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5,(31)
<正>1问题提出体育课程改革到现在已有几个年头,在不断地探索和前进中,从理念到实践是轰轰烈烈,鼓舞人心的,大家看到了体育课程新的生命力。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课改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防止出现"一试点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的改革怪圈。应该承认,我们的体育课改从理论认同到实际操作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一接触到实际,相当一部分教师难免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着以前所熟悉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思考,出现淡化课改要求的"反弹"现象:学生参与教学的过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5)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需要有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作为课改活动的依据。高职《工业分析》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结合其专业特点,以综合职业技能考核为主线,将化学检验工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融入到课程评价中,构建全程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6)
新一轮的课堂改革又拉开了帷幕,全国上下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课改,实行课改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高效课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然而这种课改之路,对英语课堂来说,并不是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思考、实践与反思。那么,如何才能上一堂高质高效的英语课?笔者坚持从有效备课入手,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有效备课的研究与实践,按照新的课程理念落实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6)
通过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一段时间以来的反思,我们更加坚定了深化课改的决心和信心,更加清楚地面对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9)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进行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顾课改历程,尽管每次改革都不同程度地促使课程和课堂教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促进了教育的进步与发展,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课改的现状是被动多于主动,形式多于内容,理论多于实践,还有很多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依然传统,很多校长和教师面对课改依然不愿改、不会改、不敢改。因此,要想让学校自觉自愿地进行课改,首先校长和教师要明白下面几个问题:为什么要课改?课改为了什么?课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7)
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革命,但怎么改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进行了几点思考,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领导要重视,课改机制要健全。课改也是长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课改是全体教师的事,要真改实干坚持不懈,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3-6
进入全面深化课改阶段以后,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课改阶段的基本思路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明确了目标任务;加强了统筹规划;加强了顶层设计;加强了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的改革。同时,需要注意把握育人方向,加强和完善课程教学制度建设,聚焦课程的深度整合,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精细化的研究与寻找操作的策略和方式,加强考试评价研究,以及强化信息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48)
<正>1.课改的理念课改是基础教育第二轮课程改革的简称,它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课改具体内容就是从应用教材、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到考核模式所发生的有目的、有标准的新尝试。课改的实质就是教师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让学生发展走向健康之路。2.激发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的策略学生的学习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基础好一些,有的学生基础差一点;有的学生积极发言,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3)
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时间,一线体育教师从学习课改理念,到教学实践的这个过程,是不断摸索前进,不断完善并领会、贯通着课改精神的过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29)
文章介绍了"注塑模设计与拆装"课程改革实操经验,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验环节的设置、多媒体的运用几个环节介绍了具体的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同类院校的课改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