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土塬地区沟谷纵横、山峦起伏,地形十分复杂,区内坡陡沟深,多为V型和U型沟,呈沟—山—沟—山地貌。黄土塬地表均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厚度100~300m不等,海拔在920~1510m之间,而沟内河床多为流沙、砾石,部分地段基岩出露。由于受地形和地表地质条件的影响,野外采集获得的单炮初至变化大,相邻物理点之间静校正量差别较大,应用一般的高程静校正或者结合野外小折射进行内插建立的近地表模型,  相似文献   

2.
表层模型层析反演是一种非线性模型反演技术,它利用地震初至波射线的走时和路径反演介质速度结构,不受地表及近地表结构纵横向变化的约束。根据正演初至时间与实际初至时间的误差,修正速度模型,经反复迭代,最终达到要求的误差精度。  相似文献   

3.
静校正方法有很多种 ,针对陕北富县复杂地区 ,我们选择了野外静校正量估算、初至波折射静校正量估算、剩余静校正量估算等三种办法 ,通过静校正量的准确求取 ,为复杂地区地震剖面处理质量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地区地表地质条件差异较大,风化层速度不稳定,折射层速度较稳定。由于在近地表结构中存在明显的折射层,炮记录初至中有清晰稳定的折射波,故本文采用折射静校正方法,较好的解决了该区的长波长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疆西部地区是近年来地震勘探的热点,国内许多研究单位多年来已对西部地区的静校正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本次研究对准格尔中部I区块部分测线原始资料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并完成了EGRM、REFRACTION、层析静校正、精采公司"复杂地表折射波静校正软件"的研究测试工作以及反射波的剩余静校正研究测试工作。并对该区静校正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藏北羌塘地区海拔5000m以上,近地表岩性横向变化剧烈,低降速带厚度和速度变化较快,局部灰岩出露,静校正问题突出;处理中开展了低信噪比初至拾取、层析静校正技术研究,总结了一套适合高原山地低信噪比地区静校正处理技术,解决了羌塘地区严重的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静校正的左右极为重要,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地震资料的剖面成果。针对复杂地形的地表特征,基于静校正的基础理论,通过初至波网络层析静校正技术,综合应用工区收集到的46口微测井资料,结合三维初至波网格层析静校正、全局寻优SAGA地表一致性反射波剩余静校正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复杂地区的静校正问题。该技术的应用为复杂地区静校正问题突出的地方提供了新的思路,应用效果前景很好。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震勘探区域地表条件复杂化,静校正在资料处理中的作用日显重要。本文对层析静校正的基本理论和适用条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认为基于初至时间的层析静校正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复杂地表区由地形和低速带变化引起的长波长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静校正技术在复杂地区地震数据处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回折波走时层析反演是一个全三维反演方法,它是用回折波或连续折射直达波通过高精度的交互反演近地表介质速度变化,进而计算静校正量的过程,它适用任意观测系统的二维或三维地震资料。将此方法应用在某地资料处理中,提高处理剖面质量,尤其在解决长波长静校正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与其它同类静校正技术相比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地表地质条件恶劣,地下的构造复杂。在这里,沙漠、砾石戈壁、山地、山前带和黄土塬为主要地貌,存在地表相对高差大、风化层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大、折射面变化大等问题。因此,利用基于模型的折射静校正方法难以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针对复杂地表的特殊情况,打破层状介质、地表一致性和时不变等的一些假设条件,系统开展了包括折射初至智能拾取、最小静校正量浮动基准面建立、迭代静校正、层析成像静校正和时变剩余静校正在内的静校正方法技术系列研究。实践证明。该方法系列能有效地解决西部地区复杂地表条件下静校正问题,对于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地下成像质量能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复杂地形下地震勘探中的大静校正问题是一个非线性的、具有多参数多极值的难题。本文综合利用最大能量法、模拟退火与遗传算法的各自优势,提出一种综合反演方法。其中对产生伪静校正量的零空间现象进行空间平滑滤波剔除,实际资料的处理说明本方法是一项适应能力强、静校正效果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地震勘探野外观测时,表层因素往往存在地形起伏、低速带厚度变化以及速度横向变化等情况,导致时距曲线畸变。对表层因素的校正即静校正是地球物理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分析了静校正的主要技术路线,介绍了其技术发展脉络和技术研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制约高邮凹陷复杂断裂带许庄地区勘探的主要原因是构造破碎、地震资料品质差、构造落实难度大。为此依托真武-联盟庄高精度三维资料,本文从研究区域断裂系统入手,通过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准确层位标定,利用随机剖面法和井震结合法等技术提高层位追踪解释精度,采用相干体技术、切片技术及数据融合技术等手段加强断层识别力度特别是控圈小断层的识别,并有效指导断层组合方式,最后采用变速成图技术进行时深转换。通过采用上述一套精细地震解释技术,提高了许庄地区构造的落实程度,取得了比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陕西某油气勘探区地表剧烈起伏、纵横向速度变化大。所采集到的单炮初至不清楚,拾取非常困难。一般的折射静校正方法很难完全解决该地区的静校正问题。本文运用二次层析静校正的方法,逐步提高拾取精度,两次层析静校正计算可逐步消除该地区的长、中、短波长问题,最终得到较好的叠加剖面。  相似文献   

15.
地震工区近地表结构复杂、风化层速度及厚度变化较快,影响地震处理的效果和精度。模型法是通过微测井的精细解释,建立近地表各层的厚度和速度的空间模型,准确计算出复杂地表的低频分量,能较好解决中、长波长静校正时差问题。本文对近地表模型法静校正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南部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并且发现有多次波影响目的层段反射的现象,合理有效的对多次波进行衰减,是保证目的层段真实成像的必要手段,本文以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南部资料为实例,分析复杂地区多次波成因以及类型,根据其干扰特征,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多次波进行衰减。  相似文献   

17.
吉林探区伊通盆地西北缘资料近地表结构复杂,激发和接收条件较差,静校正问题严重,CMP道集不能同相叠加,对地震数据处理的要求很高,采用层析静校正方法反演近地表结构,获得较准确的表层模型和静校正量,以保证西北缘的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三角带是前陆褶皱冲断带的一种构造样式,研究它的形成条件和发育规律一方面有助于解释褶皱冲断带向前陆扩展的运动学,另一方面能够为地震剖面的解释工作提供现实的范例,有助于促进油气勘探的成功率。本文主要以龙门山北段,米仓山,大巴山为例,介绍三角带在三山中的应用。我们结合地表剖面、地震剖面与前人资料的对比解释,对各地区三角带发育可能性进行了分析。龙门山地区在矿山梁发现有三角带发育;在米仓山山前带三角带很发育;大巴山地区没有解释出三角带构造,野外勘察中发现有Ⅰ型三角带。龙门山、大巴山山前冲断带主要属于薄皮构造,主要以滑脱层跃迁式推覆,米仓山属于厚皮基底卷入构造,这可能也是米仓山三角带构造特别发育的原因之一。此外,印支晚期三山反转造山运动形成的三角带构造也可能被后期的构造运动所破坏。  相似文献   

19.
张媛  童庆佳  游佩林 《辽宁化工》2014,(10):1297-1299
姬塬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黄土塬区,地形起伏较大,低降速带厚度速度变化大,因此剩余静校正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剖面的成像精度。而非纵资料又因其缺少近偏移距信息,常规的剩余静校正方法有时会出现错位问题,本文利用CGG处理系统下新研发的基于反射波的剩余静校正模块,从原理出发,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处理,分析成像效果,总结出适合于该工区的技术方法,提高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复杂山区地表剧烈起伏,速度纵、横向变化大的情况,对提高静校正精度以取得良好地震成像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无论是假设前提还是实际应用效果,建立在水平折射面假设基础之上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均不适应。表层模型层析反演根据正演初至时间与实际初至时间的误差来修正速度模型,经反复迭代,最终达到要求的误差精度。不受地表及近地表结构纵横向变化的约束,从而达到提高静校正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