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Planning》2014,(9):1273-127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强心、利尿、抗感染、吸氧、祛痰、平喘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压、血液流变学和全血NT-proBNP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肺动脉高压、血液流变学指标和NT-proB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肺动脉压和NT-proB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动脉压和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显著降低肺动脉高压和血液黏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4):112-11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4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研究组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平均肺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活血汤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肺动脉高压,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认知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20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200例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同期在本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89例为稳定期对照组。将观察组有认知功能障碍的114例患者作为认知功能障碍组,无认知功能障碍的95例患者作为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蒙特利尔认知评价(Mo CA)评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通过单因素分析对比18个可能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认知状况的因素,将有统计学差异的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4.5%,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9.5%以及稳定期对照组3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o CA评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期对照组,HAMD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认知状况的影响因素是年龄、受教育年限、居住状况、社会支持状况、病程、住院时间、HAMD评分、呼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分级、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尿酸以及服药规律情况。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认知状况与年龄、受教育年限、居住状况、社会支持状况、病程、住院时间、HAMD评分、COPD分级、Pa O2、Pa CO2、尿酸有关;年龄、病程、住院时间、HAMD评分、COPD分级、Pa O2、Pa CO2以及服药规律情况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认知状况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尿酸水平是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8):19-22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子宫胎盘灌注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6月本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52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给予滋肾育胎丸联合地屈孕酮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黄体酮静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子宫胎盘灌注状态。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高切全血黏度、FBG均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切全血黏度、HC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切全血黏度、FB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切全血黏度、H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I、PI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RI、PI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能通过改善血液的流变性和子宫胎盘灌注状态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8):1109-1110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沐舒坦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滴注时间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6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Ⅲ组,分别治疗8 d、12 d、16 d。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结果:治疗Ⅱ组、治疗Ⅲ组临床疗效、Pa O2和Pa CO2改善情况优于治疗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痰液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水平均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Ⅱ组、治疗Ⅲ组显著优于治疗Ⅰ组(P<0.05);治疗Ⅲ组显著优于治疗Ⅱ组(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沐舒坦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疗效较好,二者滴注时间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6)
目的观察中风补血引接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风补血引接方。治疗2周后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判断临床疗效;静脉采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液还原黏度、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4.4%)(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试验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血小板聚集及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补血引接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具有肯定的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9):43-44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纠正缺氧和改善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0例鼻导管吸氧,研究1组2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氧疗;研究2组2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氧疗。观察氧疗前后的Pa O2、Pa CO2水平。结果:研究1组和研究2组的Pa O2经过治疗后明显提高,研究2组Pa CO2经过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能有效的纠正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3):61-62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观察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7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载小剂量肝素和硫酸镁)各87例。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PH、PaO2及PaCO2和血液黏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和低切)、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进行测定,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血浆PH值无明显变化,观察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aCO2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间血液黏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高切和低切)、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运用小剂量肝素联合硫酸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血液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合特布他林治疗重度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压缩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疗程均为7d,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气促缓解、喘鸣音消失、咳嗽消失及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合特布他林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5):642-644
目的:观察益气清肺化痰通络方联合呼衰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4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呼衰合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清肺化痰通络方,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清学水平、肺功能、临床体征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咳嗽和啰音明显恢复(P<0.05),同时肺功能检查中第一秒呼气容积、第一秒呼气容积/第一秒用力肺活量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清肺化痰通络方联合呼衰合剂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疗效确切,并能明显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29):56-59
目的:探讨COPD患者肺康复知识和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肺康复知识、行为问卷对广州市105例CO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COPD患者肺康复知识总分为(15.32±3.86)分,总体得分指标为63.83%。COPD患者肺康复行为总分为(43.01±7.01)分,总体得分指标为63.25%。肺康复知识和行为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r=0.274~0.883,P<0.05)。结论:COPD患者肺康复知识与肺康复行为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患者的肺康复知识水平越高,其肺康复行为也越好,医护人员应寻求有效的干预策略提高COPD患者的肺康复知识,从而提高其肺康复行为,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5):642-64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技术的进展及相关评估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搜集近几年国内外与肺康复技术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肺康复技术是COPD稳定期患者的主要管理措施,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结论:目前肺康复技术尚未有统一的治疗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临床干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7):145-148
目前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仍被误认为是一少见病,实际上是常见的,其发病率在心血管中居于第3位,仅次于冠心病与高血压,病死率高达20%~30%。PE虽然凶险,然而是可预防可治疗的,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采取早期预防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PE危险因素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高龄、卧床、手术、妊娠,肿瘤等,国内外曾报道多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发生PE病例,本文主要对两者关系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望临床工作者提高对UC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32):150-153
低氧性肺动脉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高致死性疾病,其主要的结构和功能异性表现为肺血管紧张性的持续性增高和血管构型的改变。进行性增高的肺血管压力最终将导致右心室负荷的加重和心力衰竭。由于发病机制复杂,因此尽管西地那非和波生坦等靶向药物可以部分缓解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症状,然而长期疗效仍旧不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免疫炎症反应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笔者对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34):1-3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PE)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和MR肺动脉成像(MRPA)的诊断价值并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并拟诊为PE的患者52例,根据患者采用的成像方法分为CT组(n=41)和MR组(n=11),CT组患者行MSCTPA,MR组患者行1.5T MRPA,均观察肺动脉栓子的特点和肺叶继发变化情况,并由2位不知情的高级职称影像科医师对两组图像进行分析,统计不同部位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检出数量。结果:CT组患者中,MSCTPA共发现肺动脉栓子661支,包括488支中段以上栓子。MR组患者中,MRPA共发现31支肺动脉栓塞。结论:MSCTPA操作简单,快捷,可清楚地显示肺动脉栓子,检出率高;MRPA可清楚显示肺叶动脉以上的栓子,但肺段动脉栓子仅部分可显示清楚,可结合三维增强磁共振动脉成像(3D-CE-MRPA)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13):53-55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点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栓塞患者50例作为合并肺栓塞组,另取同期收治的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作为未合并肺栓塞组,比较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检出值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栓塞的影响因素。结果:合并肺栓塞组患者D-二聚体检出值为(760.0±50.0)μg/L,明显高于未合并肺栓塞组的(250.0±30.0)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卧床时间≥7 d、双下肢不等粗≥1 cm及存在深静脉血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栓塞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栓塞患者临床特点以卧床时间≥7 d,双下肢不等粗≥1.0 cm及深静脉血栓为主,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是合并肺栓塞的影响因素,可供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4)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pulmonary large-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是一种罕见的肺部上皮性恶性肿瘤,1991年被首次报道,2004年病理分型正式划归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该病多见于高龄吸烟男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有呼吸道相关症状,副肿瘤综合征罕见,CT常表现为外周型结节影,可有分叶、毛刺及胸膜牵拉。LCNEC恶性程度高,患者诊断时约60%~80%出现淋巴结转移,40%出现远处转移,恶性程度接近小细胞肺癌。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治疗是Ⅰ、Ⅱ、Ⅲa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化疗建议PE方案(顺铂联合依托泊苷)。转移及术后复发可能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肿瘤驱动基因及进一步靶向药物治疗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33):112-11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69例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36.09%(61/169);性别、合并症、住院时间、吸烟、抗生素滥用、侵入性操作、糖皮质激素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卧床、近期感染和营养不良程度不同等在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抗生素滥用史、低蛋白血症和糖皮质激素应用史等是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与滥用抗生素、低蛋白血症、呼吸机辅助呼吸和糖皮质激素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5):79-82
目的:探讨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功能与证候分布规律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445例,患者均进行肺功能检查并进行分级;再使用自制调查表统计患者在研究期间的中医证候诊断情况。观察COPD稳定期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不同肺功能分级下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肺功能分级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结果:本次445例COPD稳定期患者共存在8种中医证候,共诊断出1 020频次,其中,最高的为肺脾气虚证224频次(22.0%),其次是肺肾气虚证221频次(21.7%)、肺气虚证196频次(19.2%),而出现频次最低的为脾肾阳虚证14频次(1.4%)、肾脾气虚证15频次(1.5%);不同肺功能分级的COPD稳定期患者各中医证候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气虚证与肺功能分级呈负相关性(P<0.05),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血瘀证、痰湿阻肺证、肾脾气虚证及脾肾阳虚证均与肺功能分级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分级为轻度及中度时,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为: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及肺肾气虚证;肺功能为重度的COPD稳定期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为: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及肺肾气阴两虚证,随着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分级的不断升高,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血瘀证、痰湿阻肺证、肾脾气虚证及脾肾阳虚证出现的频率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36):30-33
目的:总结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应用社区呼吸康复治疗的方法,并分析其对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日期的不同,把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偶数日入院)和观察组(奇数日入院),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社区呼吸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时测试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及6 min步行距离,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时,观察组的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FEV_1、FEV_1/FVC%、FEV_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时,观察组的FEV_1、FEV_1/FVC%、FEV_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症治疗及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对稳定期COPD患者行社区呼吸康复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运动耐力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