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5,(2)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合作体,在学生的终生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从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管理的现状来看,家校互动合作在推进工作中仍存在若干困难与问题。本文在对周边学校、家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家校互动合作中的老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多边关系主体间存在的问题来探究改善家校互动合作的方法和途径,建立起长效的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微信平台已成为学校和家长互相沟通的主要方式。合理利用现代的互联网,搭建学校、家庭、学生之间方便、快捷、有效的沟通平台,从而为有效实施家校合育以及孩子的健康成长谱写新的华章。如:教师建立微信群,可以发通知,布置作业,讲解难题,倾听家长心声,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有效促进教师与家长的和谐沟通,从而达到家校合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6)
借助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的特色教育平台,引导和帮助家长特别是单亲学生家长不断提高育人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形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和家长合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家校关系,让学生在家庭教育中能够巩固并且提升学校的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29)
家校合作的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主要从组织家长会,培养家长教育理念、传授教育方法,帮助家长处理问题、设计体验活动,提高家长陪同意识等方面探讨农村小学班主任实施家校合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42)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与家长,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的发展情况与家长的教育背景以及家庭环境等都给家校的沟通增加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教师的沟通策略取决于很多因素。同时,家长、老师以及学校也缺乏系统的专业理念,教师也常常单兵作战,双方都未能把家校沟通摆在重要的位置。通过多年的教育经验,分析诸多家校沟通的案例,探究家校沟通的作用以及家校沟通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9)
家校互动,是家校双方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微课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提升了学校与家庭的互动空间,为学校教育管理提供了信息沟通与资源分享的服务平台,使家长了解学校的管理与教育理念。其中,微课程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不仅体现在学校通过流媒体的形式宣传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还体现在家长可以通过微课程参与互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得到进一步普及。教师的班级管理内容、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实现了网络化的新班级管理方式。班级家长工作不再局限于教师的家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半日活动开放日、电话等形式,学校网站为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充分利用个性化班级文化网站做好家校互动,共享教育资源,更好地管理班级,为家庭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7)
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与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部门提出了要在新形势下实现家校共育的教学方式,部分的学校已经对这方面进行相应的探索。家校共育对于当下的形式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这种实践方式可以帮助两个教育方共同了解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法发展情况,以便于更好地做出相应的措施。家校共育的实践需要学校积极地去制订方案,注重与家长的交流,推动新形势下家校共育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4)
在幼儿教育中,为了能够帮助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家校互动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重视家校互动的重要作用,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增强学校与家长间的沟通。教师将通过分析当前家校互动的现状,探究进行良好的家校互动的策略,希望对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家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4)
<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家长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家校共育,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一直致力于开展让教师、家长、学生乐于接受的多种家校共育活动,其中"亲子共读"就是一种有效的共育形式。它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家校之间的良性互动。我们在探索亲子共读的过程中,逐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