课异构""送教下乡"活动为载体,取得实效后将辐射延伸进行尝试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
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及精力的付出。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师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在工作中,能够为人师表,使思想、言行与道德标准达到一致。做到不断用教师道德职业规范来要求自己,提高自身修养品行,另外也要把新的理论认真学习好,提高自身能力,从听课和与同事交流中学习新的知识,并积极参与数学教研组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等教研活动,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深入细化地理解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2)
"同课异构"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课例研讨为载体的集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研修方式,旨在推进教师教学研究行动、改进学校教研风气,促进教师间的研讨交流、学习反思与合作分享,最终实现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